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1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409篇
测绘学   257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322篇
地质学   1406篇
海洋学   274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90篇
自然地理   61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5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地理信息技术能够对自然资源资产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查与监督,已经成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的常用手段。本文结合河北省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践工作,探讨并总结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的技术方法、应用实践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2.
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多期高分遥感影像,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支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发展,正是当前研究的难点所在。本文探讨了构建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模型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土地资数据进行预处理,构建基于孪生神经网络的变化检测模型,以及对模型输出结果进行GIS优化获取目标区域的变化图斑,实现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变化区域的快速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发现不同时期影像中土地利用现状的变化位置,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化检测的智能化水平,可服务于日常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993.
针对自然资源调查中单一数据源难以兼顾地物空间与光谱属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数据融合分类方法。该方法利用多源数据有限样本,实现了植被覆盖区精细化分类;并以广东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试点,完成了示范区内自然资源类型提取,以及植被数量与质量调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自然资源类型提取与植被分类,林木数量探测正确率优于87%,显著提升了植被分类精细度,探索了基于精细化调查的自然确权登记途径。  相似文献   
994.
区别于传统的审计方法,针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提出一种空间分析服务链组合的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审计空间分析建模方法,实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红线审计的地理处理分析服务链模型,并将其应用到云南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中。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可行性能够辅助审计部门工作人员快速发现疑点线索,简化用户操作,提高审计效率。  相似文献   
995.
对四川盆地东部50个天然气样品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干燥系数高(C1/C1+=0.975~1.0),H2S含量变化较大(H2S=0.00%~16.89%)。利用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和判识油型气热演化程度图版,确定四川盆地东部天然气主要为原油裂解气,且热演化程度已处于油气裂解阶段。在四川盆地东部,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普遍存在局部倒转现象,即δ13C1δ13C2δ13C3和δD1δD2,这主要与研究区域不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TSR)强度有关,因为在该反应过程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CH4,其碳同位素较重,同时,水参与了硫酸盐与烃类的化学还原反应使得水中的H+与烃类中H+发生同位素交换,从而引起TSR生成CH4的氢同位素分馏大于干酪根直接生烃过程造成的氢同位素分馏。异常δ13CCO2值与TSR反应过程中部分碳同位素较轻的CO2与硫酸盐中金属离子(Mg2+、Fe2+、Ca2+等)以碳酸盐的形式沉淀后,导致气藏中残余重碳同位素组成的CO2与酸性气体腐蚀碳酸盐岩储集层形成的CO2相混合有关。  相似文献   
996.
The 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interlaboratory proficiency tes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rbonic species are presented. Eight laboratories analysed twelve water samples (four synthetic waters, one lake water, four geothermal waters, one seawater and two petroleum waters) by two methods: (a) individual laboratory analytical procedure and (b) acid–base titration curves in tabular form following a standardised protocol. In case (b), the concentrations of carbonic species were calculated by the organiser using the (1) Hydrologists' method, (2) Geochemists' method and/or (3) initial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method. For synthetic waters, the averaged % trueness and precision of measurement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trueness = 7.6, precision = 9.4) and (9.0, 3.4) for total alkalinity, and (6.6, 31.0) and (7.8, 6.1) for carbonic alkalinity, respectively.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total alkalinity calculation procedure is in general correct in the individual laboratory method, but the carbonic alkalinity calculation procedure has serious problems. The measurements of total alkalinity for lake and seawaters were in agreement in both the methods; however, the individual laboratory measurement method for geothermal and petroleum waters was conceptually incorrect. Thus,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arbonic species were reviewed. To apply the Hydrologists' and/or Geochemists' methods, the location of NaHCO3EP and H2CO3EP is necessary, even for samples with pH lower than that of NaHCO3EP, and a backward titration curve after complete removal of CO2 must be performed. The initial pH and total alkalinity method is appropriate where a complete analysis of species that contribute to the alkalinity is known.  相似文献   
997.
自庆深气田徐深1井取得深层天然气勘探重大突破以来,大庆油田步入了油气勘探开发并举阶段。2004—2010年完成123口井,平均井深4118 m、钻井周期141 d,钻井技术水平较低。虽然开展提速技术攻关取得一定效果,但仍然不能满足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的需求,还存在着固井后井口带压问题,急需深入开展钻完井技术攻关。自2011年起,借鉴国内外深层提速技术成果,分开次、分层段针对岩性特点制定提速对策,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高效PDC钻头、实验并自研液动旋冲和涡轮等新型提速工具,大幅度提高了深井钻井技术水平,2011—2013年完成19口井,平均井深4075 m、同比缩短钻井周期48.6 d;针对井口带压问题,综合分析其产生因素,开展系列技术研究,形成了防气窜固井配套技术,为深层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998.
以《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简称《统计制度》)主要执笔人的视角,详细阐述了制度的主要内容、蕴含的科学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统计制度》报表和指标设计在与现有国家标准保持一致、历经汶川地震等多次重特大灾害实践检验完善、充分吸收相关行业部门意见和建议、适用于多灾种与灾害链损失统计、实用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等方面均体现出其权威性与最新性,《统计制度》具备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动态性等特征。《统计制度》在推进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综合评估、启发涉灾行业部门开展专项深入研究、引领地方建立相关制度等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相似文献   
999.
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力学参数的准确测定,一直是弃渣场边坡稳定性评价面临的基础科学问题。在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场运行特点和弃渣固体废弃物特征认知的基础上,探讨弃渣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问题的物理根源,依托实际工程累计数据尝试提出简单实用的弃渣工程特性评价和分类方法。结果表明:①常规交通工程弃渣的密度、颗粒分析和强度试验,由于弃渣的粒径范围差异大、颗粒空间分布不均、弃渣来源复杂等固体废弃物特征造成取样和试验代表性难题;用多阶段坡角测量和颗粒分析试验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解决了试验和取样代表性难题。②利用弃渣粗细比可将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③根据弃渣粗细比、天然休止角和整形坡率,将西南山区交通工程弃渣分为细粒弃渣、混合型弃渣和粗粒弃渣等3类。细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小于0.3,天然休止角小于31.5°,整形坡率为1.00∶2.00;混合型弃渣,弃渣粗细比为0.3~1.0,天然休止角为31.5°~39.5°,整形坡率为1.00∶2.00~1.00∶1.50;粗粒弃渣,弃渣粗细比大于1.0,天然休止角大于39.5°,整形坡率为1.00∶1.50。④用多阶段坡角测量、颗粒分析试验和无黏性土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公式代替传统的弃渣边坡试验和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方法简单,结果保守,可以作为弃渣边坡稳定性评价和安全控制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00.
地表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构成了千变万化的景象和环境,使得自然旅游资源也呈现区域差异性。以综合分析、主导因素、相对一致性、完整性和梯度分级为原则,以地貌形态为主导因素,以自然旅游资源类型、数量和品质为指标,将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划分为中部资源独特区、北部资源差异区、西部山地资源密集区、南部山水资源丰富区、东部平原资源贫乏区5个大区和12个亚区,并对各区自然旅游资源的特征、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