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641篇
大气科学   342篇
地球物理   333篇
地质学   531篇
海洋学   256篇
天文学   34篇
综合类   109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961.
何光强 《地理科学》2019,39(5):714-725
在地图投影变换影响下,得益于多样化的地图服务,二战期间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经历了从孤立主义向干涉主义的转变,推动了美国的参战与具体战略展开。这一空间逻辑在战时地图投影的选择上表现为从圆柱投影下的二维“矩形世界”向等距方位投影下的“圆形世界”和正射投影下的三维“球体世界”“鸟瞰世界”转变,折射出空中时代下的全球一体观。通过不同投影下“地图空间”的调整,二战期间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逐渐接近现实地球空间,这无疑增强了美国参战的合理性和战略决策的正确性。作为认知话语和实践话语的统一,地图投影通过地图服务反映并参与到了二战的地缘政治发展进程。伴随着美国地缘战略空间观念的变迁,美国也由此从世界舞台的边缘走向国际体系的中心。在当前中国和平崛起和全球地缘调整的大背景下,地图投影创新也为今后的地缘关系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962.
本文基于第五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的23个全球气候模式所提供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在RCP4.5情景下的逐日格点资料,根据模式对5个极端气温指数的模拟能力,使用秩加权方法研究了中国未来极端气温变化的概率预估及其不确定性。结果表明,21世纪中期(2046—2065年)中国区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的增加幅度相对于历史时期(1986—2005年)可能超过2.0℃(概率>66%),增加的大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暖夜指数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增加超过15%,西南和东南部沿海是增加的大值区,增幅超过20%。霜冻日数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减少的大值区位于青藏高原周围,减少日数超过了20 d。热浪指数在整个中国区域可能增加10 d以上,大值区位于西藏西南部,可达30 d。不确定性的结果表明,除热浪指数的可信度较低外,其余指数都有较高的可信度。到21世纪末期(2081—2100年),中国区域极端气温增加幅度超过前期,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很可能增加超过2.0℃(概率>90%),大值区除中国西部地区外,还扩展到了东北和青藏高原西南地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暖夜指数增加超过15%,西南和南部沿海可能超过25%。大部分地区的霜冻日数减少20 d,青藏高原周围减少超过40 d。热浪指数在中国范围内增加20 d,青藏高原西南部增加40 d以上。除霜冻指数的信噪比略比21世纪中期大外,其余指数的信噪比与中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63.
分析了GPS基线边长、全站仪边长、投影变形三者的概念,提出了工程实践中GPS基线边长与全站仪边长检验的正确方法,用实例验证了检验方法的正确性,并提出了检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64.
The study on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coastal aquifers has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both in hydrological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lthough many analytical solutions are available, most of them are based on the same basic assumption that assumes aquifers extend landward semi‐infinitely, which does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e reality. In this study, the general solutions for a leaky confined coastal aquifer have been developed that consider both finitely landward constant‐head and no‐flow boundaries. The newly developed solutions were then used to examine theoretically the joint effects of leakage and aquifer length on hydraulic head fluctuations within the leaky confined aquifer, and the validity of using the simplified solution, which assumes the aquifer is semi‐infinite. The results illustrated that the use of the simplified solution may cause significant errors, depending on joint effects of leakage and aquifer length. A dimensionless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 was then proposed as an index for judg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simplified solution. In addition,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general solution for the constant‐head inland boundary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a leaky confined aquifer using the data collected from a field site at the Seine River estuary, France, and the versatility of the general solution was further justified.  相似文献   
965.
The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wo internal length scales during dynamic strain localization in multiphase porous materials. The first internal length is introduced in the mathematical model by the gradient‐dependent plasticity for the solid skeleton, while the second one is naturally contained in the multiphase model and is due to the seepage process of the water via Darcy's law, which induces a rate‐dependent behaviour of the solid skeleton. Numerical results of a one‐dimensional example of water saturated porous medium demonstrate the competing effect between these two length scales. The porous medium is here treated as a multiphase continuum, with the pores filled by water and air, the last one at constant atmospheric pressure. Copyright © 2005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66.
本文主要阐述了以下问题:1.亚欧大陆地理内心含义与研究目的;2.以地图为基准的大陆内心测算方法;3.测算结果精度分析;4.内心辐射区的多层结构;5.内心地与内心区旅游开发环境。  相似文献   
967.
中国城市经济网络结构空间特征及其复杂性分析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通过对当前城市体系研究进展和分析方法的阐述与总结,结合统计物理中复杂网络分析 工具,采用GIS、Matlab 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城市联系网络,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等级 或位序城市关系研究,最后以2003 年和2007 年的Top1、Top5 和Top10 网络(城市联系强度的最大 值、前5、前10 名所连接的城市)为例证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① 可将中国城市划分为北方城 市区、长江城市区、南部城市区3大城市区,形成了“三极多核”的空间格局。全国城市网络的联 系方向主要集中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但 是,从三大地区内部差异来看,环渤海地区城市等级性明显,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呈现多核 化发展趋势,即城市网络化发展加强。Top10 网络反映各个城市前10 名的联系方向有所分散,即 呈现“最大联系极化、联系广度分散化”的发展趋势;② 从Top5、Top10 网络与随机网络、空间邻 近网络的对比来看,中国城市的实际网络既具有空间邻近网络这种规则网络的高聚类系数,又 具有随机网络所拥有的稀疏、长距离连接特性,表现为高聚类系数和短路径的双重特性,呈现 “小世界”网络特征;③ 从聚类系数的纵向变化看,2007 年比2003 年的城市网络连接更加分散, 区域的开放程度正在提高;④ 2007 年的平均路径长度稍有下降,说明全国城市网络中城市联系 更为紧密,连接通道增多。  相似文献   
968.
围绕中小比例尺模型的划分、理论依据、精度范围、粗糙度增强与变形技术,综述近50年来风洞模拟中的理论研究与应用。阐述了各类主要的中小比例尺模型模拟中,基于雷诺数无关的原则,采用传统的表面粗糙度增强技术、高精度数字化地形雕刻技术以及变形比例尺技术,在污染物扩散、风资源评价、风力侵蚀与沉积、森林火风险预报等方面的应用。由于变形比例尺理论的薄弱,研究结果存在许多争议。中小比例尺风洞模拟涉及空间流场的时空概括与转换,未来应加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69.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在我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历史上曾是我国粮食最大生产区域和商品粮的主要提供者。分析表明,21世纪前期,长江流域粮食供求状况总体上仍将是供大于求。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流域粮食生产量比需求量分别多87亿公斤、231亿公斤和330亿公斤。这说明作为一个整体的长江流域的商品粮区域性质不会发生改变,在近二、三十年内仍将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和粮食调出区  相似文献   
970.
A quantitative procedure for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distortion in mental maps is presented. Using a microcomputer and digitizer, and by developing a distortion index, comparisons are made by direct analysis of mental maps. A case study of the mental maps of Israel of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 students showed a tendency to generalize shape to simple geometric forms, with foreshortening of north-south lines and exaggeration of east-west dist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