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5篇
  免费   885篇
  国内免费   1276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556篇
地球物理   1258篇
地质学   3273篇
海洋学   936篇
天文学   108篇
综合类   261篇
自然地理   151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305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93篇
  2018年   227篇
  2017年   235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283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373篇
  2011年   399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413篇
  2007年   313篇
  2006年   326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21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1.
用比电导法研究两种活性炭自稀水溶液中吸附强电解质硫酸铬和硫酸铜的吸附平衡特性。结果表明,在本文的研究条件下,两种活性炭对硫酸铬和硫酸铜都有吸附作用。同时,活性炭吸附硫酸铜的吸附平衡特性可以用 Freundlich 方程式来描述。研究的结果对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基础理论以及处理工业废水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12.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湖泊水文的动态变化不仅是评估和预测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剂,同时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产生重要影响。湖泊水文的动态变化受到湖滨及湖底地形的控制,数字高程模型(DEM)成为湖泊水文研究的重要数据源。随着遥测技术的发展,高分辨率、区域/全球大尺度DEM数据的获取手段快速发展、数据源不断丰富,DEM对推动湖泊水文动态研究进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对DEM在湖泊水文动态研究中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该主题现有研究在发文时间、发文数量增减态势、研究区域与热点地区、文献所涉及的DEM数据等方面的特点。接着,围绕着DEM在湖泊水文动态的研究中4个主要方向:湖泊水域变化、湖泊水位变化、湖泊水量变化、湖泊水文灾害情势,重点总结:DEM与其他遥感观测平台、实地观测及模型模拟等多源数据的融合策略,数字地形分析与水文学分析、遥感影像分析等方法的集成策略,以及DEM数据不确定性等对湖泊水文变化研究的影响。最后,本文论述了目前DEM在湖泊水文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结合技术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路径和未来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313.
针对北方寒旱区呼伦湖水位下降、水面萎缩的现象,根据气候特征,利用月水量平衡模型探究湖泊水文过程并揭示其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不同气候条件下各水平衡项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确定水位升降的直接原因.基于1963-1980年间水位的实测数据,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及其他辅助计算判断出湖泊与周边区域存在着地下水的交换,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历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的累积降雪融化渗入土壤中形成浅层径流补给湖泊,而7、8月份湖泊补给周边草原.基于以上规律,根据周边坡面汇流、地下水与湖泊交换量的年内变化特征,利用水平衡方程式推算湖泊1981-2008年逐月水位变化,并与其他研究成果比较,吻合度较高.不同气候条件下,径流量对于湖泊水位的影响程度最为突出,是水位变化的主控因子.  相似文献   
314.
A dynamic box model of bioactive element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dynamic box model was appli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iogeochemical cycling of PO_4-P,NO_3-N,AOU,POC and PON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 region based on field data of the"Minnan Taiwan Bank Fishing Ground Upwelling Ecosystem Study" during the period of Dec.1987-Nov.1988.According to the unique hydr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 region,six boxesand three layers we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The variation rates and fluxes of elements induced by hor-izontal current,upwelling,by diffusion,sinking of particles and biogeochemical processes were estimatedrespectively.Results further confirmed that upwellings had important effects in this region.Thenearshore upwelling areas had net input fluxes of nutrients brought by upwelling water,also had high de-pletion rates of nutrients and production rates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and dissolved oxygen.Theabnormal net production of nutrients in the middle layer(10-30m) indicat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bacte-ria in this high production region.Th  相似文献   
315.
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及其风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青藏高原1930-2010年山地灾害实例,分析了气候变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湖溃决灾害增多,冰川泥石流趋于活跃,特大灾害出现频繁,灾害链生特征明显,表现出时间和空间上的延拓性,巨灾发生概率增大;在藏东南地区表现出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构成了利于冰川类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波密县城位于两条泥石流危险区的建筑物占地面积由1988年0.014 km2扩展到2012年1.004 km2,人口与经济密集区与灾害高风险区重叠,加之气候变化导致的灾害危险性增加,青藏高原灾害风险显著增大。上述结果提供了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山地灾害影响的证据,初步阐述了其影响特征,有助于山地减灾和进一步认识气候变化对山地灾害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316.
中国南方表层岩溶系统的碳循环及其生态效应   总被引:57,自引:8,他引:5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忠诚 《第四纪研究》2000,20(4):325-334
表层岩溶系统因碳酸盐岩-水-CO2(气)三相的化学动态不平衡过程而产生特殊的碳循环环节,参加循环的碳包括碳酸盐岩中的碳、大气和土壤空气CO2部分。中国南方表层岩溶系统的碳循环非常活跃,并敏感地响应岩溶动力因素的变化,从而促进了地球化学过程和生物化学过程的结合,成为大气CO2汇的重要项。中国南方表层岩溶系统的碳循环通过驱动环境的元素迁移,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并影响植物所需要的矿物质营养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进而影响岩溶区的植物物种、特有性和作物的发育。  相似文献   
317.
本文综合应用高斯方程和拉姆齐模型,针对京津冀地区2000年以来10 km×10 km栅格尺度的地表CO2浓度开展研究,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影响地表CO2浓度异质性特征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发现:① 地表CO2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2000—2018年京津冀地区CO2浓度的高值区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的快速城镇化地区;② 土地利用强度及土地利用效率上的时空分异为地表CO2扩散提供了潜在的势能。京津冀地区地表CO2排放及扩散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距离CO2排放高值区越近,其相应的CO2浓度越高并随时间推移及空间拓展呈逐步减小的态势;③ 京津冀地区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格局优化及效率提升后,CO2排放强度增幅明显减弱,其区域间的增幅差异也逐渐缩小。产业转型发展、土地利用格局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提高有效地抑制了京津冀地区地表CO2排放强度的提升并促进了该区域的内涵式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18.
对青海湖地区黑马河、泉湾湿地进行了植被样方调查,并由湖岸向外每间隔100~150 m采集表土与苔藓样品进行花粉分析。结果显示,黑马河、泉湾湿地表土花粉与对应样方植被关系密切,花粉组合能较好地反映样方植被特征,同时,桦木属、蒿属、藜科、白刺属、胡颓子科、麻黄科等花粉类型少量出现,为外来花粉。R值分析表明莎草科花粉相对呈高代表性,毛茛科、委陵菜属、禾本科、菊科、报春花科、玄参科等呈低代表性。该研究为在青海湖及其它地区利用花粉重建古植被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19.
藏南沉错湖泊沉积多指标揭示的2万年以来环境变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藏南沉错湖芯TC1孔的研究,分析了TC1孔的粒度、TOC、TN、C/N、Fe/Mn、Sr/Ba以及环境磁学参数等环境代用指标,基本上获得了这一地区2万年以来的环境变化记录。结果显示约19 800~18 000 Cal aBP的温度下降在各指标中具有明显的反映;约16 000 Cal aBP左右,温度在一次跃动上升之后,随即出现急剧下降;约15 200~12 000 Cal aBP,是降温之后的缓慢回升过程;约12 000~9 500 Cal aBP,各种指标均显示湖区环境处于不适宜阶段,特别是11 600~10 400 Cal aBP,湖区环境显著恶化。进入全新世后,湖区环境经历了3次明显的暖期(约9 500~7 600 Cal aBP、约6 800~5 800 Cal aBP、约4 800~3 800 Cal aBP) 和2次冷期(约7 600~6 800 Cal aBP、约5 800~4 800 Cal aBP),呈现出暖干/冷湿的交替规律,具有南亚季风(西南季风) 区气候变化的特征。沉错湖区2万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序列中的某些特征时段与格陵兰冰芯记录和青藏高原其他记录相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反映了湖区及藏南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变特征具有全球性特征。  相似文献   
320.
Introducing a carbon tax is difficult, partly because it suggests that current generations have to make sacrifices for the benefit of future generations. However, the climate change externality could be corrected without such a sacrifice. It is possible to set a carbon value, and use it to create ‘carbon certificates’ that can be accepted as part of commercial banks’ legal reserves. These certificates can be distributed to low-carbon projects, and be exchanged by investors against concessional loans, reducing capital costs for low-carbon projects. As the issuance of carbon certificates would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money, it will either lead to accelerated inflation or induce the Central Bank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Low-carbon projects will thus have access to cheaper loans at the expense of either ‘regular’ investors (in case of higher interest rates) or of lenders and depositors (in case of accelerated inflation). Within this scheme, mitigation expenditures are compensated by a reduction in regular investments, so that immediate consumption is maintained. It uses future generation wealth to pay for a hedge against climate change. This framework is not as efficient as a carbon tax but is politically easier to implement and represents an interesting step in the trajectory towards a low-carbon econom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