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118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83篇
海洋学   232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79篇
自然地理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71.
Zhang  Yongnian  Pan  Jinghu  Zhang  Yongjiao  Xu  Jing 《地理学报(英文版)》2021,31(3):327-349
In 2007, China surpassed the USA to become the largest carbon emitter in the world. China has promised a 60%–65% reduction in carbon emissions per unit GDP by 2030,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of 2005.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obtain accurate dynamic information o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carbon emissions and carbon footprints to support formulating effective nation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policies. This study attempts to build a carbon emission panel data model that simulates carbon emissions in China from 2000–2013 using nighttime lighting data and carbon emission statistics data. By applying the Exploratory Spatial-Temporal Data Analysis(ESTDA) framework, this study conducted an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patterns and dynamic spatial-temporal interactions of carbon footprints from 2001–2013. The improved Tapio decoupling model was adopted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s of coupling or decoupling between the carbon emission load and economic growth in 336 prefecture-level uni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ly, high accuracy was achieved by the model in simulating carbon emissions. Secondly, the total carbon footprints and carbon deficits across China increased with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s of 4.82% and 5.72%, respectively. The overall carbon footprints and carbon deficits were larger in the North than that in the South. Ther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features in the carbon footprints of prefecture-level units. Thirdly, the relative lengths of the Local Indicators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 time paths were longer in the North than that in the South, and they increased from the coastal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Lastly, the overall decoupling index was mainly a weak decoupling type, but the number of cities with this weak decoupling continued to decrease. The u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and carbon emission load will continue for some time.  相似文献   
972.
探究功能多样性如何影响商圈活力,可为城市用地功能结构优化调整和商圈功能改造提供理论支撑,进而促进城市混合功能有序开发、提升城市活力.已有关于功能多样性与活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市、街道活力等方面,对于商圈活力研究很少涉及,且大多利用单一的熵指数反映功能多样性.在利用夜光数据对活力的研究中,大多选取城市或更大区域尺度作为...  相似文献   
973.
大多数海水鱼类靠视觉器官识别并捕捉饵料,光强对其视觉器官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974.
四川盆地是我国夜雨发生频次最高的地区,夜间暴雨是夜雨中可致灾并加剧防范难度的一类特殊气象灾害,但以往对四川山地夜间暴雨精细特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利用四川省2010—2019年2 165个国家及区域气象站逐小时降水资料,分区统计了四川暖季(5—9月)暴雨日夜间降水占日降水量的比例、夜间暴雨频次和夜间平均暴雨强度的基本特征,并通过趋势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其空间分布及其与海拔高度的关系,获得以下结果:(1)四川暴雨日夜间降水占日降水量比例呈现自南向北递减的趋势,以海拔2 800 m为分界,表现为随海拔高度升高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垂直分布特征,川西南山地与其他山地区域整体上升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2)夜间暴雨频次较多的测站沿川西与川西南山地陡峭地形呈线性分布,夜间暴雨频次随海拔高度升高总体呈现减小的特征,川西山地和川西南山地的频次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海拔800 m和500 m。(3)四川夜间平均暴雨强度整体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大值区主要位于川西山地和川东北山地,海拔700 m高度处的峰值强度主要由川西山地贡献。(4)川西山地夜间暴雨特征呈次数较多且每次强度大,川西南山地夜间暴雨为次数多但单次降水量较小,而川东北夜间暴雨的强度较大但次数较少。以上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山地夜间暴雨精细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975.
光质是影响藻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子。本文旨在研究栽培型条斑紫菜(Neopyropia yezoensis)自由丝状体在不同光质(白光、红光、蓝光、绿光)下生长率、形态、超微结构、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结果显示:培养21 d后,白光显著提高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特定生长率和叶绿素a含量,其次是红光和绿光,蓝光最差。和白光组相比,蓝光组藻体藻红蛋白(PE)含量最高,红光、绿光组藻体藻蓝蛋白(PC)含量较高。白光组藻体正常黑褐色,细胞壁最厚。红、绿光组藻体绿色,直径和细胞壁厚度与白光组相近。蓝光组藻体鲜艳红色,直径最小,细胞壁最薄,且超微结构显示类囊体上质体小球数量最多。蓝光照射后,藻体丙二醛(MDA)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低。研究表明,白光最有利于条斑紫菜自由丝状体生长,其次是红光和绿光,蓝光则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76.
海洋生态系统能够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对海洋开发强度的增加,尤其近些年大型涉海工程的建设,给海洋生态带来严重威胁。作为一项世界级的大型海洋交通工程,渤海跨海通道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至今已经历近30年的时间。为深入探讨其建设可能给海洋生态带来的风险,本文从海洋污染、水下噪音、人造光、微塑料等几个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其可能给海洋生物的生理、行为、迁移以及海洋保护区及其周边渔业管理等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洋通道建设影响评估框架,以期为跨海通道建设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