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365篇
地质学   206篇
海洋学   72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电法勘探的发展和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继善 《地球物理学报》1997,40(Z1):308-316
电法勘探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后,其方法理论、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等方面都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化.本文以方法理论的进展为主线,回顾、展望了目前电法勘探中几个重要而令人关注的研究焦点.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将会对21世纪的电法勘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
23.
24.
25.
白云岩成岩收缩晶间孔、洞、缝与构造网状缝相互沟通可以组成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这种复杂裂缝—孔隙型储层分布随机性强、发育程度和差异性大,储层预测难度大。本文以中国西部酒泉盆地青西油田下白垩统下沟组湖相白云岩裂缝—孔隙型储层为例,提出地球物理综合预测碳酸盐岩裂缝的方法。本文描述了综合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碳酸盐岩裂缝储层的实施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6.
27.
28.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novel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the Biot equation using low-order elements. Additionally, an extra degree of freedom is introduced to treat the volumetric locking steaming from the effective response of the medium; its balance equation is also stabilized. The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formulation is demonstrated by means of numerical analyses.  相似文献   
29.
FDR自动土壤水分数据标定问题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目前FDR自动土壤水分数据可用性低的实际情况,本文从FDR自动土壤水分站传感器原理出发,结合数据处理流程与方法对湖南60个站点不同层次的标定参数及部分站点的相关观测数据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田间标定法在自然条件下几乎无法得到覆盖土壤各个湿度区间的均匀样本数据,导致二次标定参数不合理是造成FDR自动土壤水分站数据可用性差的根本原因。二次标定方程参数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方程斜率过大、过小、负值3种情况,导致观测数据增幅过大、常年不变、与实际土壤湿度变化趋势完全相反等问题。最后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大样本原状取土,实验室标定的解决方法,并对方法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从源头上有效改善土壤水分站观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30.
利用湖北省2007—2013年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监测的雷电流相关参数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雷电流波头时间的年、季、月、日变化以及累积概率和概率密度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正闪电平均波头时间为4.8μs,负闪和总闪电为3.6μs;一年中,正闪电7月波头时间最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V"形;负闪和总闪电5—7月波头时间比其他月份短,月变化特征大致呈"U"形。正闪电波头时间季节、日变化明显,负闪和总闪电季节、日变化不明显。波头时间小于等于10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波头时间累积概率分别为95.5%、99.7%和99.6%,总闪电95%的波头时间大于1.5μs,50%的大于3.1μs,5%的大于6.0μs。波头时间在2~3μs时,正闪、负闪和总闪电的概率密度最大。气温较低月份,波头时间相对较长,反之,波头时间相对较短,其原因可能与雷电流幅值大小有关,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