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6篇
  免费   535篇
  国内免费   1060篇
测绘学   146篇
大气科学   2188篇
地球物理   399篇
地质学   463篇
海洋学   186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49篇
自然地理   232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25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228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07篇
  2003年   10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以现有地磁台站的长期海量观测数据为基础,忽略地磁场成因及众多影响因素的复杂作用机理,对地磁变化场的时空关联性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中蕴含的规律信息,进一步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地磁变化场预测模型。通过实际地磁台站的观测数据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任意选取的100组验证数据,均方根误差为4.8 nT,求解精度能够满足一般科学研究对地磁变化场的精度需求。  相似文献   
62.
论述影响专业气象服务可持续发展的8个问题,并具体分析每个问题的特点,指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了一个根据测站的经度(或纬度)打印任意空间剖面图的实用程序,通过自定义坐标,可打印在国家气象局制的6300号底图上。本程序采用BASIC语言,已在 Apple-Ⅱ上实现,对其中的部分语句修改后,也可以用于IBM-PC等其它微机上,用本程序制图,速度快,准确性高,可作为日常性的天气分析预报工具。  相似文献   
64.
雷暴预警预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雷暴作为极端天气事件中的一种,不仅常产生强降水、破坏性大风和冰雹等严重的天气灾害,而且还伴有雷电,造成雷击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可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对雷暴的预警预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也促使其理论、技术及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本文对有关雷暴预警预报技术的一些研究结果和进展如雷暴的潜势预报、雷暴的临近预报、雷电活动的观测信息在雷暴天气预警中的指示作用及雷暴云的数值模拟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综述,总结了各方面研究所涉及的重要问题及主要进展,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5.
魏瑞江  王鑫 《山东气象》2021,41(4):73-81
设施种植的主要气象灾害有低温(冷冻害)、寡照、风灾、雪灾及其复合灾害等,从国内设施种植气象灾害指标、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及灾害影响等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灾害指标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人工控制试验或对历年实际发生的灾害样本进行分析总结;灾害监测预警方法一般是用设施内小气候或设施外气象条件作为灾害指标,将灾害指标植入计算机系统,对灾害进行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多是从灾害的危险性角度去研究,确定灾害的风险概率、风险指数等;灾害影响的研究多集中在对作物生理生态反应等方面。同时从设施种植气象灾害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发,提出设施种植气象灾害指标、灾害监测预警评估方法及灾害的影响等方面仍是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66.
Windows 2003 Server提供的远程终端服务功能实现了多用户同时操作,远程终端多用户通过远程终端功能可以同时在远程终端服务上运行程序、保存文件和使用网络资源等,为业务应用提供了便捷.介绍利用Windows Server 2003远程终端(包括远程桌面和终端服务),开发了气象业务中多用户共享MICAPS20、雷达PUP产品及其它气象应用系统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7.
考虑时变影响的拱坝坝肩空间变形场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东健  李凤珍 《岩土力学》2009,30(5):1441-1445
坝肩变形是拱坝坝肩稳定状态的综合反映,在运行期呈小变形变化,监测点测值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同时影响拱坝坝肩变形的各种因素具有时变性。通过融合统计回归和多层递阶方法的特点,建立了反映变形场空间和时变特性的空间时变分析模型。实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实用有效,预测精度高。考虑时变影响可以提高拱坝坝肩空间变形场的预测能力,对监控拱坝坝肩的实际工作状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8.
北京雷暴大风气候特征及短时临近预报方法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8  
廖晓农  于波  卢丽华 《气象》2009,35(9):18-28
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的预报准确率低而且时效短.为了提高对这种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在气候统计的基础上,研究了潜势预报方法和临近预报算法.对1998-2007年134个雷暴大风过程的统计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绝大多数的雷暴大风具有下击暴流特征,而且冰雹的落区附近也是大风的爆发区之一.因此,负浮力的作用和对冰雹具有指示性意义的因子是研究雷暴大风预报方法应主要考虑的因素.500hPa环流背景分析表明,尽管绝大多数雷暴大风爆发时对流层中层有干空气侵入,但是还有少数个例产生在偏南暖湿气流中.目前,对后一类大风产生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表明,当对流层中层有干空气侵入时,有利于雷暴大风出现的环境条件是:下沉气流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同时对流层低层环境大气的温度直减率较大.此外,还讨论了经验指数--大风指数在北京地区的应用.基于上述的研究,形成了北京地区雷暴大风短时潜势预报方法,还使用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技术建立了基于雷达观测和环境条件的雷暴大风临近预报方程.个例分析表明,临近预报方程对于飑线和弓形回波等带来的地面大风具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69.
蔡秀华  陈辉  曹鸿兴  吕文忠 《气象》2009,35(12):83-87
核电站因它不排放如二氧化碳这样的温室气体,核电对降低能源部门的碳密集作出了贡献,因此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对核电站地区的天气、气候环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影响靖宇核电站地区的温带气旋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2007年期间影响靖宇地区的温带气旋计111个;受温带气旋影响的年数有41年(约2/3).影响靖宇地区且产生强降雨的温带气旋,主要发生在6、7、8月这3个月,并且一半以上出现在7月.影响靖宇地区的温带气旋大部分是东北气旋,占总数的65%;蒙古气旋与华北气旋次之.此外,对造成严重影响的温带气旋的个例也从天气学角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0.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optical response of the atmosphere before, during, and afterthe total solar eclipse of 26 February 1998 at the Caribbean Peninsula of Paraguaná (Falcón State) in Venezuela, was made by measuring photometrically the intensity of the sky brightness in three strategic directions: zenith, horizon anti-parallel or opposite the umbra path, and horizon perpendicular to this path. From these measurements, and by applying in an inverse way an empirical photometric model, very rough estimations of theextinction coefficient, and also of the average optical depth, were obtained in one of these particular directions. However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measurements such as those of relati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and applying a different model, a better estimation in the visual of the total globa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of the sky (except the horizon), were made considering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component: atmospheric aerosol, water vapour, ozone and Rayleigh scattering. It is shown that this global coefficient is mostly dependent upon aerosol extinction. In spite of the strong reduction of sky brightness photometrically observed during the total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ky was not dark. This is confirmed by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the total global extinction coefficient. Additionally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total solar eclipse that took place also in Falcón State, Venezuel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on 3 February 1916, was 30% darker that the 1998 eclipse, and that atmospheric aerosol played a relevant and similar role in the scattering of sunlight during the totality as it was for 1998's. Visual observations made during each event, which show that at length only one or two bright stars could be seen in the sky, support the results obtained for both eclip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