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44篇 |
免费 | 2009篇 |
国内免费 | 80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71篇 |
大气科学 | 359篇 |
地球物理 | 641篇 |
地质学 | 4096篇 |
海洋学 | 981篇 |
天文学 | 19篇 |
综合类 | 575篇 |
自然地理 | 131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152篇 |
2023年 | 164篇 |
2022年 | 245篇 |
2021年 | 307篇 |
2020年 | 291篇 |
2019年 | 317篇 |
2018年 | 246篇 |
2017年 | 254篇 |
2016年 | 303篇 |
2015年 | 313篇 |
2014年 | 380篇 |
2013年 | 348篇 |
2012年 | 356篇 |
2011年 | 364篇 |
2010年 | 314篇 |
2009年 | 322篇 |
2008年 | 344篇 |
2007年 | 386篇 |
2006年 | 382篇 |
2005年 | 343篇 |
2004年 | 360篇 |
2003年 | 308篇 |
2002年 | 275篇 |
2001年 | 246篇 |
2000年 | 218篇 |
1999年 | 207篇 |
1998年 | 177篇 |
1997年 | 136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07篇 |
1994年 | 81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44篇 |
1991年 | 46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6篇 |
1987年 | 12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9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6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Coevolution between terrestrial ecosystem and Earth environment is a hot research topic in both biology and geology. Last progresses in these field are reported from following research subjects: evolution of jawed vertebrates(gnathostomata) from Silurian; occurrence of earliest forests from Devonian of Xinjiang; biodiversity of insects in amber from Cretaceous of Myanmar; Evolution of primates and geochemistry studies from Eocene/Oligocene; studies of Longdan fauna from Lingxia basin, Gansu Province of earlier Pleistocene and endemic cloven-breast fishes from Pliocene Tibet; the correlations thick-boned fish,Hsianwenia wui, and the aridification of the Qaidam Basin; monsoon climate and its impact on biodiversity; study on the flora from Mankang, Tibet of Miocene and its palaeoclimat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and its impact on the preservation of fossils; contraction of high resolution Stratigraphic series by using data of paleomagnetism and mammal fossils. 相似文献
102.
GML分布式广义空间数据引擎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解析GML规范与空间数据引擎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语义对象模式表达的分布式广义空间数据引擎(SDE)模型。在通用大型数据库平台与通信机制支持下,用语义对象模式的GIS语言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分布式广义SDE模型。对模型开发成果的应用与今后努力的方向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103.
海洋盐业是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部分,也是沿海传统产业之一,13世纪以来不断发展演变。将沿海分为北、东、南3个地带,搜集整理与海盐经济相关的多种历史文献及方志资料,运用地理学方法分析评估了海洋盐业百年尺度的动态演化过程,并比较了资源环境与管理政策的驱动作用及其差异。研究表明:① 沿海盐业表现为传统煎法长期主导、逐步废煎改晒的过程,不同盐区的演化进程存在显著差异,北部盐区最快,东部次之,南部整体发展缓慢;② 海盐生产重心长期位于东部的两淮盐区,19世纪后期向北部盐区快速迁移;③ 资源环境与生态差异促进了各岸段海盐生产演化分异,垄断性管理政策迟滞了海洋盐业的空间集聚进程,未来沿海开发与海洋盐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主要依靠基于资源生态约束的管理政策与技术。 相似文献
104.
105.
红纤维虾海藻作为海洋沉水高等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渔业价值。该物种目前已经处于濒 危状态, 且研究资料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实地生境调查, 对其进行了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 并在此 基础上对其海洋环境的结构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红纤维虾海藻须根末端 膨大并密生根毛, 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抓附能力和吸收能力; 表皮细胞细胞壁具有类似栓化细胞初生 壁性质的六面加厚现象, 与外部多层皮层厚角组织形成机械组织区, 叶鞘内侧含有丰富的机械组织, 使结构的抗性加强, 能承受较强的海流冲击; 雄花序中无退化雌蕊, 雌花序兼具雌蕊和退化的雄蕊, 花序轴两侧着生数枚桨状小苞片, 花粉丝状, 利于授粉, 传粉方式为水媒和半水媒传粉; 小坚果密 生倒向长鬃毛, 便于果实在海流中固着锚定。该研究弥补了目前对海洋沉水高等植物适应性进化特 征理解的不足, 也为该物种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6.
107.
海洋地理环境时刻影响着航船的轨迹与行为,然而目前在海洋地理环境中利用轨迹对航船进行行为识别的方法却十分欠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顾及地理环境的船舶行为识别模型,该模型考虑到了航船轨迹本身的运动特性,且构建了船舶航行中所处的实时海洋环境,并将其转化为轨迹的地理环境语义,运用到船舶行为识别中。首先,根据船舶航行轨迹,利用海洋观测数据构建时空地理环境;然后,结合轨迹本身运动特征构建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船舶行为识别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思想对模型进行改进;最后,利用真实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AIS)数据对模型的识别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考虑航船所处的海洋地理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对船舶行为识别的准确度,且所提模型比现有模型识别能力好。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广东沿海陆地典型地质灾害事件的统计、调查与研究表明,南澳、汕头、揭阳、阳江等地区是潜在地震多发区和强震活跃区,地震多出现在NEE、NNW和NW向活动断裂交汇的海湾附近。河流两岸、海岸、交通沿线和城镇区等人类活动区是潜在水土流失、崩塌和滑坡等坡面灾害发育区。降雨强度和持续时间影响不稳定斜坡出现的机率。雷州半岛的地裂缝与地下水活动密切相关,雨、旱、季节性变化特别是持久的干旱多出现地裂缝现象。隐伏岩溶区过渡抽、排岩溶区地下水是岩溶榻陷形成的直接原因。地面沉降是长期超采地下水,特别是深层承压水的结果。软土因其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承载力低,构成了沿海三角洲与滨海平原区工程建筑的非稳定地基。 相似文献
109.
110.
2000年夏季莱州湾生态环境要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依据 2 0 0 0年夏季 8月 2 9日至 9月 2日莱州湾的 1次综合性生态环境调查资料 ,给出了表、中、底 3层的平均温度、盐度、主要营养盐浓度及其比例和叶绿素 a浓度 ,分析了莱州湾的温盐结构、主要营养盐和叶绿素 a的分布特征。由于莱州湾的水深较浅 ,各要素的垂直分布都比较均匀。生态环境要素的水平分布表现为小清河口为高温、低盐、高营养盐和高叶绿素 a浓度区 ,小清河口东测的湾顶区域为高温、高盐、相对低的营养盐和叶绿素 a浓度区。此次观测到的盐度较 1997年以前有明显升高。莱州湾各层平均的 N/ P和 Si/ N分别为 16.73和 1.67,都比 1998~ 1999年渤海中部的值大 ,但 N/ P比 1992 ,1995和 1996年莱州湾的 N/ P明显偏低。叶绿素 a浓度与硅酸盐浓度之间有较好的相关关系 (α=0 .0 1) ,表、中、底 3层叶绿素 a浓度同硅酸盐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4 ,0 .68和 0 .67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