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6篇
  免费   959篇
  国内免费   1215篇
测绘学   1563篇
大气科学   762篇
地球物理   1983篇
地质学   2026篇
海洋学   724篇
天文学   106篇
综合类   507篇
自然地理   429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34篇
  2021年   244篇
  2020年   273篇
  2019年   327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10篇
  2015年   341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58篇
  2010年   349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353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420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61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38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45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87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We present a 50-year pollen record at near-annual resolution from Gahai Lake in the Qaidam Basin o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hronology of a 22-cm short core was established by 210Pb and 137Cs analysis. The pollen results at 0.5 cm intervals show large changes in Artemisia/Chenopodiaceae (A/C) ratios from < 0.2 to 0.95 in the last 50 years. High (low) A/C ratios represent increase (decrease) in steppe pollen production, which correspond to high (low) relative humidity observed at nearby Delingha weather station. On the basis of good correspondence with instrumental records and carbonate content from Gahai Lake, we conclude that A/C ratio is sensitive to moisture change and can be a very useful index in reconstructing paleoclimate of arid regions. Comparison with pollen and snow accumulation data from Dunde ice core suggests that effective moisture at low and high elevations shows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when mountain precipitation was extremely high, possibly due to topography-induced uplifting and subsiding air dynamics.  相似文献   
52.
土层地震反应传递函数的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探讨了用单一土层模型替换复杂场地求解土层场地传递函数的方法,并用SMART-1台阵地震记录对这一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和讨论,结果表明,只要选取适当的地震波入射角Ψ和土介质的滞回阻尼比d,简化模型的传递函数与实际传递函数能符合得较好,这一方法可用来近似估计缺少详细土质勘测资料地区的土层地震反应的传递函数。  相似文献   
53.
本文用准噶尔盆地东部油区58口井共2257块油气储层岩芯标本,在常温常压和模拟地下温度压力下对V_P/V_S及衰减系数进行了精确测量,结合密度、孔隙度及岩石学研究获得个同岩性地层含油、水、气不同流体的V_P/V_S比、泊松比及不同深度的速度校正曲线;用回归分析获得V_P-V_S,密度-速度,密度-孔隙度的相关关系式;用数学统计获得稠油地区岩芯砂岩的速度特征值;用AVO技术进行模型计算和实例验证.为油气碳氢检测,测井速度标定,声阻抗及演,模型正演等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  相似文献   
54.
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的时滞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2年4—9月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实测数据,分析了荒漠河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树干液流的时滞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月份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对不同环境因子的时滞不同;4—9月,胡杨树干液流速率峰值时间比太阳辐射峰值时间晚约1h,比空气温度峰值时间早约1h,比水汽压差峰值时间早约2h,比空气相对湿度谷值时间早约2h;对影响胡杨树干液流速率的环境因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发现胡杨树干液流速率与1h以前的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0.875;对错位前后胡杨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在胡杨树干液流的数值模拟中,考虑液流相对于环境因子的时滞效应可以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55.
56.
Grasslands and agro-ecosystems occupy one-third of the global terrestrial area. However, great uncertainty still exists about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This study used various com...  相似文献   
57.

利用变分方法建立预报场和预报倾向场这一预报场组合与模式预报非系统性误差之间的映射关系,来估计GRAPES(Global/Regional Assimilation and PrEdiction System)模式的非系统性误差,从而对预报做出修正。采用两种不同的历史样本建立这一映射关系,其中,利用相同时刻历史样本建立映射关系的方法称为DEM方法;通过相似面积比选取“相似样本”来建立上述映射关系的方法称为SEM方法。以FNL分析资料作为评判预报误差的依据,根据2002—2010年7月GRAPES模式500 hPa高度场48 h预报的回报资料,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案进行非系统性误差的估计及预报订正试验。对279个检验样本的试验结果表明:SEM方法和DEM方法都对非系统性误差有一定的估算能力,二者估算的非系统性误差空间分布和量级与模式非系统性误差较一致,SEM方法的修订效果略优于DEM方法,但并不明显。对预报做出系统性误差和非系统性误差两步订正后,DEM方法和SEM方法的订正有效率分别为98.566%和100%,可明显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8.
长三角房价收入比时空演变格局及收敛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尹上岗  杨山  陈艳如  白彩全 《地理研究》2020,39(11):2521-2536
房价收入比是衡量房地产健康状况和探测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以2008—2018年长三角307个区县为研究单元,运用数值-位序法则和趋势面分析对房价收入比的总体分布特征进行探究,利用LISA时间路径分析房价收入比的时空动态性特征,并检验区域房价收入比的收敛性。结果表明: ① 长三角房价收入比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格局,上海、浙江、江苏和安徽依次降低。② 上海和浙江南部房价收入比的空间结构更具动态性,而江苏和安徽更加稳定;长三角房价收入比的空间演化整体上具有较强的空间锁定效应和空间整合性。③ 长三角区县房价收入比整体上不存在σ收敛,但各时间段上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且各省份内部也均存在着俱乐部收敛现象。城市群房价收入比的变动对居民的流动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并具有扩散效应和虹吸效应。加强城市群房地产市场一体化建设,是促进城市群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utility of the iterative proportional fitting procedure (IPF) in generating disaggregated spatial data from aggregated data and evaluat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cedure. Estimates of individual level data created by IPF using data of equal-interval categories are reliable, b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stimation can be improved by increasing sample size. The improvement usually is enough to offset the increase in error created by other factors. If the two variables defining the cross-classific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effect and the number of categories in each variable is larger than two, then IPF is preferred over an independent model.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