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21篇
地球物理   221篇
地质学   525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浅论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工程勘测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以往在工程地质勘测中,电法勘探主要采用的是电测深法,而电测深法又存在测点密度不大、信息量小等缺点.对于某些探测物来说,存在着资料解释困难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引进了一种新方法-高密度电阻率法,经过近几年我们对不同探测物的勘探应用,认为高密度电阻率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是一种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青藏高原地表净辐射的气候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根据作者提出的地表净辐射各分量的气候学计算方法,计算出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173站的净辐射和其各分量的年,月平均通量密度,并分析其地理分布特征。指出高原主体为总辐射,有效辐射的高值区,地表净辐射场在冬,夏季有较大差异。冬季为一弱正值区,相对低中心呈块状散布在祁连山区等几个地区;夏季因夜雨及地表湿润的缘故,高原大部地区的地表净辐射反有加强。各地净辐射年变化基本形式与总辐射相似。有效辐射年变化一般呈双  相似文献   
64.
青藏高原地区OLR与地面有效辐射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可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1,10(4):380-390
青藏高原;;OLR;;地面有效辐射  相似文献   
65.
中国人类生物气候区划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苏平  张文 《气象》1994,20(5):10-15
为研究气温,湿度,风速和太阳辐射对人体冷热感的综合影响,利用有效温度和风冷指数以及我国657个气象站30年的气候资料,做了中国人类生物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我国冬季大致可分为27个生物气候区,夏季一般可分为20个生物气候区。区划结果对旅行,定居,城市建设,事行动等人类活动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6.
青藏高原地区云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影响:Ⅱ.强迫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可丽  钟强 《高原气象》1994,13(2):128-134
本文利用1982年8月-1983年7月青藏高原地面热源观测试验资料,讨论了与云对地面有效辐射强迫作用有关的参数的计算问题,并对这些参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晴空、全云条件下的地面有效辐射和云对地面有效辐射强迫作用的年平均日变化振幅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云对地面有效辐射的强迫作用春夏大,秋冬小,甘孜、拉萨、那曲和改则4站平均的年平均值为-27.2W/m^2。?  相似文献   
67.
三角水准测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高程测量方法,目前国外主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三角水准测量取代精密水准测量的可行性。本文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以三角水准测量代替三等水准测量的可行性,并通过野外试验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通过比较太阳直射表和太阳光度计探测的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了从太阳直射表探测的全波段太阳直射光强信息确定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的误差,并应用北京观象台的太阳直射表观测资料,反演得到了 1990—1993年北京大气柱气溶胶光学厚度,分析了该光学厚度月与年变化规律以及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对北京大气气溶胶含量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关于有效水汽含量的一个经验关系式,用于确定水汽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相似文献   
69.
论"单位涌水量就是导水系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兰太权 《地下水》2007,29(5):43-45,68
单位涌水量是井抽水水位降深换算为1 m时的单井出水量;导水系数是含水层宽度为1 m时,地下水水力坡度为1时的单宽流量.二者之间从定义上看毫无关系,但它们的单位(m3/d·m)(m2/d)是相同的.笔者经过多年探讨和初步试验后发现,单位涌水量就是管井抽水所利用含水层的导水系数.  相似文献   
70.
根据1993年我国28个台站地面及高空气象要素资料,拟合出这28个台站所在地区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同地面湿度参量(地面水汽压、地面露点)关系的经验表达式,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引进地理纬度ψ和海拔高度H两个参量,将经验系数参数化,建立起由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的经验计算模式.另外还拟合出这些地区整层大气有效水汽含量同可降水量关系的经验表达式,提出一个先由地面湿度参量计算整层大气可降水量,再由此计算出整层大气有效水汽含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