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21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45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this paper designs an intelligent agent based on virtu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VGE) system that is characterized by huge data, rapid computation, multi-user, multi-thread and intelligence and issues challenges to traditional GIS models and algorithms. The new advances in software and hardware technology lay a reliable basis for system desig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2.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ng-span cable-supported bridges. Considering the broad scope of the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ies, two subareas, namely,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structural control technolog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long-span cable supported bridges, are identified as the focus of this review. It is believed that by, adopting the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ies, reliable operation and hazard management of long-span bridges can be achieved much more efficiently and can be made economically feasible, especially for bridges located at sites with high risks of severe natural hazardous events, such as those facing the bridges of the Taiwan Strait Crossing project. The feasibility of and practical issues in implementing the smart structures technologies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long-span cable-supported bridges are also discussed here. Considering the time spa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aiwan Strait Crossing, some of the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with a high potential for future long-span bridge applications, while still at the stage of exploratory research at the time of writing, are also examined as it is believed these technologies might have become prevalent by the completion time of the Taiwan Strait Crossing project.  相似文献   
83.
海洋地质调查设备具有种类多、专业性强等特点,传统的设备管理的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化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管理工作的需要。从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提高装备管理工作效率的需求出发,运用现代数据库信息技术、条形码管理技术设计了一套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数据库智能管理方案。该数据库的建立,将有效地管理海洋地质调查设备,充分地发挥海洋地质调查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促进海洋地质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84.
结合3G智能手机小巧易携带、可随时随地上网,配备先进的软硬件系统,可根据需要开发、安装应用软件,功能越来越强大等优点,以中兴U880为例,介绍3G智能手机存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5.
???????μ?????????????????????????????÷????????????????????????????????????????????ü???????????????????????????????????????£??÷???????????????????????????????????????????????????????????????????????????????????????????????????????????????????????180s?????????????????????Ч????????????????????????  相似文献   
86.
针对无人机电力巡检所面临的定位精度低、近距离巡检操控难度大、自动化程度低、人为操控事故风险高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多旋翼无人机RTK差分定位技术、复杂塔型飞行规则机器学习算法等无人机航测系统技术,研发面向电网巡检的无人机智能操作系统及控制终端,提升电网线路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的规范性、便利性和经济性,为电网管理部门提供一种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率、机动灵活的新型巡检模式。  相似文献   
87.
针对电离层活跃期现有三频周跳处理方法难以正确探测与修复周跳和阈值设定不合理的问题,借鉴双频TECR算法,提出一种能够削弱电离层延迟影响的三频TECR算法。三频TECR组合与三频码相无几何无电离层组合均能有效削弱电离层延迟对周跳探测的影响,并能自适应地确定合理阈值。利用三频实测数据对算法进行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电离层延迟影响,实现电离层活跃期周跳的动态探测与修复。  相似文献   
88.
论述了使用模拟退火元启发式搜索策略构造模糊分类系统的过程,目的是利用模拟退火原理研制一种精确的模糊分类器,改善与分类问题有关的搜索空间探索与发掘的性能,找到模糊if-then规则的优化集。算法可以从输入数据集中抽取精确的模糊分类规则,并在若干不同预定义类中将其应用于对新数据实例的分类。  相似文献   
89.
测试用例生成优劣是软件测试自动化效率高低至关重要的一点,常用的随机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方法虽然实现简单,但具有效率低、冗余大的缺点,而遗传算法适合于处理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非线性问题。为了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通过分析测试用例自动生成和遗传算法的基本理论,在面向决策到决策路径的软件测试基础上,利用程序控制流图详细阐释了对基于遗传算法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的设计。通过与随机法自动用例生成进行试验对比,表明其效率至少是随机法10倍。  相似文献   
90.
在对基本果蝇优化算法的寻优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单方向搜索处理的改进果蝇优化算法(IFOA)。该方法可以对极值点为非零非负的非线性函数进行优化处理,将其应用于非线性模型参数估计。实例表明,IFOA方法在参数估计精度上优于线性近似法与非线性迭代方法;与以遗传算法为代表的智能搜索方法相比,其估计精度相当,并具有参数设置少、寻优过程简单、易于程序实现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