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2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130篇
测绘学   817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173篇
地质学   376篇
海洋学   150篇
天文学   26篇
综合类   192篇
自然地理   7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31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已被证明是寻找隐蔽圈闭行之有效的理论方法.运用该理论对南阳凹陷进行了研究,对地震剖面中反射界面的追踪,在古近系中识别出了各级别的层序界面,结合周缘露头、钻井、测井等资料,分析了主要目的层序内体系域的构成及高频单元变化规律,建立了层序地层模式,在此基础上预测南部陡崖式断坡带和北部缓坡式弯折带是低位域砂体和隐蔽岩性油气藏形成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32.
海底MT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电路,需考虑海底信号特征、海上作业以及海底环境等各种因素。分析表明,除遵循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海底大地电磁测量要重点解决微弱信号检测、智能化数据采集、海底环境监测和同步记录等4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方案中,电路灵敏度达到微伏级;使用嵌入式计算机实现采集控制;对方位、倾斜、振动、温度等参数进行巡回记录;仪器的时钟精度精准到微秒。所研制的电路经过了室内模拟测试和海洋试验。首次采集到中国海域的大地电磁数据。  相似文献   
33.
珠峰高程测定中的有关问题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对珠峰高程的精度、雪层的厚度、高程基准——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地壳的垂直运动以及如何将似大地水准面转换到大地水准面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采用正常高加转换公式中的重力或地形资料求取珠峰正高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34.
GPS-OEM在精准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我中心开发的内置有GPS—OEM板的农田信息采集系统,指出了GPS—OEM在精准农业领域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35.
GPS滑坡监测专用的Gquicks软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Guicks软件的数学模型,Gquicks软件的结构和功能.经实测检测检验,当基准点与监测点之间距离在3km内,用20分钟GPS观测值,Gquicks软件解算的水平精度可达±2-3mm,垂直精度可达±4-6mm.Gquicks软件不仅适用于GPS滑坡变形监测,也可应用于其他变形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36.
中巴卫星遥感资料在土地资源遥感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中巴资源卫星遥感资料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流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以新疆国土资源环境遥感综合调查项目的土地资源遥感调查重点县尉犁县为例,利用2000年4~9月中巴资源卫星遥感资料,计算了遥感资料在土地调查中的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37.
初论陆内造山带的造山模式──以四川龙门山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四川龙门山造山带是陆内造山带的一个典型实例。陆内造山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化历史。前寒武纪时期的环境是属于古板块俯冲、碰撞的历史。具活动性大陆边缘性质,岩浆变质作用强烈,构造混杂明显。古生代以来转入地台环境,形成台相沉积。中生代早期转入陆内造山阶段。由早期的褶皱造山进而转化为推覆造山。两类不同性质的造山运动伴随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前陆沉积盆地的形成和两类不同性质的沉积体系的形成。最终的区域构造特征不同程度地保留了陆内造山各阶段的地质记录,而以最后一次的推覆造山作用的影响最深刻。陆内造山的动力机制是与区域性的板块构造活动的大环境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38.
地下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各种优化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吕爱钟 《岩土力学》1996,17(2):29-34
探讨了6种最优化方法(鲍威尔法、单纯形加速法、阻尼最小二乘法、变尺度法、模式搜索法和变量轮换法)在巷道弹性位移反分析中的应用情况。从参数初始点的选择、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评价了这6种无约束最优化方法的优劣。  相似文献   
39.
By contrast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ravity field nearby some important active faults in the continent of China,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crust blocks where Bouguer anomalies are regionally positive (or relatively positive) are moving towards the terrestrial poles and the blocks where Bouguer anomalies in a tremendous area are negative (or relatively negative) are moving towards the equator. By analysis of mechanics and mathematics calculation and based on lots of practical data, the authors hold that the change in density of a crust block is a decisive factor that causes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while magma activ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change in density of a crust block.  相似文献   
40.
华南石炭纪岩关-大塘界线期牙形石地层分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树刚  M.科恩 《地质通报》2004,23(8):737-749
系统采集不同沉积相区和连续沉积的剖面,即浅海台地相广西柳江龙殿山剖面、台缘缓坡相云南施甸鱼硐剖面和台内盆地相广西柳州碰冲剖面,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华南岩关一大塘界线过渡期牙形石的产出丰度和相分布,在恢复生物演化序列的基础上,对各剖面首先详细分带,再进一步综合成系统的5个牙形石带,即Gnathodus typicus—G.cuneiformis带、Gnathodus typicus—Protognathodus cordiformis带、Scaliognathus anchoralis—Gnathodus pseu-dosemiglaber带、Gnathodus praebilineatus带和Paragnathodus horrtopunctatus带。以生物系统发生为标准,严格限定各带的界线,并与北美、西欧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为建立杜内阶一维宪阶界线的全球层型(GSSP)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