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9篇
  免费   764篇
  国内免费   1187篇
测绘学   391篇
大气科学   165篇
地球物理   914篇
地质学   2835篇
海洋学   293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9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52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3篇
  2003年   171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液化场地桥梁群桩基抗震分析简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已完成的液化场地土—桩—桥梁结构地震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利用两步法、等效单桩法,建立了液化场地群桩基础抗震分析的动力非线性文克尔地基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首先,按照等刚度原则将群桩简化为等效单桩;其次,选用弹簧元件和阻尼原件并联的宏单元模拟桩—土动力相互作用;然后,计算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的土体位移和孔压比;最后,将地震作用下自由场地土体位移和孔压比作为模型的外部激励,计算桩的动力反应规律。将简化方法计算结果与液化场地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较好,验证了简化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82.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瀑布沟水库区域内2006-10-13~2013-07-31之间发生的3 784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获得了3 601个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到时残差平均为0.12 s,E-W、N-S和U-D三个方向上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15 km、0.17 km和1.10 km。重新定位结果显示,在研究区域内的西南方向和水库流域,地震分布密集,这个区域处于鲜水河断裂中南段、安宁河断裂北段和大凉山断裂北段的位置,此区域内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5~30km间,表明该区域的地震主要是构造活动引起的,而水库库区内地震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0~5 km区间,分布比较集中,该地区的地震为水库诱发和人工爆破引起的地震。  相似文献   
983.
城市热岛效应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城市热岛效应是一种由于城市建筑及人们活动导致的热量在城区空间范围内聚集的现象,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由于城市热岛影响因素以及相互关系的复杂性,为了精确细致地描述其时空分布,人们采用了多种方法来研究城市热岛现象,主要归纳为:气象站法、定点观测法、运动样带法、遥感测定法以及模拟预测等.最后,认为各种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建议多种测定方法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984.
用计算机模拟法,讨论了控制网不同观测量的平差结果,提出了选择矿区控制网方案的原则.  相似文献   
985.
邢敏 《探矿工程》2018,45(6):89-91
阜阳华纺新天地桩基工程,原计划基坑底面施工调整为地面施工,增加了近14 m的空桩。为此,工程桩施工质量存在桩位、孔底沉渣厚度、钢筋笼位置、砼质量、砼桩顶标高等方面控制的相关问题。本文介绍了其施工情况,其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986.
现浇X形混凝土桩竖向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现浇X形混凝土桩的荷载沉降特性及其荷载传递机制,利用河海大学的大型试验模型槽开展X形桩的足尺模型静载荷试验。通过在桩身设置的钢筋测力计及在桩底埋设的土压力盒,实测了在竖向荷载作用下X形桩与土相互作用时的工作性状。试验结果表明:X形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为缓变型;桩侧摩阻力与桩端阻力随桩顶沉降的增加均呈递增性;但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桩侧摩阻力分担桩顶荷载比例却呈递减性,其分担桩顶荷载比例由初期的约90%下降到极限状态时的70%左右,而桩端阻力分担桩顶荷载的比例呈递增性,其分担桩顶荷载比例由初期的约10%上升到极限状态时30%左右。研究成果可为今后竖向受荷X形桩的设计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87.
桩基检测中跨孔电磁层析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损检测技术在桩基检测等方面应用广泛,但如果桩体存在多层缺陷,采用常规测试手段评价桩体质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工程的特殊需要.采用跨孔电磁层析技术对桩基础进行检测,是一种新的尝试.文中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了这一新的检测方法与低应变桩基动力检测结果以说明其效果.  相似文献   
988.
利用大气电场仪资料,结合天气实况、天气雷达和闪电定位仪等资料,对2013年7月1日青岛地区一次雷暴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当地面电场强度曲线在几十到几百毫秒量级内发生极性反转,变化幅度在2 kV/m以上,且完成后电场值会迅速回到极性反转前的电场值附近时,可以判断为发生了一次地闪。单站电场强度曲线可以反映出雷暴云与测站间距离的变化,闪电发生前电场强度的增加可为雷电预警提供时间。大气电场仪组网监测资料可以对雷暴云的移动路径做出判断。综合分析大气电场仪组网数据、天气雷达以及闪电定位资料等多源资料,可以更好地判断雷暴云的活动状况,提高雷电的预警准确率和时间提前量。  相似文献   
989.
The dynamic behaviour of pile groups subjected to an earthquake base shaking is analysed. An analysis is formulated in the time domain and the effects of material nonlinearity of soil, pile–soil–pile kinematic interaction and the superstructure–foundation inertial interaction on seismic response are investigated. Prediction of response of pile group–soil system during a large earthquake requires consider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the nonlinear and elasto‐plastic behaviour of soil, pore water pressure generation in soil, radiation of energy away from the pile, etc. A fully explicit dynamic finite element scheme is developed for saturated porous media, based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original formulation by Biot having solid displacement (u) and relative fluid displacement (w) as primary variables (uw formulation). All linear relative fluid acceleration terms are included in this formulation. A new three‐dimensional transmitting boundary that was developed in cartesian co‐ordinate system for dynamic response analysis of fluid‐saturated porous media is implemented to avoid wave reflections towards the structure. In contrast to traditional methods, this boundary is able to absorb surface waves as well as body waves. The pile–soil interaction problem is analysed and it is shown that the results from the fully coupled procedure, using the advanced transmitting boundary, compare reasonably well with centrifuge data. Copyright © 200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90.
Different phenomena such as soil consolidation, erosion, and scour beneath an embedded footing supported on piles may lead to loss of contact between soil and the pile cap underside.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eparation on the dynamic stiffness and damping of the foundation is assessed in this work. To this end, a numerical parametric analysis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is performed using a rigorous three‐dimensional elastodynamic boundary element–finite element coupling scheme. Dimensionless plots relating dynamic stiffness functions computed with and without separation effects are presented for different pile–soil configurations. Vertical, horizontal and rocking modes of oscillation are analyzed for a wide range of dimensionless frequencies. It is shown that the importance of separation is negligible for frequencies below those for which dynamic pile group effects start to become apparent. Redistribution of stiffness contributions between piles and footing is also addressed.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