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49篇 |
免费 | 1461篇 |
国内免费 | 57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56篇 |
大气科学 | 408篇 |
地球物理 | 1031篇 |
地质学 | 2068篇 |
海洋学 | 514篇 |
天文学 | 100篇 |
综合类 | 634篇 |
自然地理 | 97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篇 |
2024年 | 133篇 |
2023年 | 139篇 |
2022年 | 211篇 |
2021年 | 281篇 |
2020年 | 330篇 |
2019年 | 305篇 |
2018年 | 220篇 |
2017年 | 346篇 |
2016年 | 314篇 |
2015年 | 351篇 |
2014年 | 342篇 |
2013年 | 541篇 |
2012年 | 457篇 |
2011年 | 429篇 |
2010年 | 326篇 |
2009年 | 423篇 |
2008年 | 475篇 |
2007年 | 510篇 |
2006年 | 457篇 |
2005年 | 341篇 |
2004年 | 349篇 |
2003年 | 283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83篇 |
1999年 | 123篇 |
1998年 | 127篇 |
1997年 | 95篇 |
1996年 | 76篇 |
1995年 | 60篇 |
1994年 | 63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36篇 |
1991年 | 25篇 |
1990年 | 27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4篇 |
1975年 | 1篇 |
1973年 | 7篇 |
1972年 | 1篇 |
197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将数字技术贯穿到渔业建设,有利于渔业增质提优,实现高质量建设“蓝色粮仓”战略目标,保障粮食安全,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首先,文章通过网络关系图,对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及《“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进行关键词分析,发现中国渔业数字化建设较为显著。其次,采用熵值法计算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渔业数字化水平综合值,发现中国渔业数字化水平建设综合水平较低,只有山东省综合值在80分以上;渔业数字化水平建设呈现波浪起伏式的缓慢增长;而且渔业数字化水平地区发展不均衡。同时,运用DEA-BCC模型进一步测算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效率对渔业数字化水平发展动能的影响,发现渔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效率差异较大且不稳定,投入产出并未达到最优。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3条建设路径:(1)夯实渔业数字化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提升渔业数字化综合水平;(2)提升渔业科技与推广效率,增强渔业数字化水平发展的动能;(3)以数字化为核心,重塑渔业产业链与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的关系。实现利用渔业数字化水平,对渔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管控”,促进“蓝色粮仓”战略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102.
酉阳河流域典型年汛期的基流分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流分割是水文学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之一,目前基流分割也存在许多方法.基于酉阳河典型年汛期实测日平均流量资料,分别采用Chapman-Maxwell改进方程数字滤波法一次滤波(参数N=1)以及二次滤波(参数N=2)、BFI(f)法、HYSEP固定步长法、HYSEP滑动步长法、HYSEP局部最小值法进行基流分割并对其结果进... 相似文献
103.
花岗岩研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可是花岗岩却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也没有系统的花岗岩分类。花岗岩非常复杂,如何化繁为简,归纳出花岗岩最本质、最核心、最关键的标志,是一个非常棘手的任务。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发现Sr和Yb可能是两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元素,特殊在于,它们不仅具有一般微量元素的特点,还具有特殊的功能,关键是它们的行为与花岗岩部分熔融后残留的变质矿物组成(如石榴石、斜长石等)有关。可能正是由于这个因素,才使Sr和Yb具有其他微量元素所不可匹敌的功能。本文按照Sr、Yb的排列组合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花岗岩分类。对于花岗岩的地球动力学意义,学术界一直有争论,本文认为板块构造只能影响到大陆边缘,影响不到大陆内部。大陆演化研究最重要的任务是恢复大陆地质历史上的变化,如大陆地质演化不同时期曾经发生过的伸展和挤压(有的还有旋转,是挤压的副产品)、抬升和垮塌、造山与盆地、加厚与减薄等。如何识别上述变化及其过程,目前在方法学上还十分困难。依靠Sr、Yb及其与残留相平衡的理论则提出了一个方案,能够解决或大体解决上述问题。例如,埃达克岩(高Sr低Yb)代表加厚地壳,南岭型(非常低Sr高Yb)代表减薄地壳,浙闽型(低Sr高Yb)和广西型(高Sr高Yb)代表正常厚度的地壳,喜马拉雅型花岗岩(低Sr低Yb)代表中压与高压过渡的状况。因此,按照Sr和Yb的变化,即可大致恢复地质历史时期大陆地壳温压条件的变化,推测大陆地貌的变化(平原、丘陵、高原、山脉),探讨构造应力的变化(挤压导致加厚,伸展导致减薄)等。此外,不同类型花岗岩还与成矿有关,大体是:埃达克岩与金铜有关,南岭型与钨锡有关,喜马拉雅型与金有关,而浙闽型、广西型基本上是不利于成矿的。但是,实践中也有金铜钨锡在空间上共生的实例,则金铜与钨锡可能成因上或成矿时代上或控矿因素上有所不同。问题还很复杂,还有许多现象很难解释,笔者只是从宏观角度给出了一个思路,一个概念,很多细节并不清楚。研究表明,科学与哲学是密切相关的,哲学是科学的高度概括。本文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对纷繁复杂的花岗岩进行归纳和简化,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还有更多问题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了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决策级数据融合方法对高光谱图像地物分类结果的影响,作者利用各分类器和主成分分量的优势,提出了两组地物分类结果的决策级融合策略,利用8种常用监督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原始图像和PCA变换后不同分量组合图分类得到的结果进行决策级融合,并应用覆盖黄河入海口新老河道交界处的CHRIS/PROBA高光谱图像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直接采用每类地物分类精度最高的、空穴和缝隙采用总体分类精度最高的融合策略,在综合考虑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的情形下,仅使用最大似然法、支持向量机和人工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按照分类精度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的融合分类效果最好,总体分类精度为87.82%。与8种监督分类方法中效果最好的最大似然法相比,精度提高了2.7个百分点,同时明显减少了错分现象,尤其是对于分布面积较小的翅碱蓬和柽柳,滩涂被误分为翅碱蓬、芦苇被误分为柽柳的现象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6.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 suitable method to classify landform, in order to support the decision making for community siting in mountainous areas. It first proposes the landform classification for community siting (LCCS) method with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its rationality and the chosen parameters. This method is then tested and verified in Quxian county. The LCCS method entails two- grade parameters, which uses relative relief as the first grading parameter, slope as the second, followed by a synthesis process to form a suitable landform classification system. By applying the LCCS method in Quxian county, the result shows that its use of watershed to identify geomorphometric units, and its use of the altitude datum concept, can effectively classify landform according to the local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the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The verification result shows that comparing to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the LCCS method respects to people's daily experience due to its bottom-up approach. It not only help to minimize the disturbance to the nature when choosing locations for community development, but also helps to prepare more precise land management policies, which maximize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minimizes terrain transformation. 相似文献
107.
开展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划分是提高采煤沉陷预计精度的有效途径。将影响采煤沉陷地质因素总结为构造介质、构造界面、构造形态和构造应力4个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煤矿区构造环境的内涵,确定了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分类的指标。认为煤矿区构造环境突出采煤沉陷灾害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地反映着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按照构造介质的不同,把煤矿区构造环境划分为浅埋介质型和深埋介质型;按照构造界面的不同,将其分为连续型、似连续型和不连续型;按照构造形态的不同,将其划分为近水平型、倾斜型和褶皱型;按照煤矿区构造应力的性质,把煤矿区构造环境划分为自重应力型、挤压构造型和拉张构造型。以铜川矿区为例,对煤矿区构造环境类型做了划分,铜川矿区以A型构造环境为主。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