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5篇 |
免费 | 120篇 |
国内免费 | 5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43篇 |
大气科学 | 25篇 |
地球物理 | 117篇 |
地质学 | 1059篇 |
海洋学 | 134篇 |
天文学 | 2篇 |
综合类 | 76篇 |
自然地理 | 2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41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6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72篇 |
2016年 | 81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35篇 |
2012年 | 107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99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108篇 |
2005年 | 96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41篇 |
2001年 | 40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由单桩的沉降机理导出一种计算软土地基单桩沉降的半理论半经验方法,并根据实测资料的回归、拟合确定经验系数。通过与实测单桩沉降数据的比较,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In designing piled raft foundations, controlling the total an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s as well as the induced bending moments of the raft is crucial. The majority of piled raft foundations have been designed by placing piles uniformly. In such a design method, the settlements of the piled rafts are likely to be large, which leads to an increase of the pile length and/or number of piles required to reduce the settlements. However, this increase does 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for economical design. On the basis of a parametric study, this paper contributes a framework for considering an economical design methodology in which piles are placed more densely beneath the column positions when the piled raft is subjected to column loads. The analysis uses PLAXIS 3D softwar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parametric study is examined through the results of centrifuge model tests conducted by the author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centrated pile arrangement method can help to considerably reduce the total and differential settlements as well as the induced bending moments of the raft. Moreover, the effects of parameters, such as pile length, pile number, raft thickness and load types, on the piled raft behavior are investigated. This study can help practicing engineers choose pile and raft parameter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oncentrated pile arrangement method to produce an economical design. 相似文献
103.
湖北清江和尚洞洞穴温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对湖北清江流域和尚洞内、洞外气温进行同步高频监测,发现洞穴温度响应洞外气温的变化,但由于受到洞穴的“缓冲作用” ,由外及里的温度变化幅度变小,时间滞后,且响应的快慢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003- 2008年度监测的数据统计表明,在150m 洞深处,洞内日温度的变化幅度仅0. 2℃ ,明显低于洞外气温变化幅度( 6. 9℃ ) ;同样,洞内夏、冬季节温差变化( 6. 9℃ )也小于洞外( 31. 8℃ )。比较洞内外温度的时间序列,发现日尺度上,洞内气温滞后洞外0~ 2小时,而在季节尺度上则滞后10~ 40天,其中降温阶段滞后小,升温阶段滞后大。此外,一年四季中,洞内温度对外界气温变化的响应呈现慢( 2- 4月)→快( 5- 7月)→较快( 8- 10月)→较慢( 11- 1月)的特点,可能与不同季节下洞穴“缓冲作用”的强弱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4.
对上海环球金融中心(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er,简称SWFC)实测沉降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坑底的回弹、沉降随时间的发展规律,并通过沉降推测上部结构刚度的变化情况。软土地区深埋桩筏基础沉降与加荷速率、基坑回弹、附加应力在桩长及桩下土中的传递、基坑降水与停止降水等多种因素有关。基础沉降-时间关系曲线并非理想的双曲线,即使是施工加荷速率相对稳定时。建筑物施工初始阶段沉降速率较小,与深基坑回弹密切相关,建筑物接近封顶时往往沉降速率较大,可能与附加应力传至桩端以下土中有关。沉降过程反映4.5 m的厚筏为弹性体,上部结构刚度对筏板刚度具有贡献性和有限性,上部刚度是随着施工的进程逐步形成。采用3种方法对SWFC进行沉降计算反分析,通过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得出,运用上海规范采取合适的经验系数(0.40~0.55)、考虑70%的水浮力,利用明德林解得出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很好;深埋桩筏基础共同作用分析计算中不能过大考虑上部结构刚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5.
软土地基上海堤的沉降及稳定性是围垦海堤工程的关键问题。针对海堤工程开展离心机模型试验,分别通过变加速度法及恒加速度法模拟海堤填筑过程和竣工后稳定运行过程,得到了海堤施工期及工后沉降变化规律,并通过PIV技术观察海堤的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采用GeoStudio软件分别基于总应力及有效应力分析法,分析了海堤施工期及竣工后稳定运行期海堤的整体稳定性随时间变化规律。物理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离心模型试验能一定程度上模拟海堤的变形及失稳情况,且与数值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海堤施工期瞬时失稳的滑裂面贯穿软土地基,并使海堤滑体发生了超过1 m的瞬时沉降。海堤填筑完成后地基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海堤稳定性安全系数随时间不断提高。海堤竖向和水平位移最大值分别位于堤轴线处及坡脚处。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本文以大量实测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季节融化层导温性能及地温峰值滞后等自然因素对多年冻土上限深度的影响。还通过地表面的热效应和气温脉动的研究,讨论了多年冻土上限深度的小区域特点和未来期望值。提出了适合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计算多年冻土上限深度的半经验公式。由于主要依据是地温的分布和传导特征,故称之为“地温法”。 相似文献
109.
未来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将引起地下水位抬升,将会对土压缩模量E产生影响。E是土的最重要的物理力学参数指标之一,尤其在地基沉降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针对土压缩模量Es的预测分析工作,进行了地基变形的探讨研究,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为了避免路基沉降导致路面结构破坏,对适用于山区公路半填半挖路基的沉降控制指标和标准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常泊松比假定,推导了三维Merchant模型的Prony级数表达式,并以ABAQUS为工具建立了半填半挖路基沉降计算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半填半挖路基工后沉降曲线为“勺”形或“S”形,曲线形状的差异揭示了路基沉降的时空耦合效应。其次,基于路基工后沉降机制分析,提出了如下假定:半填半挖路基工后沉降曲线为中心对称的“S”形,对称中心两侧的曲线段为抛物线。通过沥青路面结构对抛物线形路基沉降的力学响应分析,揭示了路面结构附加弯拉应力与抛物线方程的二次项系数a具有线性关系,据此提出采用a值作为半填半挖路基沉降控制指标。最后,基于沥青路面结构在交通荷载和路基沉降共同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提出了半填半挖路基沉降控制标准的确定方法。研究成果为合理控制半填半挖路基工后沉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