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8篇
  免费   328篇
  国内免费   440篇
测绘学   119篇
大气科学   621篇
地球物理   459篇
地质学   437篇
海洋学   28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33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97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西安南郊丰水年秋季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艳花  赵景波 《中国沙漠》2006,26(1):113-116
 通过对西安南郊丰水年秋季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地下0~6 m之间土壤含水量的变化与土壤干层的恢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丰水年西安南郊人工林下2~3 m的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远远高于正常年份的土壤含水量,而且大于表层和深层的土壤含水量。分析得出,土壤干层发育较弱的地区在降水丰富的年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西安地区基本适合进行人工造林;通过人工措施,增强降水入渗和土壤含水量,对树木成活和长期的生长应当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干旱及高寒荒漠区土壤温湿度特征及相互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黑河试验1991年6月20日~8月21日、1990年12月17日~2月15日每天48个时次和第二次青藏高原试验改则及狮泉河1998年全年每天24个时次的土壤温湿度资料,采用功率谱分析、PCA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干旱及高寒荒漠区两种典型下垫面土壤温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土壤温度除日和年变化周期外还存在6~30天的不同周期;下垫面的非均匀性及其季节变化及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水分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冬季温度梯度变化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大于夏季温度梯度对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影响,且温度梯度与水分运动方向相反。  相似文献   
13.
该文主要对适合于北京地区的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方法,利用GIS及GPS工具,提高对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的分析能力进行了探讨。在分析研究北京地区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模式及适宜使用的下垫面状况和时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物理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遥感模式。利用GIS和GPS技术实现包括遥感信息在内的多种数据的复合,以影像的方式,将地表地理状况与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结果结合起来,实现了RS、GIS及GPS的融合,提高了土壤水分卫星遥感监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In an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nal rock moisture content on Schmidt hammer readings, rebound (R) values are found to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moisture content. For samples of basalt, sandstone and dolerite the maximum decrease in R‐values is found between oven dry values and saturated rock rebound values, the magnitude of which varies from 2 to 10 points on the R‐scale. A quartzite block has the greatest decline of 6 points at 60 per cent saturation. For certain rock types under differing site‐to‐site field moisture conditions the moisture effect can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lative state of weathering from rebound value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Soil crusting, or soil sealing, is one of the common phenomena in agricultural lands or semi-arid and arid soils. Due to the breakdown of soil aggregates by raindrops, soil surface develops a very thin, often less than a few millimeters, dense layer. Many studies indicated that such a thin layer significantly reduces infiltration capacity and increases surface runoff (i.e. McIntyre, 1958; Edward and Larson, 1969; Agassi et al., 1985; Bradford et al., 1986; Romkens et al.,…  相似文献   
16.
地中蒸渗计水分运移机理及其监测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柱  杨晓俊  杜琦 《水文》2003,23(5):10-12,37
对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水分运移机理存在的差异及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中蒸渗计与自然潜水在水位动态、水分存储、水分运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利用地中蒸渗计监测的潜水蒸发量、降雨入渗补给量与自然潜水的实际情况产生了一定的误差,这种误差随着潜水埋深的变化而变化,潜水埋深越浅,误差越大,潜水埋深越深,误差越小。特别对于潜水埋深小于1.5m的地中蒸渗计,使用其资料时一定要作适当的技术处理,如果直接引用,将会给计算成果带来较大的误差。  相似文献   
17.
重塑非饱和粘土抗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的饱和度是基于水分状态和密度状态的一个衍生变量。存在因应水分状态变化和因应密度状态变化的两类饱和度变化过程。根据23组不同水分状态和密度状态的UU三轴压缩试验结果,讨论了重塑非饱和粘性土抗剪强度参数与饱和度的关系。数据分析表明:粘聚力与水分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强非线性的,与密度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准线性的。内摩擦角与水分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强非线性的,与密度状态相关的饱和度的关系是弱非线性的。  相似文献   
18.
西北地区东部春季土壤湿度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 (包括宁夏、内蒙古西部以及甘肃、陕西两省 35°N以北地区 )农业气象站近 2 0年固定地段旬土壤湿度资料 ,对该地区春季土壤湿度的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土壤湿度的变化具有 3年左右的周期 ,而且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呈下降的趋势 ,这与该地区的降水和气温变化有关系 ;西北地区东部的土壤湿度变化对该地区群发性沙尘暴的爆发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戈壁局地陆面物理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2000年8月~2001年9月在敦煌戈壁上观测的陆面过程资料,分析了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反照率与太阳高度角和土壤湿度的关系以及土壤热传导率与土壤湿度的关系,初步给出了具有试验基础的戈壁局地反照率和土壤热传导率的多因子参数化公式. 并通过与观测值的比较发现试验资料拟合的参数化公式能够比较好地反映降水等气候因子引起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20.
路用探地雷达的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2,他引:19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发展的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浅层勘探技术——路用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本文对近年来路用探地雷达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详细分析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就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维护过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