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59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68篇
海洋学   1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1.
利用小波包变换对地震非平稳信号进行处理时,结点与频带之间存在"跳频"现象,基于小波包变换算法以及异或运算,对小波包树频带序号和结点序号的关系进行研究,明确信号子空间频带与小波包树结点的排列规律,同时提出一种从结点序号到频带序号的转换算法。基于MATLAB平台,以唐山(南北向)波为例,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2.
余天堂  龚志伟 《岩土力学》2013,34(11):3284-3290
扩展有限元法的网格剖分不需要考虑裂纹的位置,但计算时需根据计算网格和裂纹位置关系确定加强节点和加强类型。一般根据加强单元类型确定加强节点和加强类型。确定加强单元类型,不仅要考虑裂纹位置,还要考虑单元形状。指出现有文献中只考虑裂纹位置根据节点水平集值判别加强单元类型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对于复杂形状裂纹,采用水平集法确定加强单元类型并不方便;给出了一种确定加强单元类型、加强节点和加强类型的有效方法,即根据裂纹与单元边界交点数和裂纹拐点位置确定加强单元类型,然后根据加强单元类型确定加强节点及加强类型;给出了该方法详细的执行过程。算例分析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四川防震减灾信息网应对爆发性访问事件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最终通过测试验证解决方案成效,可为其他需应对爆发性访问的公众网站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14.
以福建省地震局永安地震台为例,介绍基层地震台站信息节点及维护管理经验,为其他基层地震台站信息节点的稳定运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5.
入海河口是河流向海洋过渡的区域,作为海岸带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与复杂性,基于岸线形态的海岸地貌学指标与众多河口参数具有密切的联系与影响,而以地形节点作为河-海划界方案具备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在河流中心线上某点处,定义河流宽度(B)和沿河流中心线到口门处距离(L)的B=f(L)函数来实现河-海划界的定量划分,并对不同类型河口使用该函数曲线寻找地形节点进行河-海划界。结果表明:沙坝或堵塞型河口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5~0之间;河道状河口及河网状三角洲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5~1.2之间;河口湾型河口的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6~1.5之间;喇叭形三角洲河口其地形节点处的河流展宽速率在1.3~4.5之间;鸟足状三角洲和扇形三角洲的入海河口段的河流展宽速率在0~0.2之间,建议以口门处作为地形节点。应用此方法对我国大陆入海河流进行河-海划界,并进行中国大陆河口岸线长度量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6.
介绍临汾中心地震台信息节点概况和运行管理策略,并对台站信息节点典型应用进行总结,对网络结构相对复杂的其他地震台站信息节点改造、运行、维护、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7.
The general relativistic Lense—Thirring effect can be measured by inspecting a suitable combination of the orbital residuals of the nodes of LAGEOS and LAGEOS II and the perigee of LAGEOS II. The solid and ocean Earth tides affect the recovery of the parameter by means of which the gravitomagnetic signal is accounted for in the combined residuals. Thus an extensive analysis of the perturbations induced on these orbital elements by the solid and ocean Earth tides is carried out. It involves the l=2 terms for the solid tides and the l=2,3,4 terms for the ocean tides. The perigee of LAGEOS II turns out to be very sensitive to the l=3 part of the ocean tidal spectrum, contrary to the nodes of LAGEOS and LAGEOS II. The uncertainty in the solid tidal perturbations, mainly due to the Love number k 2, ranges from 0.4% to 1.5%, while the ocean tides are uncertain at 5–15% level. The obtained results are used in order to check in a preliminary way which tidal constituents the Lense-Thirring shift is sensitive to. In particular it is tested if the semisecular 18.6-year zonal tide really does not affect the combined residuals. It turns out that, if modeled at the level of accuracy worked out in the paper, the l=2,4 m=0 and also, to a lesser extent, the l=3, m=0 tidal perturbations cancel out.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October 2005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18.
In this paper we calculate explicitly the classical secular precessions of the node and the perigee of an Earth artificial satellite induced by the even zonal harmonics of the static part of the geopotential up to degree l = 20. Subsequently, their systematic errors induced by the mismodelling in the even zonal spherical harmonics coefficients J l are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relativistic secular gravitomagnetic and gravitoelectric precessions of the node and the perigee of the existing laser-ranged geodetic satellites and of the proposed LARES. The impact of the future terrestrial gravity models from CHAMP and GRACE missions is discussed as well. Preliminary estimates with the recently released EIGEN-1S gravity model including the first CHAMP data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19.
由地质作用影响形成的易出险堤段称为地质险段 ,主要包括活断层作用影响形成的堤基易渗漏段、强地震高发区段和地基稳定性差段等。构造节点是识别地质险段的重要的河流地貌标志之一。根据成因 ,本文将黄河下游的地质险段分为三类 ,即新构造险段、沉降险段、断裂复活险段。针对黄河下游堤防地质特征 ,圈定出东坝头、大刘屯董口黄河南岸和路那里十里堡黄河南岸地质险段 ,提出了治理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0.
分析了柔性工作流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实现柔性工作流的建模方法,对工作流中主要元素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该柔性工作流建模方法的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