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26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21.
天山造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最南端,是研究和认识中亚造山带晚古生代增生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本文聚焦于天山造山带东段发育的最晚一期脆韧性构造变形,通过对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带、康古尔断裂带和哈尔里克构造带等变形带内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解析,认为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带表现为由南向北逆冲兼右行剪切变形特征,康古尔断裂带表现为南北向挤压兼右行剪切变形特征,哈尔里克构造带表现为由北向南的逆冲叠加稍晚期的左行走滑剪切变形特征。结合大量已有的构造热年代学数据分析,指出各构造单元内最晚一期脆韧性变形时间为二叠纪晚期-中三叠世,指示该时间段内近东西走向的天山造山带东段和北西-南东走向的东准噶尔造山带与西侧哈萨克斯坦弧形造山系呈现为三向汇聚的动力学特征,代表中亚造山带增生造山末期的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522.
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开展的野外调查、深部构造和运动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结合近年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的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动力学背景进行了探讨。郯庐断裂带江苏段第四纪活动具有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特征;郯庐断裂带第四纪的逆冲活动主要受西太平洋弧后扩张的动力学因素控制;南华北与北华北地块深部构造特征和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性,是导致郯庐断裂带各段活动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23.
抚顺活断层浅层反射横波地震勘探资料解释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种途径对抚顺目标区的浅层反射横波活断层勘探资料进行的解释与分析,证实了浑河断裂总体上为北倾、逆断的性质,且只是在采空区表现为新的活动段,本身不是由构造活动原因引起的活动断裂。在第四系埋深浅的地区,反射横波法是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的活断层探测技术,可靠程度及解释精度均较高。本文为抚顺市活断层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4.
Two grabens were developed in the Yi-Shu segment of the Tan-Lu fault zone (TLFZ) during its exten-sional activities, and are now confined by four major NNE-trending normal faults and filled with Creta-ceous sediments. These faults were developed due to their reactivities, containing gouge and cutting the graben sediments. Detailed field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faults experienced sinistral transten-sional moment related to regional NE-SW extension during the reactivity. X-ray diffraction (XRD) analysis of ...  相似文献   
525.
针对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M8.1地震后喜马拉雅造山带的未来地震危险性问题,通过对喜马拉雅带历史大地震应变能释放和在尼泊尔地震发震前后的区域地震活动图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喜马拉雅带很可能已进入新-轮的地震活跃期。此次尼泊尔大地震不足以将喜马拉雅带中段的地壳应变能全部释放,喜马拉雅带中段的地震活动和藏南裂谷带地震活动具有密切的关联,在喜马拉雅带中段和藏南裂谷带还将有大地震活动。同时研究结果还显示现今在喜马拉雅带的东段存在阿萨姆围空区和不丹围空区,在喜马拉雅的西段出现噶尔围空区,喜马拉雅西段新德里和西藏接壤地区以及喀喇昆仑断裂上噶尔县地区地震危险性很高,喜马拉雅东段林芝山南地区以南的阿萨姆和不丹地区危险性很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526.
针对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制图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顾及图斑原有拓扑关系的化简方法。通过对图斑数据进行拓扑构建,将对图斑的化简转化为对共享弧段的化简;同时对弧段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弧段采用相应的化简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保持图斑化简前的形态结构,并保持图面整洁,符合地图制图要求,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27.
李邵军  冯夏庭  张友良  周辉 《岩土力学》2006,27(10):1709-1713
在边坡防护及滑坡治理工程中单孔复合型锚索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滑坡工程实例中的锚索抗拔试验,设计了一种既可获得锚索抗拔力和预应力损失,又可实现对单孔复合型锚索单元锚固段进行受力测试的装置,其原理是通过直接测定锚索中的单束钢绞线受力而获得锚索受力,详细地介绍了该装置的设计实现。利用这种新型的测试方法于某滑坡锚固工程验明了可行性,测试结果为相应地质条件下的锚索设计方案和锚索施工提供了直接依据,亦具有工程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8.
盾构衬砌管片土压力反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小春  朱伟 《岩土力学》2006,27(10):1743-1748
作用在管片上的土压力是影响管片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松弛土压力的计算理论存在较多假定,与实际受力状态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由于壁后注浆使得盾构隧道管片土压力实测比较困难,普遍存在土压力实测数据可靠性不高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建立了一种管片土压力反演分析方法,根据相对易于测定的管片内力实测数据,采用最优化方法反演作用在管片上的土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反演计算结果表明,深埋与浅埋条件下隧道土压力有较大的不同,且与目前设计土压力假定的分布也有很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529.
盾构衬砌管片接头力学分析及双直线刚度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朱伟  钟小春  秦建设 《岩土力学》2006,27(12):2154-2158
盾构管片接头弯曲刚度K? 是盾构衬砌结构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根据管片接头构造特征,在传力衬垫和弹性密封橡胶试验资料的基础上,对管片接头进行受力分析,得到管片接头弯曲刚度与接头内力的非线性关系。为了应用方便,建立了实用的管片接头弯曲刚度的双直线模型。该接头刚度模型为梁-弹簧模型法和修正惯用法中的关键参数确定提供了基础,管片的内力计算也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530.
Within three hours of the mainshock rupture of the 26 December 2004 Sumatra-Andaman earthquake, 45 aftershocks occurred that are distributed all along the mega-thrust fault plane and also along the West Andaman fault. Seven of these aftershocks struck sequentially and unilaterally from the mainshock in the south towards north within 2h 9m 50.76s indicating an overall rate of aftershock propagation to the tune of 167 meters/sec. Seismic moment calculated from fault parameters gives a value of 1.2 × 1030 dyne cm. Three separate fault segments are identified from distribution of aftershocks with propagation rates 330, 250 and 85 meters/sec in the southern, central and northern segments. These 7 unilaterally propagating shocks along the mega-thrust are probably not aftershocks of the mainshock rather these are sequentially triggered shocks each rupturing a small segment of the fault. Location of the mainshock and several aftershocks are guided by several lithospheric hinge faults identified previous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