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6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47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698篇
海洋学   74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61.
陈晓红  周宏浩 《地理研究》2019,38(11):2653-2665
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存在复杂的动态交互耦合过程,厘清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关系及交互响应机理,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276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Super-SBM模型、灰色关联模型和面板VAR模型对中国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的协同发展和交互响应关系进行综合测度。研究表明:① 城市精明发展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阶梯递减的空间演变趋势,多个城市群具有较高的城市精明发展指数。② 生态效率与精明发展的空间变化具有一定的耦合特征,沿海地区南北方向呈现出较高水平的“生态弧线”城市带。③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具有显著的关联性特征,协同发展关系有下降趋势。④ 城市精明发展与生态效率存在双向交互的Granger因果关系,具有正向的交互响应关系,且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和惯性发展趋势。⑤ 长期而言,城市精明发展对生态效率变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62.
涂宽  文强  谌华  于飞  谷鑫志 《遥感学报》2019,23(2):243-251
地质构造信息对地质矿产调查具有重要意义,野外实测和光学遥感等常规手段在一些地表浅覆盖区获取的地质构造信息十分有限,而合成孔径雷达(SAR)对地表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在探测地表浅层覆盖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中具有独特优势。利用高分三号(GF-3)全极化影像,在典型的地表浅层覆盖区域,开展了断裂构造等信息的解译探索,提出了一种地表浅覆盖区域地质构造解译的新方法。首先对西藏改则、林芝、贵阳、北京千家店等4个研究区内的断裂构造和环带构造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了GF-3全极化影像用于浅覆盖区地质解译的处理流程,通过引入DEM数据对GF-3影像进行地形校正,充分利用微地形微地貌特征,并采用不同极化方式的RGB合成,增强了影像的判读性,并进行地质构造解译;最后,将解译结果与1∶5万实测数据进行对比,断层的位置和方向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同时获取了大量野外实测未能探明的浅覆盖层以下的断层信息,进一步丰富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信息。结果表明,GF-3全极化影像可用于浅覆盖区的地质构造解译,并且具有野外实测和光学遥感等常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63.
目前,Inpho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针对航空三线阵影像具有较为成熟的处理流程。但是随着摄区环境和飞行成本要求的不断提高,航线方向不再局限于坐标轴方向,斜飞模式逐渐增多。本文在Inpho系统DOM影像制作原理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交互式方位角定义在ADS影像生产中的普遍适用性,进一步优化Inpho系统针对ADS数据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
日照市海水入侵现状与治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遥感解译对日照市海水入侵现状进行分析,对海水入侵程度进行评价,发现养殖池和河滩面积在大幅增加,盐田、滩涂、沙滩等均在减少。在日照沿海地区,地下水的储备与人类的用水需求之间存在矛盾,人类过量开采地下淡水是产生海水入侵的主导因素。建议采取兴建地下水库、减少地下水开采和人工回灌等措施防治海水入侵。  相似文献   
65.
The day–night cycle is one of the strongest geophysical cycles modulating species' behavioral rhythms. However, in deep-water continental margins, where light intensity decreases over depth,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may alter behavioral responses to day–night cycles. The burrowing decapod crustacean Nephrops norvegicus is a large-size predator in benthic communities, exerting despotic territorial behavior. In this study, we analysed how the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cycles on decapod behavioral rhythms is reduced as one moves from shelves to slopes. In the Western Mediterranean, the predatory behavior and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substrate use of Nephrops increases moving from the shelf (100–110 m) to the slope (400–430 m). Vector fitting and 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and behavioral rhythms of N. norvegicus on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prey decapods co-occurring in trawl tow catches carried out on the shelf and the slope during October 1999 and June 2000. The combination of diel variations in light intensity and N. norvegicus abundance influences the activity rhythms of prey decapods in a depth- and seasonal-dependent manner. Light modulation is stronger on the shelf and weaker on the slope, where Nephrops population size is greater. Although present regression analysis does not necessarily imply a direct cause–eff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rhythms of predators and prey, we suggest that Nephrops alters the temporal patterning in the behavior of its prey on the slope, where light intensity is reduced. This alteration is stronger in endobenthic species than in benthopelagic species; the former rely on bottom substrate for the expression of behavioral rhythms, experiencing stronger interspecific competitions with Nephrops at time of activity.  相似文献   
66.
港珠澳大桥水下结构物的多手段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利用侧扫声纳、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开展港珠澳大桥水下结构物的探测方法和过程,并将探测的结果与调查收集的资料比较,分析水下结构物的分布情况,不同探测方法得出的结果也可以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67.
浅地层剖面交互拾取解释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浅地层剖面探测在海洋学研究与海洋工程调查中使用愈来愈频繁,剖面资料的解释工作变得越来越繁重。因浅地层剖面实际解释工作的需要,结合浅地层剖面资料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剖面反射层位的自动拾取、利用Event号交互拾取特征点、等Ping间隔拾取、求取海底下反射层位厚度等解释功能,这些解释功能的实现加快了剖面解释工作的进度,提高了解释结果的精度,并在实际浅地层剖面资料解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8.
着重探讨了如何从实际课堂中去探索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口译学习环境,论证了非智力因素在口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力求引起广大口译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充分重视,以到达更为有效的口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9.
我国海岸潟湖卫星遥感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Landsat-5TM和HJ-1CCD遥感影像,依据实地踏勘资料及解译经验,分析各种海岸潟湖地貌学成因和发育演变阶段,提出基于潟湖地貌学成因的遥感分类方法。并将我国海岸潟湖划分为滨外坝型、沙坝型、沙嘴型、湾顶坝型、连岛坝型和河口型共6种地貌类型。建立基于发育演变阶段的潟湖遥感分类标准,将海岸潟湖分为青壮年期、老年期和死亡期共3个发育演变过程;结合潟湖在影像中的特征,以近红外、红、绿波段组合后的假彩色影像为例,从色彩、纹理、地物邻接关系等方面建立不同潟湖类型的遥感解译标志;根据所建立的遥感解译标志,对山东省53个海岸潟湖进行遥感分类验证,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70.
位场自动反演技术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季生 《地球学报》2006,27(6):609-612
本文首先叙述了重、磁异常自动反演技术的特点。与传统的定性分析重、磁场分布特征的方法不同,重、磁异常自动反演方法通过反演得到地下场源分布,即地下密度或磁性的分布特征。由于密度体或磁性体与地质体的关系更为直接,因此这种新一代重、磁解释成果及图件将成为人们从新的角度来认识地质构造的基础材料。文中不但阐述了该方法的研究现状,同时也说明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