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5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31篇
测绘学   648篇
大气科学   115篇
地球物理   172篇
地质学   349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61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4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A differential approach to map comparison and integration is presented utilizing the variance-covariance matrices of polynomial trend surfaces. The approach i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presented in the trend-surface computer program, CORSURF. Examples in south-central Kansas and the Maracaibo Basin in Venezuela are presented to show how the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in basinanalysis studies.  相似文献   
392.
Place-based adaptation planning is an approach to address cross-sectoral and multi-level governance concerns as well as to build local adaptive capacity in vulnerable resource-dependent communities facing the advers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n contrast, sector-based adaptation planning focuses on addressing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individual economic sectors (e.g. fisheries or forestry) or sub-sectors (such as lobsters or timber). Yet, linking sectoral approaches with local adaptation policies is challenging. More effort is needed to identify opportunities for complementary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policy integration to foster multiple benefits. In this article, we use a case study of fishery sector resources and municipal adaptation planning in Nova Scotia to demonstrate how meaningful entry points could catalyse policy integration and lead to co-benefits across multiple levels and stakeholder groups. Drawing on a fisheries systems and fish chain framework, we identify and assess several entry points for policy integration across sector- and place-based adaptation domains within coastal habitats, as well as harvesting, processing, and marketing sectors. The analysis highlights the multiple benefits of integrating local municipal adaptation plans with multi-scale resource sectors especially towards monitoring ecosystem changes, protecting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 and securing local livelihoods.

POLICY RELEVANCE

Climate change is having a growing impact on coastal communities around the world, with consequences for sea-level rise, critical habitats,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 and multiple economic sectors and industries. This Canadian case study demonstrates how municipal adaptation initiatives can be complementary to sector-based adaptation at both local and regional levels through various entry points across commodity production chains. Policy integration across place-based and sector-based adaptation processes should lead to multiple benefits such as conserving marine biodiversity, protecting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 and securing livelihoods. Our analysis, which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the fishery sector and coastal communities, shows that these co-benefits may arise particularly in such coastal-marine systems and provide policy lessons to terrestrial systems and other sectors.  相似文献   

393.
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Monsoon Asia Integrated Regional Study,简称MAIRS)是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GEC)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的一个子计划,是全球变化邻域第一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组织实施的国际计划,历时10余年。MAIRS明确提出:不同于过去和正在进行的任何一个关于季风的研究计划,MAIRS研究的主题是人类与季风系统的相互作用。本文从四个方面回顾了这个计划的历程:(1)2003~2006年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区域集成研究概念的提出、亚洲区域全球变化研究的快速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确定MAIRS的总体科学目标和起草MAIRS的科学计划。(2)2006年正式发布的MAIRS科学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季风亚洲区域面临的环境变化和研究挑战、集成研究的科学问题、四个最脆弱区域的确定以及计划执行的方法和手段等。(3)2006~2016年MAIRS计划的执行情况。包括组织结构、科学活动、研究项目和成果、以及国际合作网络的建立。(4)MAIRS的国际影响和未来发展。MAIRS与未来地球国际计划(Future Earth)。  相似文献   
394.
区域一体化研究综述:尺度、联系与边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现象之一,它是一个多维度的空间现象,也是一个多学科参与的科学问题。地理学独特的尺度、联系和边界视角对于理解区域一体化是如何改变世界经济格局及其对国家和区域发展的影响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区域一体化理论和发展,以尺度、联系和边界的分析视角重新审视了快速发展的区域一体化进程,阐述了区域一体化的网络化特征和多维联系,重新定义了区域一体化中的多重边界,并从“全球―地方”联系的角度对区域一体化进程下有关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区域一体化的实践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网络特征,形成了以国家权力和关系为导向,涵盖多维度邻近的立体网络空间;区域一体化的边界效应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同时传统的领土边界依然重要;区域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深刻影响了一国边境地区的发展和经济地理格局。最后,针对区域一体化,从尺度建构、内部联系、边界效应和多元分析框架等角度指出了亟待学界解决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395.
以流动人口集中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35个城市2012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均方差权值法,综合经济、社会、心理、制度和公共服务5个维度构建衡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计算和比较了三大经济区及其35个城市流动人口各维度社会融入指标和社会融入综合水平得分及其地区差异。研究结论显示,社会融入综合水平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同一地区流动人口的融入状况在各个维度不均衡,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社会维度的融入程度最高,制度维度融入程度最低;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心理维度融入居前列,但社会维度融入位列最后;珠三角地区流动人口的社会维度融入程度最高,公共服务维度融入不足。此外,就整体而言,三大地区流动人口的工作强度大、交往对象固化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长期居住意愿多数仍处于举棋不定的状态;三大地区都存在落实居住证/暂住证制度和流动人口享有城镇医保等方面较为薄弱等诸多问题并共同制约着流动人口真正融入流入城市。为此,需要在政策制定中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396.
划定“三线”(生态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构建城市生产、生态、生活空间格局和实现“多规合一”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三线”由不同部门依据不同准则划定,在空间上往往存在冲突。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例,从图斑层面探讨“三线冲突”的类型与表征,并分别采用空间格局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三线冲突”的空间格局特征和区域条件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武汉都市发展区内“三线冲突”以生态—耕地冲突和生态—城市冲突为主,城市—耕地冲突面积较小;②生态—耕地、生态—城市和城市—耕地冲突热点分别集中于都市发展区边缘、都市发展区内部和城乡过渡带,呈圈层分异的特点;③区域条件的6个指标对3类“三线冲突”子类型冲突强度的影响因素各不相同。研究结论为:一是“三线冲突”强度可以用“三线冲突”强度指数(TLCI)表征;二是空间自相关分析、梯度分析、景观格局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刻画“三线冲突”空间特征;三是对“三线冲突”的自然—人文驱动机制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本文有助于从城市空间视角加深对“多规冲突”问题的理解,识别“三线冲突”的自然—人文驱动因子,为实现“多规合一”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97.
城乡一体化作为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是建设高效的能源经济体系、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途径。因此城乡一体化对能源效率的效应分析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为研究对象,采用DEA测度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能源效率值,并分析其时空上的分异特征,通过构建经济、社会和基础设施3个维度的综合指标体系评价城乡一体化水平,以此为基础运用Moran's I指数确定了能源效率、城乡一体化水平及其他影响因素的空间相关性,最后运用混合地理加权回归估计城乡一体化及3个控制变量的回归参数值并作空间效应分析。得出结论:① 从空间相关性分析来看,长江经济带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具有正向作用,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也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而技术进步则在一定条件下与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② 从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来看,城乡一体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要小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而经济发展水平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最小;③ 城乡一体化水平对能源效率的正向影响程度随着能源效率的上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且其影响在空间分布上自东向西呈现出递增的特征;④ 长江经济带的能源效率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基于此,对长江经济带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能源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8.
岩土力学数值模拟结果的概率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诚  杨春和  吕涛 《岩土力学》2008,29(3):727-733
提出了一种用于评估多参数随机变异情况下岩土力学非线性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的多维高效直接积分型随机分析方法.它首先根据多维积分理论和可靠性分析的直接积分法确定多维随机输入参数的计值点;然后利用非线性数值模拟方法,比如有限元法或有限差分法等,完成所有计值点上的计算任务,据此就可以利用多维高效积分程序计算待评估响应量的前几阶矩(一般包括1~6阶矩);最后利用多种方法,包括曲线拟合法、加权余量法及最大熵法计算响应量的概率分布,并据此算出响应量的概率置信区间,用于定量评估响应量的可靠性.数值算例表明,此法具有精度和计算效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99.
地名地址数据库属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构成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数字城市的逐步推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基础地理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当前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现状,如何有效地提升数据完整性、时效性以及权威性成为数据库更新工作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德州市地名地址数据库更新项目为例,指出外业调查中存在的数据问题,在对多来源地名地址数据进行广泛收集,分析这些数据的空间特征、时间特征以及利用方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多源数据集成的数据库建设思路,利用地名地址匹配技术及人机交互的方式将官方资料与调查数据进行有机融合,并详细地从数据体系化检核、地名地址拓展、名称标准化3个方面进行阐述。项目成果表明,数据的质量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00.
针对传统注册方法主要应用于室内范围的局限性,提出并实践将GPS与惯性传感器组合进行注册,并成功应用于户外环境下ArGIS混合跟踪注册技术。设计了一套户外注册单元硬件设备系统,解决了不同设备间涉及的数据同步与坐标融合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注册精度能够达到校园环境下注册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