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51篇
测绘学   220篇
大气科学   246篇
地球物理   244篇
地质学   558篇
海洋学   58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6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11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东北地区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与措施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候变化的影响与适应已经成为农业生产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1956-2005年东北地区增温1.5℃,幅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给作物生产带来复杂的影响。东北是重要的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区域层面上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文章分析了近50 a来东北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针对气候变化过程中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和温室气体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策略和措施,强调在农业生态、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综合开展工作,积极采取行动,最终达到维护气候环境、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的目的,为东北粮食生产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942.
利用我国2011-2015年典型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数据,研究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结构减排的净能源节约量,评价了不同行业在节能中发挥的作用,分析了全国范围内典型产业转型能源节约量的动态变化情况。估算结果表明:2011-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的年净能源节约量分别为1357.77万、1245.70万、1067.32万、981.42万和483.70万tce,期间累计净能源节约预期达到5135.91万tce;电力、水泥、造纸、炼铁、焦炭、炼钢和铁合金7个行业部门2011-2015年累计淘汰落后产能净能源节约量之和占到20个行业部门净能源节约量的90%;河北省、山东省和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能源节约量最为突出,占全部能源节约量的近28%。  相似文献   
943.
在总结国内外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核算指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确定正确的核算边界、选取合适的排放核算范围以及选择准确的排放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是中国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面临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完善中国企业层面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的对策建议:一是完善中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二是现阶段选择企业作为核算边界,建立并完善重点企业和设施的温室气体直报系统;三是将外购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间接排放也纳入核算体系中,并根据行业具体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所包括的温室气体种类;四是完善数据计量及收集工作,加强统计工作能力建设;五是统一排放因子的选择规则,逐步建立中国的排放因子数据库;六是建议设定企业温室气体报告门槛。  相似文献   
944.
定量评估极端天气影响农业总产值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对极端天气敏感性和脆弱性较高的农业领域为研究对象,将极端天气因子和农业生产因子引入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气候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极端天气事件对浙江省农业总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极端天气因子与浙江省农业总产值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的负面影响。高温日数、低温日数、强降水日数每增加1%,浙江农业总产值分别减少0.072%、0.046%、0.076%;高温日数和强降水日数的短期波动对农业总产值也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不同区域的农业总产值受极端天气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浙江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受极端天气影响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945.
This paper reports ten new surface heat-flow density (qs) values for central and southern Israel (central Sinai Microplate), whose crystalline crust and lithosphere formed as part of the Neoproterozoic Arabian-Nubian Shield. Heat flow was calculated in Mesozoic sediments using the classical approach of heat-flow determination by implementing in the analysis high-precision continuous temperature logs obtained in air- and/or water-filled boreholes. Thermal conductivity (TC) measured for a large suite of rock samples of lithotypes making up the sequence was assigned to temperature gradients in intervals for which the lithology was known. The heat-flow values obtained for different depth intervals in a borehole as well as the average values for the individual borehole locations cover a narrow range, attesting heat-conduction conditions. A steady-state thermal model along an E–W crustal cross section through the area shows that the observed systematic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qs values, which range between 50 and 62 mW m−2, can primarily be explained by variations in the thickness of the upper crust and in the ratio between sedimentary and crystalline rocks therein. Given the time lapse of thermal heat transfer through the lithosphere, the qs data monitor the crustal thermal conditions prior to rift- and plume-related lithospheric thermal perturbations that have started in the larger area ca. 30 Ma ago. Observed and modeled qs display the best fit for a pre-Oligocene lithosphere–asthenosphere boundary (LAB) at ∼150 km, which would be at the upper end of LAB depths determined from stable areas of the Arabian Shield (150–120 km) not affected by the young, deep-seated thermal processes that have caused a further uprise of the LAB. Our data imply or predict that the surface heat flow of the Sinai Microplate generally tends to increase along N–S and W–E traverses, from ∼45–50 mW m−2 to ∼55–60 mW m−2. Surface heat flows on the order of 55–60 mW m−2 may be common in the northern Arabian Shield, where it exhibits typical lithosphere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and is unaffected by young heating processes, compared to values of ≤45 mW m−2 recently determined in the southern Arabian Plate for the Arabian Platform.  相似文献   
946.
基于作物空间分配模型的东北三省春玉米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0-2010 年东北三省分县玉米播种面积与产量统计、耕地分布、农业灌溉分布以及作物适宜性分布等多源数据,结合基于交叉信息熵原理的作物空间分配模型(Spatial Production Allocation Model,SPAM),在5'×5'的像元尺度模拟了春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的时空分布,并重点分析了两者在纬向、经向,以及高程上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玉米种植面积在2000 年前向北扩展至北纬44°~48°间,2000 年后在中南部出现大规模发展(北纬42°~44°),并进一步向东扩展至东经123°~127°间,同时还表现为向低海拔(高程100 m以下)和较高海拔(高程200~350 m)扩展的态势;(2)单产在纬向上的增加区主要集中在北纬42°~48°,经向上的单产增加则相对均匀,高程上单产提升区主要集中在海拔350 m以下。(3)像元内玉米种植比例整体上由中低种植比例为主逐步演变为中高比例占据主体,并且中高种植比例像元对应的玉米单产水平整体上较高,反映了市场经济驱动下的玉米种植集聚化和规模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47.
施肥及刈割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黄土高原中部干旱区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3个施氮水平(0、51.75、103.5 kg·hm-2)和3个磷水平(0、126、252 kg·hm-2)下不同刈割次数(3、4次)对“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和第2年产量、株高、再生速度及品质的影响,并对紫花苜蓿生长两年中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干旱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在具备灌溉条件下,种植当年施肥可显著提高产量、株高和再生速度,且4次刈割下显著高于3次刈割;施肥也能增加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4次刈割下品质更好;高氮低磷处理(N 103.5 kg·hm-2+P2O5 126 kg·hm-2)下效果最好,单施氮肥较单施磷肥效果好.同时,第2年紫花苜蓿产量显著高于第1年,第1年增幅较第2年明显,说明在试验地区,“甘农3号”紫花苜蓿种植当年施肥更有效,第2年施肥仍有益;在灌溉和配施N103.5 kg·hm-2+P2O5 126 kg·hm-2条件下,种植当年即可实现4次刈割.  相似文献   
948.
对单株砂培盆栽的半木质化枝条扦插生根的一月龄人生果(Solanum muricatum Ait.)栽培品种"Xotus",每周浇两次200mL NaCl质量浓度分别为0mg·L-1和25mg·L-1的Hoagland营养液处理2个月,第二个月在控制空气CO2体积分数为(350±10)×10-6、(700±10)×10-6和(1050±10)×10-6的植物生长箱内试验。结果表明,人参果植株干物质生产量和耗水量受根际NaCl盐渍而下降,又随大气CO2升高而增加。根际NaCl盐渍能增大植株叶片蒸腾系数、根/冠比和干物质向枝干和根部分配的比例及积累量,降低根系吸收水分的效率和耗水量。升高大气CO2能促进叶片发育及干物质向地上部其他器官和地下部组织分配,增加总叶面积、比叶干重和各种器官中干物质增长量,提高干物质生产率和水分利用率。根际经25mg·L-1NaCl盐渍处理的植株,总干物质增长量和水分利用率相应下降50%~54%和24%~37%;与350×10-6CO2的处理的植株相比,700×10-6及1050×10-6CO2的处理分别使这两项指标提高到79%~106%和61%~88%以及133%~189%和99%~142%。大气CO2富集能改善受NaCl盐渍的植株干物质生产力、提高水分利用率。根际NaCl盐渍和大气CO2富集对人参果植株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有生物互作效应。它们的共同作用会促进植株干物质的增长及叶片中合成的干物质向其他器官分配,提高干物质生产率和水分利用率,同时减少总叶面积、枝条和根系干重、根系吸水效率、植株耗水量和叶片蒸腾系数。因此,全球大气CO2富集将有利于该作物的干物质生产和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949.
气候变化对河南省灌溉小麦的影响及对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灌溉是河南省冬小麦最重要的种植管理模式。在DSSAT-CERES小麦模型参数调试和区域适用性验证的基础上,利用区域气候模式PRECIS输出的未来气候情景资料,量化分析了2021—2050年河南省灌溉条件下冬小麦产量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若不采取其他措施,未来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平均减少5%左右,A2情景减产率略高于B2;随着产量降低,产量波动区间略有缩小,但25%~75%的稳产区间也相应缩小,且B2情景下更容易出现极端低产的年份;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相应降低。采取适当应对措施,如延迟播种期、减小种植密度等有利于提高产量或缓解减产趋势。  相似文献   
950.
结合"哈尔滨市大比例尺基础测绘"项目及"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调查"项目所获取的地名地址数据,通过研究该类数据的概念模型、基本属性项,以及几何表达规则,阐述"天地图"市级节点地名地址数据的建设、获取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