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7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394篇
测绘学   303篇
大气科学   582篇
地球物理   341篇
地质学   508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56篇
自然地理   43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病态线性方程组的简单迭代解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地球物理反问题中经常碰到的病态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迭代(SI)算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解序列收敛且收敛到方程组的真解,然后给出了几个算例,将计算结果与对付病态问题能力很强的CG类算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SI算法具有极强的抗病态能力,计算精度明显高于CG类算法,但计算速度稍低于后者  相似文献   
962.
板块构造观的中心思想是;全球构造和地壳演化由岩石圈板块相互作用而引起,不存在构造作用的全球共同时空性。大陆造山带是古板块构造研究的重要区域,研究时应首先区别出稳定和活动两类不同的地壳构造类型,分别针对其特点进行侧重不同的研究。板块聚合活动带的重点问题是:(1)识别和研究夹杂其中的构造块体;(2)区分和恢复次级聚合活动带;(3)复原次级聚合活动带中不同性质地质体的原始状态。板块聚合活动带研究是从其组成的物质基础(沉积、岩浆建造)和变形动力学着手,综合生物古地理、大陆边缘沉积学、古地磁、地球物理等学科的成果,总结构造演化规律,建立具体板块聚合活动带的地质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963.
小热泉子铜矿区地震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震方法在能源勘探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勘查方法,由于金属矿区地质构造的复杂性,金属矿勘查中的地震方法技术还处于试验应用研究阶段.由于地震方法自身的特点,该方法的多解性和分辨地下目标物的精度优于其他地面物探方法,但因金属矿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且所研究的地层难以满足油气地震勘探所要求的层状介质,因此常规的地震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地区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根据金属矿地震资料的特点和拟解决的地质问题,研究一种适合金属矿区开展地震勘查的方法技术是十分需要的.文章结合在新疆小热泉子铜矿区地震方法的试验研究结果,讨论了地震方法技术在金属矿勘查中的作用和效果.  相似文献   
964.
东亚大陆原型形成于三叠纪印支造山运动旋回,其周邻环绕的三大洋(古太平洋、蒙古-鄂霍茨克洋、中特提斯洋)于早侏罗世初期几乎同时向东亚大陆俯冲,开启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历史。文章通过总结东亚大陆晚中生代构造变形和构造岩浆事件的新近研究成果,简述了东亚多板块汇聚产生的三个陆缘汇聚构造系统(北部蒙古-鄂霍次克碰撞造山带、东部与俯冲有关的增生造山系统、西南部班公湖-怒江缝合构造带)、陆内汇聚构造变形体系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构建了东亚多板块汇聚大陆构造-岩浆演化的时间框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早侏罗世(200~170 Ma)周邻大洋板块初始俯冲阶段和陆缘裂解事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170~135 Ma)周邻陆缘碰撞造山或俯冲增生造山作用、陆内再生造山作用和汇聚构造体系的形成;中晚白垩世(135~80 Ma)大陆岩石圈的减薄作用和大陆伸展构造体系的发育。研究认为,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在时空上的有序演化和深浅构造的复合叠加,不仅产生了东亚大陆复杂的陆缘和陆内构造体系,同时控制了中国东部燕山期爆发式岩浆-成矿作用,也使东亚构造地貌发生东西翘变,早期陆缘汇聚产生的东部高原因晚期大陆岩石圈的减薄和伸展而垮塌。东亚大陆构造体系的形成和演化与联合古大陆的裂解同步,晚中生代东亚多板块汇聚完成了从东亚到欧亚大陆的演替,以东亚大陆为核心的多板块汇聚格局一直延续至新生代,可能成为未来超大陆形成的起点。   相似文献   
965.
用局部强度折减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边坡的变形与其稳定性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因而可以通过变形场来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判断。传统的强度折减法基于理想弹塑性模型对所有单元进行强度折减,所求解出来的变形场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边坡失稳时的真实变形。实际上,边坡的失稳是由于局部土体的强度降低所致的,因此提出只对局部土体单元进行强度折减、其他土体单元保持原有强度不变的局部强度折减法,本构模型采用变模量弹塑性模型。工程实例计算分析表明,基于变模量弹塑性模型的局部强度折减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66.
华南大陆的结构、属性、过程与动力学一直是地质学家关注的热点。本文以钦杭构造带东段为主要研究地区,通过精细的构造解析、变质变形研究、年代学分析,结合反射地震剖面,探讨了华南大陆东部几个科学问题。(1)江南造山带形成于新元古代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的“软碰撞”作用,可划分为扬子板块南缘、扬子—华夏汇聚带和华夏板块北缘3个构造单元,江南断裂带和武夷山—遂昌断裂带分别为江南造山带的北界和南界。(2)扬子—华夏板块汇聚带由多个小板块拼合而成,其间有多条缝合带,大约900 Ma开始汇聚,760 Ma全面闭合,850~780 Ma为活动高峰期,具有递变式的汇聚拼合过程,由南向北发展,先斜向俯冲,后右旋走滑,最晚集中在中部活动。(3)华南大陆东部为中生代奠定的构造格架,主要构造为一系列北东走向褶皱和逆冲断层,大量地壳范围内的叠瓦状逆冲推覆构造,由南向北逆冲,可下切到中—下地壳。(4)华南大陆燕山晚期区域性伸展构造广泛发育,存在“华南热隆”构造,震旦系内的滑覆构造典型,同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火山活动和大规模的热液成矿。(5)华南大陆构造演化为:850 Ma扬子—华夏板块递进式汇聚,760 Ma全面拼合,江南造山带形成;600 Ma华南大陆盖层发育;430 Ma钦杭构造带受南部构造影响;220 Ma钦杭构造带受北部远程构造影响;160 Ma逆冲推覆构造产生;140 Ma大规模伸展,构造-岩浆-成矿关系密切;随后江南持续隆升,华南强烈热隆。  相似文献   
967.
何颖  于琴  刘中宪 《岩土力学》2019,40(7):2739-2747
提出了一种考虑地震波散射效应的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模拟方法。基于弹性波传播理论,采用合理功率谱、相干函数和传递函数模型,借助原型谱表示法得到沉积河谷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并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其中,传递函数应用动力边界元法计算,可在很宽的频带内精细模拟沉积河谷中波型转换及聚焦效应。针对常见V型河谷开展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河谷地形及松软沉积层对地震波传播具有显著影响,河谷地表地震动空间差异性十分显著,一维模型难以考虑地震波的散射及聚焦效应,从而会明显低估沉积内部部分区域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沉积河谷中大跨结构抗震设计宜采用考虑地震波散射效应的空间相关多点地震动输入。  相似文献   
968.
参与式的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行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了如何编制一个相对实用而完美的地方可持续发展规划的行动方案。具体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地方可持续发展行动方案的基本框架,包括具体行动计划的目标设计、行动主体的确定和具体的实施内容等;二是针对行动目标,分析了不同的行动主体,如政府、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团体和个人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各自应该实施的工作;三是为了使行动方案能圆满实施,提出了如何建设地方可持续发展行动的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69.
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地方形象概念分析入手,探讨了地方发展与地方形象设计的关系,地方发展过程中的形象特征及形象形成途径,提出了地方形象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地方形象设计的原则、形象战略的协调、形象可视化因子的塑造及形象工程建设等。为地方发展的规划与管理提供一条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70.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imaging sensors h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in recent years, and so too have 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extracting meaningful information from their data products. Object-based image analysis (OBIA) is gaining rapid popularity in remote sensing science as a means of bridging very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VHSR) imagery and GIS. Multiscalar image segmentation is a fundamental step in OBIA, yet there is currently no tool available to objectively guide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scales for segmentation. We present a technique for estimating the scale parameter in image segmentation of remotely sensed data with Definiens Developer®. The degree of heterogeneity within an image-object is controlled by a subjective measure called the ‘scale parameter’, as implemented in the mentioned software. We propose a tool, called estimation of scale parameter (ESP), that builds on the idea of local variance (LV) of object heterogeneity within a scene. The ESP tool iteratively generates image-objects at multiple scale levels in a bottom-up approach and calculates the LV for each scale. Variation in heterogeneity is explored by evaluating LV plotted against the corresponding scale. The thresholds in rates of change of LV (ROC-LV) indicate the scale levels at which the image can be segmented in the most appropriate manner, relative to the data properties at the scene level. Our tests on different types of imagery indicated fast processing times and accurate results. The simple yet robust ESP tool enables fast and objective parametrization when performing image segmentation and holds great potential for OBIA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