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Although it has been shown that the potential of tight‐sand gas resources is large, the research into the mechanisms of hydrocarbon charging of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has been relatively sparse. Researchers have found that there is a force balance during hydrocarbon charging, but discriminant models still have not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force balance conditions observed during gas migration from source rocks to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a calculation formula was established. A formula for identifying effective source rocks was developed with the gas expulsion intensity as the discrimination parameter. The critical gas expulsion intensity under conditions of various burial depths,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can be obtained using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This method was applied in the Jurassic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s of the eastern Kuqa Depression, Tarim Basin, and it was calculated that the critical expulsion intensity range from 6.05 × 108 m3/km2 to 10.07 × 108 m3/km2. The critical gas charging force first increases with depth and later decreases with greater depths. The distribution range of effective gas source rocks and total expelled gas volume can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is threshold. This method provides new insight into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favourable tight‐sand gas‐bearing regions and estimating their resource potential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92.
丘陵地区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数据统计特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数据获取率来分析和评价风廓线雷达的探测能力, 对通过2012年的风廓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数据获取率和信噪比都随季节变化, 夏季探测能力大于冬季。按照数据获取率达到80%的要求, 确定边界层风廓线雷达无降雨天气有效探测高度为3 km, 并确定低模和高模最佳衔接高度为0.6 km, 能够获得更好的数据获取率。在无降雨天气, 信噪比随高度呈现对数函数单调递减的变化规律, 夏季信噪比的衰减程度比冬季大;在降雨天气, 信噪比随高度呈现一次函数的变化规律, 其斜率范围在-10.44~-2.47之间, 而夏季信噪比的衰减程度比冬季小。  相似文献   
93.
林丹 《气象科技》2015,43(1):138-144
采用NASA Goddard Earth Science DAAC发布的2001—2010年MODIS水云云水含量和水云粒子有效半径资料, 选取西南地区(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分析了水云云水含量和水云粒子有效半径的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特征,对年和季节平均水云云水含量和粒子有效半径进行了线性趋势分析,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西南地区年和季节多年平均云水含量在海拔高的地方偏少,在海拔低的地方偏多;年和季节多年平均粒子有效半径的空间分布特征与云水含量相反。云水含量具有季节差异性,秋季和夏季是云水含量最丰富的季节,春季和冬季较少;粒子有效半径的季节差异较小。10年中云水含量呈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云水含量减少趋势明显;而粒子有效半径无显著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4.
兴隆1m光学望远镜杂散光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隆1m光学望远镜采取了加装挡板等基于经验和定性分析的杂散光抑制措施。用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对圆顶内1m望远镜的杂散光传播路径做了计算和分析,提出了对1m望远镜的杂散光抑制的改进措施,通过在Tracepro中计算的系统杂散光"归一化点源辐照度透过率(PSNIT)"函数对改进措施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有效视场外30°范围的杂散源,改进措施可使得1m望远镜的PSNIT全部下降到10-10;模拟1m望远镜在满月条件下对偏月25°的天体观测(R波段、15等星、t=15~150s),1m望远镜观测信噪比可提高约147%。  相似文献   
95.
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岩石渗透率应力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岩石进行了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并对其进行了应力敏感性评价。实验是在一定围压下,通过降低和增加内压的方式完成的,共进行了2个围压下的变内压实验。实验结果和应力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不存在渗透率强应力敏感性,在原始地层压力条件下,衰竭式开发对地层的渗透率几乎没有影响,注水开发对地层的渗透率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通过对有效应力定律方程的研究,得出渗透率有效应力系数为常数且值很小,这从机理上解释了镇泾油田低渗透油藏岩石的渗透率对应力不敏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6.
基于广义S变换的地震资料信噪分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变换具有良好的时频聚焦性和分时分频性,将可灵活选取窗函数的广义S变换引入到地震信号去噪处理中,系统研究了广义S变换在地震资料信噪分离中的应用。首先对地震数据进行广义S变换,然后对含噪频率剖面选取适当阈值压制噪声干扰,提取有效信号,最后重构得到去噪后的记录。经合成记录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进行信噪分离,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97.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S2-TOC相关图进行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岩石热解数据评价烃源岩的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矿物基质的吸附或“死碳”的影响,有机质类型的“范氏图解”往往夸大烃源岩有机质类型的非均质性。对松辽盆地上白垩统不同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的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表明,它们具有相似的生烃动力学特征,说明尽管有机质丰度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但其有效源岩类型(区别于应用范氏图划分的有机质类型)是一致的。这些烃源岩的岩石裂解烃(S2)与有机质丰度(TOC)的相关系数很高,与生烃动力学的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应用S2-TOC相关图划分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可以更真实地反映烃源岩的有效源岩类型,S2-TOC相关图是评价烃源岩有效源岩类型的有效手段。过去岩石热解数据用于反映烃源岩成熟度的主要指标是tmax,tmax对于偏Ⅱ/Ⅲ型的烃源岩比较适用,而对于Ⅰ型烃源岩,由于生油窗内变化不明显,tmax不能完全反映有机质的成熟过程;而且tmax也受运移油等其他因素影响。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的S2-TOC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成熟度的增加,S2-TOC的回归斜率和TOC逐渐减小;利用不同成熟度的烃源岩建立的S2-TOC图可用于评价烃源岩的成熟度。松辽盆地不同沉积相中烃源岩的S2-TOC相关图的特征表明。只要有有利的有机质保存条件,各沉积相下均可发育优质的烃源岩;S2-TOC相关图可以反映烃源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和有机质保存条件。  相似文献   
98.
周建 《山东地质》2010,(2):59-61
莱芜市是一个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也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莱芜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组织专题宣传活动,修复治理损毁山体问题,加大日常监管措施,推进生产矿山的恢复治理等措施,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66%,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相对密度和有效围压对饱和海砂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GDS动态三轴试验仪,对广西北部湾地区海砂开展了一系列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相对密度、有效围压对饱和海砂强度特征、体变特征、割线模量以及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减小或相对密度的增大,试样体积应变不断增大,而相对密度或有效围压的增加均会提高试样的峰值强度,有效围压与峰值强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增长关系。随着围压的减小或相对密度的增大,应力相对软化系数、剪胀系数均不断增大,且有效围压与应力相对软化系数、剪胀系数分别呈线性和半对数线性相关。割线模量随轴向应变的增加整体呈衰减趋势,各试验工况下轴向应变为5%时试样的割线模量相比于轴向应变0.164%衰减了80%~90%。饱和海砂的峰值摩擦角随相对密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有效围压的增大而减小,相对密度Dr为50%时有效围压σc为50 kPa对应的峰值摩擦角是σc为200 kPa的1.098倍。  相似文献   
100.
The extraction of the weakly excited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from a submerged thin spherical shell backscattering is very difficult if the carrier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short tone burst is not at its frequency of greatest enhancement. Based on a single channel iterative time reversal technique, a method for isolating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approach does not depend on the form function of a thin shell and any other priori knowledge, and it is also robust in the presence of some stochastic noise. Both theore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can be identified, even when the carrier frequency of the incident short tone burst is away from the frequency of greatest enhancement. The phenomenon may also be observed even in the case that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is submerged in the noise, other than the case with the Signal to Noise Ratio being less than 10 dB, when the amplitude of the noise is comparable with the specular wave. In this paper, each iteration process contains a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 and time reversal transmission steps. The two steps can automatically compensate the time delay of the subsonic anti-symmetric Lamb wave relative to the specular wave and within-mode dispersion in the forward wave propag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