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958篇 |
免费 | 1753篇 |
国内免费 | 57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50篇 |
大气科学 | 888篇 |
地球物理 | 890篇 |
地质学 | 1596篇 |
海洋学 | 851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978篇 |
自然地理 | 501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63篇 |
2023年 | 193篇 |
2022年 | 586篇 |
2021年 | 622篇 |
2020年 | 612篇 |
2019年 | 654篇 |
2018年 | 503篇 |
2017年 | 658篇 |
2016年 | 626篇 |
2015年 | 629篇 |
2014年 | 649篇 |
2013年 | 923篇 |
2012年 | 719篇 |
2011年 | 676篇 |
2010年 | 479篇 |
2009年 | 548篇 |
2008年 | 517篇 |
2007年 | 571篇 |
2006年 | 532篇 |
2005年 | 433篇 |
2004年 | 429篇 |
2003年 | 313篇 |
2002年 | 283篇 |
2001年 | 184篇 |
2000年 | 169篇 |
1999年 | 111篇 |
1998年 | 86篇 |
1997年 | 78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3篇 |
197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时空演变遥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使用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地区1978,1987和2000年的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选取岸线指标与波段,提取岸线信息,生成1978-1987年和1987-2000年海岸土地增减时空变化分布图,建立岸线变化距离及增速衡量指标,定量分析了废黄河三角洲海岸面积变化特征,以及灌河口-中山河口、中山河口-扁担港口和扁担港口-双洋河口以南岸段的时空变化格局与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的自然侵蚀速率呈减小趋势,但侵蚀作用仍在继续.侵蚀强度以废黄河口地区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逐渐减弱.人工保滩护岸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自然侵蚀格局.其内部各岸段分别呈现缓蚀、侵蚀和基本侵淤平衡的变化格局. 相似文献
7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oceanic observation technologies,coastal survey data have been experiencing a substantial growth.The integration management of the data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different sources and different formats has become a major research field in coastal geomorphology by us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new methodology framework of GIS techniques in coastal ocean geomorphology,including data acquisition,process,analysis,and representation.It focuses on some major GIS techniques to study the land-ocean interaction mechanism,such as spatial analysis,submarine topography model and three-dimension (3D) visualization,and apply its result to coastal urban planning,harbor site selection and geomorphology environment about coral reef and island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f.The case studies cover the whole coastal ocean to serve the social community,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diplomatic rights for decision-making all round in the coastal zone.The research shows clearly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coastal multi-source geospatial platform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coastal geomorphology science dramatically from its research scope,fields and methods,however,as made clear in this paper,extracting accurate information from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GIS databases for coastal geomorphological applications is a nontrivial challenge that requires the combined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information scientists and geomorphologists. 相似文献
73.
pCO2 and carbon fluxes across sea-air interface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and Hangzhou Ba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CO2)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hangjiang(Yangtze River) Estuary,Hangzhou Bay and their adjacent areas during a cruise in August 2004,China.The data show that pCO2 in surface waters of the studied area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atmosphere with only exception of a patch east of Zhoushan Archipelago.The pCO2 varied from 168 to 2 264 μatm,which fell in the low rang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other estuaries in the world.The calculated sea-air CO2 fluxes decreased offshore and varied from -10.0 to 88.1 mmol m-2 d-1 in average of 24.4 ± 16.5 mmol m-2 d-1.Although the area studied was estimated only 2 × 104 km2,it emitted(5.9 ± 4.0) × 103 tons of carbon to the atmosphere every day.The estuaries and their plumes must be further studied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coastal seas playing in the global oceanic carbon cycle. 相似文献
74.
中国民航客运(国内)空间格局与竞争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统计分析和可视化方法,综合考虑行政、经济、人口和旅游吸引指标,采取抽样方法选择了60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大中城市,以近期发布的中国民航班期数据为基础,研究了构成中国民航运输网络的9家民航公司的通航城市和航线网络特征,并分析了各公司相互问的竞争关系。结果表明,三大航空集团和海航的航线呈多中心网状分布,而其他5家航空公司航线呈明显的单中心/双中心放射状分布;在运营中,三大航空集团和海航具有明显的垄断优势。而它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其他航空公司在构成中国民航运输网络骨架的大中城市航线运营中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研究成果对航空公司航线、航班调整、代码共享和民航政策制订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5.
基于概念分析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数据挖掘的过程与空间概念形成和分析的过程密切相关.本文以空间数据中抽取出各层次、各粒度的概念为主线,以概念形成和分析的形式化理论--概念格和云模型为理论基础,总结了基于概念分析的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及应用,包括概念格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及应用、概念格的概念聚类挖掘方法及应用、云模型的空间关联规则挖掘方法及应用、云模型的空间聚类/分类挖掘方法及应用等.概念格提供了一种形式化的概念描述和概念结构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云模型提供了一种综合处理模糊性、随机性以及二者之间关联性的不确定性理论和方法,利用概念格、云模型等形式化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描述空间数据挖掘过程中空间概念的形成、空间概念的结构关系、空间概念之间以及空间概念层次之间的不确定性是概念分析的空间数据挖掘研究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6.
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及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是1949年来水利行业最大的非工程措施项目,是规模最大的全国性防灾减灾基础信息普查工程,历时4年,涉及全国30个省305个市2138个防治县(区),国土面积755万km2,人口近9亿。运用普查、详查、外业测量、分析计算等多种手段,掌握了中国山洪灾害防治区范围、人员分布、下垫面条件、社会经济、历史山洪灾害等基本情况,科学分析了山丘区小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评价了现状防洪能力,计算了预警指标,划定了危险区,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和应急救援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支撑。本文系统介绍了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的核心要点,综述了调查评价成果,归纳了调查评价成果要素类型,揭示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人口、历史山洪灾害事件与预警能力的空间分布一致性,即山洪灾害各要素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过渡带、川滇交界地区、黄土高原区、东部沿海地区及华北等地区,最后初步探讨了该成果的应用前景。全国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成果将为中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建设及防灾减灾能力提升提供丰富的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7.
基于DEA模型对中国31个省域的旅行社业效率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首次运用GWR模型探索交通、资本、人才、信息化和经济动力对区域旅行社业效率影响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旅行社业效率在空间上具有正相关性和集聚特征,空间格局从“川”字型向“山”字型转变。各动力因子的系数均存在空间非平稳性。资本和人才动力的回归系数在空间分布上从南向北依次递减;经济动力的分布趋势为从北向南依次递减;交通动力对中西部地区旅行社效率提升的促进作用显著于东部地区;信息化动力则在东部地区表现出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8.
79.
以鄱阳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集知识、模型和决策为一体的鄱阳湖湿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湿地生态经济建设中环境污染及水文监测、洪涝灾害预测、湿地土地规划时空演变模拟以及水利枢纽建设等不同行业相关业务之间既紧密联系又相互隔离的矛盾。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