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25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81.
魏子卿 《测绘学报》2012,41(4):475-482
研究大地测量中永久潮汐的处理问题。首先推导永久潮汐位的数值表示式,接着给出6类常遇到的大地观测量的3种潮汐值形式及其转换关系,最后讨论3种潮汐系统的性质及其在大地测量中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8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加权最小二乘的低相干SAR像对精配准新方法。该方法借助一幅与主、辅影像相干性都较高的第三幅影像来完成低相干SAR影像对的初步配准,利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求出二者间的坐标映射函数,从而快速高效地实现低相干SAR影像对的高精度亚像元级配准。采用ERS-1/2实际数据的配准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提高低相干SAR像对的干涉图质量,提高二者之间的相干性和控制点的配准精度,改善低相干SAR影像对的配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PS InSAR技术中低相干SAR影像对的配准问题。  相似文献   
83.
师长兴 《地理科学》2000,20(5):416-421
研究黄河和滹沱河对季节河化的适应性调整,发现季节化程度较高的滹沱河下游河床断面和平面形态调整幅度不大,而河床的糙率成倍增加造成下游的小水大灾现象;黄河下游近年流量减小,不断断流,主槽淤积,虽然河槽断面形态在游荡段变得更窄深,但主槽明显变小、变窄、变高,构成下游近年出现的小水大灾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4.
李斯海 《岩土力学》1997,18(2):84-90
介绍某边坡工程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取代重力式挡土墙护坡,取得良好技术、经济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85.
对近年大震震害现象与工程地震问题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的几次大地震给人们瘤上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地震现象,这些现象给工程地震问题研究的发展以启示,也为工程地震问题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文中粗略地分析了这些地震现象所揭示的工程地震问题,对工程地震中一些问题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看法,这些问题包括近源地震动的估计、场地效应及断层效应、地震地面永久变形、地震动衰减关系、地震影响场等。  相似文献   
86.
G856-ZD质子旋进磁分量仪是在原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的基础上再开发而成的.该仪器采用双CPU工作方式,并且保留了G856质子旋进磁力仪的原有功能.其基本原理是用补偿法测量磁分量.将探头放在一组正交Helmholtz线圈内,同时加上补偿电流,使探头所在的空间得到均匀的补偿磁场,从而实现了磁分量和磁偏角的连续自动观测.  相似文献   
87.
InSAR中大气改正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InSAR中大气改正的几种主要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讨论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使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改正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数据条件、研究区域状况、精度要求,也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最后展望了InSAR中大气改正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8.
相位解缠是PSDIn SAR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地表形变反演的成败。分析了现有LAMBDA相位解缠算法中,观测值方差协方差矩阵确定方法的缺陷;提出了基于先验假设的方差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利用上海地区1992—2002年的23幅ERS1/2 C波段卫星数据进行了相位解缠实验,反演的线性形变速率与实际统计数据仅相差1.271 7 mm/a。这表明提出的算法可靠、精度高。  相似文献   
89.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设计了双排桩、土钉墙、桩锚支护、桩顶小挡墙多种支护结构的组合体系,解决了有限空间内临时与永久两种工况下的边坡支护问题。监测结果表明,支护结构位移控制较好,碎石土地层中预应力锚索短期内预应力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90.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designing earth structures are based on pseudo-static stability analysis employing a horizontal seismic coeffici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bility and permanent displacement of a slope subject to combine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ccelerations. A log-spiral failure mechanism is used. It is shown that seismic forc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stability and permanent displacement of slopes. The parametric study reveals that vertical acceleratio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stability and permanent displacement if the corresponding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is large. © 199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