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6篇
  免费   769篇
  国内免费   1164篇
测绘学   376篇
大气科学   159篇
地球物理   885篇
地质学   2722篇
海洋学   28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94篇
自然地理   53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83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41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28篇
  2014年   237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45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6篇
  2004年   212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某天然气井场坐落于一填方平台,由于土体填方施工时未达固结,致使该天然气井场3次发生滑坡灾害,并3次进行治理。采用的治理方案依次为地面排水 注浆加固 抗滑桩、抗滑桩 挡土墙加固、微型组合抗滑桩。在阐述该天然气井场填方滑坡特点的基础上,对治理工程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42.
张旭东 《探矿工程》2013,40(1):73-75
为解决既有建筑基础加固工程中有限的施工空间和成本控制问题,研究采用了微型钢管灌注桩基础托换技术,实践表明,该技术是一种实用可行的施工方法。介绍了微型钢管灌注桩基础托换技术的机理及施工工艺,并通过工程实例阐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43.
骆嘉成  樊帅 《探矿工程》2013,40(5):69-71
水下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最关键工序之一,超深孔水下混凝土灌注的导管偶尔会出现爆管与瘪管现象。通过对导管受力分析,从理论上分析了造成爆管和瘪管现象的直接原因,从实践中罗列出可能导致爆管与瘪管的各种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有利于超深孔水下混凝土灌注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944.
张玉军 《甘肃地质》2013,22(4):84-89
陇东地区黄土层厚且疏松、冲沟发育、地形起伏剧烈,具有复杂的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不仅如此,作为主要勘查对象的煤层埋深大都上千米。针对这些地震勘探工作中的不利因素,依据试验结果,确定了多井组合大药量激发、多个检波器组合检波、多道接收的激发与接收参数。同时,设计的10线25炮观测系统具有高叠加次数、宽方位角接收、炮检距较大等优,点,观测系统各项参数均能够满足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要求。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取得了较好的地震、地质效果,为矿井建设和生产提供了可靠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45.
本文简要介绍了悬臂式排桩挡土墙作为永久性支挡结构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946.
地磁异常二维反演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鸿  黄传杨 《安徽地质》2008,18(3):198-201
文章通过一个地面磁测勘查项目,探讨了地磁异常二维反演的方法与步骤,介绍了一个实例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47.
通过对波动、振动和尾波的特征分析,提出以足够大的力冲击桩顶,在桩顶附近记录综合波列图,利用其振幅衰减、周期变化和反射波震相等判断桩身成型质量:波列周期均匀且较小,同时波列振幅衰减较快,而又未见明显反射波震相者桩身成型良好;而有缺陷如断裂、缩径等时波列振幅衰减变慢,反射波震相明显,且有大周期出现.它对桩的浅部(特别是桩顶下5米以内的)缺陷检测特别有效.另外利用动态PS曲线也可判断桩身成型质量:曲线较平滑者,桩身成型良好;曲线出现弯折者桩身存在缺陷,缺陷程度可参照承载力受影响大小确定.  相似文献   
948.
2003年8月16日内蒙古巴林左旗与阿鲁科尔沁旗间发生5.9级地震,使内蒙古东部地震活动再次进入活跃阶段。通过对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5.9级地震余震序列分析表明,序列的空间位置变化不太大,集中发生在较小的区域内,说明该震震源体较小。整个余震序列以NWW向条带分布为主,条带的走向与宏观烈度等值线长轴方向及震源机制B节面方向一致。ML≥3.0余震形成NW和NE两条相互垂直的条带,主震发生在NW条带的北西端。分析余震序列深度剖面图,说明NW向可能为此次地震的主破裂方向。  相似文献   
949.
黏弹性地基中PCC桩扭转振动响应解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土体材料的黏性阻尼和桩-土扭转耦合振动,把桩看作一维杆,将土体视作三维轴对称黏弹性介质,对黏弹性地基中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简称PCC桩)扭转振动频域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采用Laplace变换和分离变量的方法求得了桩顶扭转频域响应解析解。将所得解完全退化到实心桩的解,并与经典平面应变解进行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合理性。分析了桩长以及土体黏性阻尼系数对桩顶速度导纳和复动刚度的影响,得到了各参数对桩扭转振动特性影响的规律。分析表明:桩周土黏性阻尼系数增大可以显著提高桩顶扭转复动刚度和减小速度导纳振荡幅值,而桩芯土黏性阻尼系数的影响不明显;桩长越长,桩顶复动刚度越大,速度导纳振荡幅值越小,但当桩长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再继续增加桩长,桩顶复动刚度基本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50.
郑明新  孔祥营  刘伟宏 《岩土力学》2013,34(6):1709-1715
在引入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的基础上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析该抗滑结构中围桩-土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详细探讨围桩-土整个结构的耦合效应特征。进一步开展模型试验,测试并分析围桩前、后土压力和桩身弯矩分布特征,论证了围桩-土耦合式抗滑结构的作用机制。最后,分析了桩后距离、不同深度及不同土体强度参数对土拱效应的影响。得到:(1)围桩与桩内土体耦合呈现出4种应力拱形态:紧邻围桩后为扩肩型拱、围桩间双曲线型拱、围桩间凸向桩外的抛物线型拱、围桩间凸向桩内的抛物线型拱;(2)相邻围桩采用约4倍桩径间距、正六边形布置并顶部用圈梁固结、锚固一定深度可形成一种耦合式抗滑结构。该结论对于该新型抗滑结构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