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36篇
地质学   2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6 毫秒
21.
浅谈遥感影像在地图修测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形图在经济建设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其更新却比较缓慢,以至于无法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地形图更新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主要阐述了利用遥感影像更新地形图的作业流程和更新方法,并针对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随着摄影测量技术的成熟和人们对摄影测量产品应用的要求不断提高,真正射影像在工程与人们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成高质量真正射影像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高精度的DSM。目前修正和改善DSM误差的方法普遍存在费力费时、精度缺乏保证及任意性等问题。本文针对DSM精度的修正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基于投影影像的概念,将空间点位在投影影像上的投影轨迹线作为几何约束条件,直接对现有DSM的高程进行修正的方法。通过获取高精度的DSM,进而生成更为精确的真正射影像。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单点高程和多点高程修正试验,验证了提出的新方法直观简单,适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陈松  周平  李显巨  陈刚 《测绘通报》2019,(6):57-60,84
提出一种基于Voronoi图的正射影像镶嵌网络生成与优化方法.首先以每幅DOM影像有效区域中心点作为种子点生成Voronoi图,确定每幅影像的有效镶嵌多边形并构建全局镶嵌网络;然后结合DSM数据对镶嵌多边形顶点位置进行调整,避免最终镶嵌结果影像出现无数据区域,同时可以使顶点避开建筑、树木等存在投影差的区域,以便对初始镶嵌线进行调整优化.试验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并且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  相似文献   
24.
针对传统正射影像建筑物倾斜、重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网遮蔽检测的真正射影像制作方法。该方法以三角形为检测单元,通过对三角形进行视觉排序来进行遮蔽区域的检测;采用权值影像的方式,利用相邻影像的可见部分对遮蔽区域进行纹理修补,生成真正射影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地检测出影像遮蔽区域,生成的真正射影像完整、无遮蔽。  相似文献   
25.
红树林群落是热带亚热带河口有特色的生态系统,在消浪促淤及存储碳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但受到全球海平面上升与人为干扰影响,红树林生境受到破坏,群落结构脆弱。基于此,本文以现场校核的无人机正射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历史遥感影像、钦江河口水体盐度与潮滩沉积物采样分析,研究钦江河口潮滩红树林群落空间分布格局及主控要素。结果表明:(1)潮滩分布的红树植物主要有桐花树、无瓣海桑等,其中桐花树为绝对优势种的“纯红树植物”群落,自河口向沿感潮河段逐渐发展成“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群落与“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非红树植物”的混合植物群落。(2)桐花树是钦江河口红树林向海发育的前沿先锋树种,二年生桐花树苗分布最前沿高程低于当地海平面0.11 m,当年胎生苗分布最前沿高程为当地海平面以下0.37 m;桐花树也是钦江感潮段上溯分布极限的树种,当年胎生苗上溯分布极限为距河口10.18 km。(3)潮位与盐度是控制红树林群落在钦江河口分布的主要因子,沉积物粒径的粗细影响红树植物生长与发育。研究成果可为热带山区型河口潮滩红树林保护与红树林生态修复工程提供重要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6.
<正>射影像镶嵌线羽化是正射影像镶嵌关键的一步,针对现有羽化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泊松插值的镶嵌线羽化方法。采用没有匀色的正射影像进行实验,并与经典的线性加权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加权法能更好地消除镶嵌线,起到提高正射影像色彩一致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通过使用武汉航天远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大型地理国情监测多源数据处理系统SATMatrix,生产吉林省辽源地区的正射影像,叙述了主要作业流程。  相似文献   
28.
GIS知识引导的正射影像变化检测及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数字正射影像变化检测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知识引导的多维变化模板分析方法,探讨了由粗到细的四叉树变化检测模板生成方法和一些利用GIS知识的专家打分方法。利用此方法,对一个实验区不同时期的数字正射影像进行了变化检测和正射影像库的更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9.
海岛海岸带地区,地理位置特殊,不便地形测量;对该区域进行航空遥感测量时,由于区域内大部分为低纹理地区,进行同名点匹配有困难,且不易进行野外控制点加密测量。机载(LIDAR)因其发射的激光脉冲能部分地穿透树林遮挡,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能,能获得滩涂地区的高程,并且其系统配备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测量系统(INS),使其定位精度得到很好的保证。文中选用胶州湾沿岸为试验区域,采用Leica公司的ALS70在低潮时进行测区的数据获取,并对结果进行精度分析,得出在该区域采用机载激光扫描系统ALS70进行无野外控制点加密的航空遥感,成果精度能满足1∶5 000比例尺测图的需要。  相似文献   
30.
现有数字地图产品基于两种主要坐标系,但是数字地图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需要不同坐标系的产品。随着遥感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正射影像在其他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文介绍了坐标系变换的原理,对坐标系以及数字正射影像坐标系变换的方法进行了阐述,论述了其实现过程及方法,最后进行了相应的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