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26篇
  免费   1212篇
  国内免费   1358篇
测绘学   2451篇
大气科学   1029篇
地球物理   2831篇
地质学   3016篇
海洋学   1367篇
天文学   88篇
综合类   933篇
自然地理   1881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574篇
  2020年   533篇
  2019年   570篇
  2018年   357篇
  2017年   447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492篇
  2014年   543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636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605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595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451篇
  2003年   405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346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261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20篇
  1992年   7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programs that promote building capacity and social learning among participants often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learning networks: a type of social network where learning is both a goal and potential outcome of the network. Through forming relationships and sharing information, participants in a learning network build social capital that can help a network achieve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goal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social capital in a learning network that emerged through a large-scale marine governance effort, the Coral Triangle Initiative on Coral Reefs, Fisheries, and Food Security. Through a mixture of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key informant interviews, we examined the major patterns of information exchange among individuals who had participated in regional learning exchanges; evaluated whether the network's structure resulted in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considered implications for strengthening network sustainability, capacity building, and learning. We found that the Regional Exchange network fostered information sharing among participants across n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While the network had individuals who were more central to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network structure was generally decentralized, indicating potential resilience to changes in leadership and membership. Participants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knowledge and connections they had acquired through the learning network; however, they expressed doubts regarding its sustainability and stressed the need for a strong coordinating entit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conservation learning networks have the ability to bridge cultural divides and promote social learning; however, a strong network coordinator and continuing efforts to support information sharing and learning are crucial to the network's strength and sustainability. The tangible learning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outcomes cultivated through Regional Exchange network underscore the value of and need to invest in conservation networks that support peer-to-peer learning.  相似文献   
92.
以2016-01-21门源MS6.4地震为例,提出用深度学习预测的GPS时间序列研究地震前兆。用震中附近门源台(QHME)、民乐台(GSML)及古浪台(GSGL)无震时的GPS时间序列训练LSTM神经网络,得到高精度的GPS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再分别对该地区无震时和地震前一段时间的GPS时间序列进行回溯性预测。对比预测时间序列与真实时间序列发现,震前2条时间序列大部分的相似性指标比无震时低,说明震前预测时间序列与真实时间序列差异明显,同时考虑震前时间序列的趋势异常,认为出现了异常时段;3个台站分别在E、N、U方向出现多个异常日期,且不同台站具有相同的异常日期,说明探索到了地震前兆。  相似文献   
93.
基于DEM的数字流域特征提取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高程模型(DEM)是地表形态高程属性的数字化表达,利用流域DEM数据构建数字水系模型并提取流域水文特征,是分布式水文过程模拟的重要基础。DEM中闭合洼地和平坦区域的处理、流向的确定以及DEM分辨率的大小都直接影响着流域水系特征提取的质量与效率。针对当前基于DEM提取河网与流域特征的诸多问题,阐述了DEM数据提取流域水系特征的原理,回顾了数字水系模型与流域特征提取方法,评述了洼地和平地的处理方法及水流方向的确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当前基于不同DEM数据类型的提取方法研究,探讨了DEM尺度和分辨率对提取流域特征的影响,总结了平缓区域数字水系和河网提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4.
利用复杂网络的方法,以各国股市为节点,以各股市问的关联性为边,建立起各国股市间的关联网络。通过Matlab编程计算研究了该网络的结构特性,分析出国际股市网络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性和明显的社区结构,不具有无标度性。进而从网络结构上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蔓延发生。并通过影响强度分析研究了中国股市在国际股市网络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5.
饶悦  沈丽珍  汪侠 《地理研究》2021,40(6):1840-1856
在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创新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化创新模式成为当下创新的主流模式之一.基于创新网络视角,利用大型科研仪器共享大数据,对山东省创新网络的空间特征和主体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山东省创新网络在形态上呈现出以济南为创新核心辐射带动济宁和淄博等周边边缘城市发展,同时形成东部青岛、威海和...  相似文献   
96.
海平面上升对里下河地区洪涝灾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许朋柱 《地理科学》1994,14(4):315-323
  相似文献   
97.
陈彦光  刘继生 《地理研究》2002,21(6):742-752
空间相互作用是先于城市体系而存在的重要概念 ,引力模型是描述空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函数之一 ,但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不明确而且实际应用有局限。本文首先从城市地理系统的广义分形假设出发 ,推导出引力模型的幂函数形式 ,使其从一个经验模型上升为理论模型 ;进而引入时变函数和时滞参数将引力模型推广为更为一般和更加实用的形式 ,为发展城市引力过程的空间互相关分析和功率谱分析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借助 194 9~ 1998年 5 0年的人口演化数据 ,以北京 -天津的空间相互作用为实例 ,对基于城市引力关系的空间作用进行了相关分析和波谱分析 ,从而提供了城市网络空间相互作用广义引力分析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98.
张风菊  薛滨  于革 《地理学报》2021,76(11):2673-2684
湖泊水位高低通常能有效地指示湖盆内湿润条件的变化,进而反映区域有效降水(降水—蒸发)变化,成为重建第四纪古气候演变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苏联和蒙古国古湖泊数据库以及中国晚第四纪古湖泊数据库中149个湖泊水位变化资料的梳理总结,探讨了末次盛冰期(18 cal. ka BP)以来该地区干湿变化规律及区域分异。根据研究区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及已有研究成果将其分为东欧湖泊区、中东亚干旱区和中国北方季风区三大湖区。根据不同水位记录在整个湖泊历史中出现的频率,采用3级重新分类区分出高、中、低3级水量,并把每个湖泊数字化的3级古水量表示成与现代的差值,得到每个湖泊样点每千年时间间隔内相对现代的5级水量变化(很湿润、湿润、无变化、干旱和很干旱)。结果表明,三大湖区末次盛冰期以来可能经历了不同的干湿变化过程:东欧地区湖泊水量记录在晚冰期之前较少,至全新世逐渐增多,且基本表现为早全新世干旱、中晚全新世相对湿润的状况。中东亚干旱区整体呈现出末次盛冰期至中全新世均较湿润而晚全新世干旱的气候状况,但区域内部不同湖泊在起讫时间和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北方季风区的湿润期主要发生在早中全新世,但是不同湖泊有所不同。对比分析显示,早全新世时东欧地区东部气候随着斯堪的那维亚冰流的逐渐消退而逐渐变湿润,中全新世由于夏季北欧反气旋东翼的气旋气流增强而达到最湿润状态,西部地区早全新世由于强劲的西伯利亚热高压存在而整体偏干旱,中全新世由于夏季亚洲季风的渗透而转为湿润。中东亚干旱区冰期内的湿润条件可能主要与西风带降水及低温低蒸发有关,而全新世则可能主要与夏季风深入内陆导致降水增加有关。中国北方季风区全新世湿度变化可能主要受东亚季风控制。  相似文献   
99.
在分析研究青岛市黄岛区潮河流域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利用地下水水位动态监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并预测了三枯一丰一平条件下地下水最大开采量以及水位、降深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模型验证拟合结果较好,地下水最大开采量为2.4万m3/d,地下水开采不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0.
王钊  李涛  黄文杰 《地理科学》2023,43(1):82-91
地理学视角的物流网络研究已成为物流科学领域的热点方向。从地理学的空间视角出发,在明确城乡物流网络理论来源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城乡物流网络的内涵、构成及研究框架进行梳理。基于研究,首先给出了城乡物流网络的定义,认为城乡物流网络的本质是旧的城市物流网络和乡村物流网络在空间上的延伸、衔接和提效。其次,从空间视角将城乡物流网络分解为节点、连线和域面3要素,指出网络各要素均出现了功能强化和更新,如节点的管理、衔接和经济社会功能强化;连线的联结功能和平衡功能出现,域面的协同组织、动态调整功能突出。最后,遵循地理学“格局-过程-机理-决策”的科学逻辑,提出“数据采集与融合、要素映射与解析、时空比较与分析、机理探究与优化”4个模块的城乡物流网络分析框架,为深刻揭示城乡物流网络结构及其演化机理提供基础。进一步指出未来应探讨城乡物流节点、连线、域面及网络的地区类型、区域适宜性及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提炼适应不同区域、能有效提升要素流通效应的多尺度空间组织模式,加强对城乡要素流通系统的科学认知,科学支撑城乡地域融合发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