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161篇 |
免费 | 4923篇 |
国内免费 | 616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978篇 |
大气科学 | 3653篇 |
地球物理 | 4356篇 |
地质学 | 14557篇 |
海洋学 | 4018篇 |
天文学 | 322篇 |
综合类 | 2443篇 |
自然地理 | 59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65篇 |
2023年 | 451篇 |
2022年 | 937篇 |
2021年 | 1127篇 |
2020年 | 1021篇 |
2019年 | 1182篇 |
2018年 | 1022篇 |
2017年 | 1188篇 |
2016年 | 1222篇 |
2015年 | 1298篇 |
2014年 | 1594篇 |
2013年 | 1437篇 |
2012年 | 1774篇 |
2011年 | 1759篇 |
2010年 | 1539篇 |
2009年 | 1742篇 |
2008年 | 1571篇 |
2007年 | 1819篇 |
2006年 | 1838篇 |
2005年 | 1623篇 |
2004年 | 1446篇 |
2003年 | 1370篇 |
2002年 | 1203篇 |
2001年 | 1038篇 |
2000年 | 856篇 |
1999年 | 790篇 |
1998年 | 643篇 |
1997年 | 588篇 |
1996年 | 529篇 |
1995年 | 439篇 |
1994年 | 393篇 |
1993年 | 346篇 |
1992年 | 302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161篇 |
1989年 | 190篇 |
1988年 | 100篇 |
1987年 | 74篇 |
1986年 | 37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4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26篇 |
1979年 | 20篇 |
1978年 | 15篇 |
1977年 | 19篇 |
1976年 | 6篇 |
197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为了解不同类型含金属沉积物在物质组成和元素赋存状态的差异,对东太平洋海隆13°N洋中脊两侧表层含金属沉积物(站号:E271和E53)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顺序提取实验,并与前人对轴部表层沉积物(站号:17A-EPR-TVG1)的研究结果作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E271和E53是远端含金属沉积物,由非浮力热液羽状流中颗粒物沉降所形成的;17A-EPR-TVG1沉积物是近喷口含金属沉积物,由黑烟囱或者热液硫化物丘状体崩塌、堆积,或者由热液羽状流中Fe-Mn氧化物和硫化物快速沉淀而形成的,近喷口沉积物比远端沉积物更富集Fe、Cu和Zn等元素。元素在两种含金属沉积物中的赋存状态基本相同,除了Fe,Cu,Zn,Mo和稀土元素(REE)等元素在远端沉积物中主要存在于Fe-Mn氧化物相,在近喷口沉积物中主要在残留相中。远端沉积物中REE页岩标准化配分模式与海水相似,表明REE主要来自海水,而近喷口沉积物中REE配分模式与热液流体相似,说明REE以高温热液流体来源为主。相关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热液沉积作用研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2.
河口物质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的理论分析和观测验证 Ⅰ.物质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单宽断面潮周期平均水体和物质对流输运通量,定义了二维水体和物质长期输运速度,它们分别描述单宽断面水体和物质长期输运的方向及快慢。通过二维水体和物质长期输运速度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物质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概念:受物质浓度影响,在物质和水体瞬时运动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物质和水体潮周期平均对流输运的方向和快慢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将二维物质长期输运速度分解为二维水体长期输运速度、二维潮泵输运速度和垂向切变输运速度,它们分别描述余流输运、潮泵输运和垂向切变输运,后两种输运造成单宽断面物质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本文的分析表明,河口受地形、径流、潮流、密度梯度影响,存在有利于物质和水体长期输运分离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大陆地震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震例》(1966~1999年)在中国大陆发生MS≥5.0地震188次震例资料 , 将其中与流体异常相关的126个震例中的803项流体异常按异常出现、 异常转折至发震随时间变化和异常数量随震中距距离变化分布的时、 空特征进行统计、 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无论是趋势性异常还是短临异常, 在不同的时间段中, 异常数量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分布特征; 异常数量空间分布会随震中距的变化而不同。 在统计研究中还表明, 两者在时、 空分布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4.
R.S. Gomes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1995,61(1):97-113
The problem of resonance trapping for particles subject to Poynting-Robertson drag is approached initially from an adiabatic regime theory. A simplified Hamiltonian system is presented for simple eccentricity-type resonances up to order 3, and expressions related to the trapping process are deduced. The fast dissipation provoked by Poynting-Robertson leads to the employment of a numerical approach for the computation of resonance capture probabilities, for particles in the size range of practical importance. Some aspects of the dynamical evolution of a particle after capture are noticed from results of numerical integrations. Analytical methods are used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5.
The effect of mineral matter on the laboratory pyrolysis of sediments, kerogens and coals, and of coal macerals mixed with either alumina, bentonite, kaolinite, or calcium carbonate has been investigated. Some minerals are more active than others in effecting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pyrolysat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pyrolysis products is higher for kerogens pyrolyzed in a mineral matrix than for isolated kerogens. Our limited data suggests that this is due to both condensation and gasification of higher molecular weight constituents in the ‘primary’ pyrolysat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 of aromatic versus aliphatic compounds have been noted when pyrograms from coal macerals are compared with pyrograms from coal maceral-mineral mixtures. We conclude that mineralogy is important in controlling the composition of kerogen pyrolysis products. 相似文献
126.
利用1979—2019年CN05.1中国区域高分辨率降水格点数据、英国Hadley中心观测海温数据、ERA5逐月大气再分析资料及大气环流模式,研究了华南后汛期期间(7—9月)IOD Modoki事件与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的关系及可能机理。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与热带印度洋中部(东和西部)海温异常呈显著正(负)相关关系,表现为印度洋IOD Modoki或印度洋三极子事件的空间分布型。滤除ENSO信号影响后,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仍和IOD Modoki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IOD Modoki正异常对华南后汛期降水异常的影响有以下途径,一方面,异常水汽从热带印度洋东部向西输送至热带中印度洋后,在北半球受科氏力作用向东输送至华南地区,为华南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并且对华南地区降水正异常的主要水汽辐合贡献为平均水汽的水平扰动散度项和扰动引起的平均水汽垂直平流项。另一方面,热带东南印度洋海温负异常,通过Mastuno-Gill响应引起对流层低层自热带东南印度洋至热带中印度洋有东南风异常,增强了70°E附近的越赤道气流,在北半球向东输送至西北太平洋,这引起了华南地区对流层低层气旋式环流异常。另外,热带东印度洋对流层低(高)层异常辐散(辐合),华南地区低(高)层异常辐合(辐散)增强了东亚地区的局地Hadley环流,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的产生。再者,IOD Modoki引起南亚季风区受异常下沉运动控制,并通过季风-荒漠机制引起副热带北大西洋东部、北非荒漠区及地中海西部周围正涡度异常,激发了沿急流向下游传播的准静止Rossby波,增强了日本海高压异常和华南及邻近地区对流层低层气旋式环流异常。上述原因均有利于华南地区降水的产生,反之亦然。上述结果在数值模式中亦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27.
本文使用1979—2021年国家气候中心160站(R160)和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2 314站(R2314)逐月降水观测资料,利用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分解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两类资料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海气因素之间物理联系的表征水平差异,并分析了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R160在我国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区站点极为稀疏,导致其各EOF模态对上述地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描述失真,中东部地区偏低的空间分辨率会使局地强降水的变化特征信号损失,造成降水的年际变率降低。而R2314主模态能够更为真实地反映我国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特别是在极端降水频发的江淮地区以及降水受局地地形影响较大的山区,其EOF主模态的空间分布和时间系数演变与ENSO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青藏高原雪盖等气候强迫信号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8.
Fernando GMEZ 《中国海洋湖沼学报》2008,(1)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to describe and illustrate the dinoflagellate genus Dicroerisma in the open Pacific Sea an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Eleven individuals ascribed to Dicroerisma psilonereiella were encountered in subsurface waters(>70 m depth) from 34°N to 33°S.Another specimen that differs from the type is also illustrated.These findings reveal that Dicroerisma is a widespread genus and that there is tentative existence of another species within the genus. 相似文献
129.
胶州湾女姑山水域夏季赤潮高发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 1998年 5~ 8月夏季赤潮高发期间 ,胶州湾女姑山水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种群组成特征和演替变化对赤潮的发生和种群变动特点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夏季女姑山水域的浮游植物主要由硅、甲藻组成 ,硅藻在细胞和物种丰度上都占优势。浮游植物优势种在调查期间出现明显的演替现象 ,水温的升高和营养条件的变化是引起物种演替的主要原因。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在夏季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从 5月份 6.3× 10 5个cell/m3 增至 8月份的 6.7× 10 6个cell/m3 ;其中 ,由于赤潮的爆发 ,细胞丰度的最高峰出现在 7月份 ,为 1.5× 10 7个 /m3 。在赤潮爆发期间 ,赤潮原因种高齿状藻和中肋骨条藻发生了明显的演替现象 ,不同细胞大小的优势种和营养条件的变化是发生物种演替的主要原因。叶绿素a的浓度和细胞丰度的变化共同反映了赤潮发生的全部过程。 相似文献
130.
基于内蒙古睿图预报系统的低分辨率版本和WRFDA-FSO诊断工具,评估2021年7月现有探空和地面观测对内蒙古睿图预报系统预报的影响。该方法计算代价相对低廉,并允许根据观测变量、观测类型、气压层次、地理区域等观测的子集对观测影响进行划分。代价函数为以干总能量为度量的背景场和分析场的预报误差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观测影响的总体总和为负,观测对预报起正贡献作用。对12 h预报误差减小贡献最大的观测来自探空观测的动力变量(U、V风分量)。而单时次单位数量平均观测影响,探空观测的贡献约为地面观测的1/2。探空观测对12 h预报误差减小从近地面层至模式层顶均保持正贡献作用,并在对流层中低层和对流层高空急流层存在两个极大值区域;地面观测在850 hPa以下低层正贡献占比明显。探空观测在被同化系统同化时均总体具有有利的影响,也反映出探空观测数据稳定、质量较高的特征;地面观测对12 h预报误差减小起正贡献作用次数最多的区域在河套地区尤为显著。同时,探讨了需进一步提高地面观测资料同化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