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1282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299篇
海洋学   11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310篇
自然地理   6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144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104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33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的新思路,给出了构建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系统的方法,并利用移动Agent开发平台Aglets开发了一个分布式地理信息查询原型系统,实现了分布式地理信息的透明访问。  相似文献   
42.
Loess and loess-like deposits were much studied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are currently under investigation in Russia and surrounding countries. There is a vast literature in Russian, which touches on all aspects of loes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he studies of the origin of collapsibility are almost totally in Russian, and of course studies on the various regions of Russia and the countries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FSU appear in Russian. This review looks at the literature in Russian and attempts to pick out key contributors, major topics and works and to identify the critical regions and zones of investigation. Because so many regions of the FSU had people living on loess ground, there is a vast literature on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ground engineering topics, and this tends to dominate all the literature on loess in Russian. Following Russian practice, the fine-grained deposits under consideration are divided into loess and loess-like deposits. Three main topics are recognised across the whole spectrum of loess research: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loess deposits; stratigraphy, cyclicity and palaeoclimatology; and engineering topics, in particular hydrocollapse and subsidence, and we concentrate on the engineering geology topics. An attempt is made, based on the map of Abelev and Abelev [Abelev, Yu.M., Abelev, M.Yu., 1968. Fundamentals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n collapsible macroporous soils, 2nd ed. Stroiizdat, Moscow, 431 pp. (in Russian)] of collapsing loess deposits, to define seven loess regions within the geographical limits of the old USSR. The seven regions are those where geotechnical problems might be expected.  相似文献   
43.
气象卫星遥感预警福建省森林火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NOAA卫星遥感资料,研究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植被的干燥指数的变化,结合分析相应的森林火灾的资料,做出福建省森林火险等级空间分布,应用福建省地理信息系统,根据高火险等级的地理位置,预警该地可能发生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44.
介绍一种卫星遥感图像定位方法——等比例尺放大法,该方法可以实现遥感图像的精确定位,满足遥感产品制作与服务的需要。此外,还具体介绍了如何利用VC语言实现等比例尺放大法图像定位。  相似文献   
45.
关于地理信息理论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是运行在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列车,它以应用为目的,以技术为导引,为全社会涉及空间地理数据的各行各业服务。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空间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硬、软件环境,数据采集、存贮、分析和表达等手段,势必要不断进步。在此形势下,本文试图对地理信息理论问题作出探讨和思考。主要包括:各种形式空间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空间数据的自动采集与更新;空间数据的质量及数据不确定性;GIS数据的空间查询与分析;空间数据的表达与显示(可视化、符号化和多尺度表示)。在讨论和分析中注意与传统的以纸质地图为介质的“模拟法GIS”相比较,并尽可能顾及未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46.
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定量研究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徐雪仁  万庆 《地理研究》1997,16(3):47-54
通过对影响居民地空间分布因素的分析,探讨了洪泛平原农村居民地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不同高程带内居民地分布规模、等级和空间分布密度作了定量研究,得到了居民地空间分布密度和人口空间分布密度参数;并结合洪灾淹没区居民地损失的估算,对研究结果的应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空间分析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   总被引:59,自引:5,他引:59  
王学军 《地理研究》1997,16(3):70-74
空间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是两种有效的空间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二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大大拓展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另一方面也可使得迅速发展的空间分析得到GIS的有力支持,文中对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二者结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本文主要讨论一种特殊的C语言程序设计方法,这种程序能有效地对自身的关键模块加密,并能在运行时完成动态解密。该方法主要利用了“硬盘分区表”和最初安装在硬盘中程序自身的位置等信息,采用伪随机数加密法来实现。因所设计的程序具有识别计算机的能力,能有效地防止非法复制,从而保护软件制作者的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49.
本文针对亚太地区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阐明了该地区经济合作形式的主要特征,同时,对其进行地理研究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0.
全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及预测图编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区域地质灾害预测是地质灾害研究的难题。本文运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价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将全国剖分为2700个单元,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评价,并与已数字化的地质灾害图件进行单要素叠加,编制了全国地质现状等值线图,在现状评价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趋势预测,将降雨条件、区域地震活动、区域地壳稳定程度、区域岩组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等作为区域地质灾害演变的因素,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综合评判,编制了1:600万中国地质灾害趋势预测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