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7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217篇
测绘学   2249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677篇
地质学   650篇
海洋学   183篇
天文学   37篇
综合类   320篇
自然地理   2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171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169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4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A generic network design in close range photogrammetry is one where optimal multi-ray intersection geometry is obtained with as few camera stations as practicable. Hyper redundancy is a concept whereby, once the generic network is in place, many additional images are recorded, with the beneficial impact upon object point precision being equivalent to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exposures at each camera position within the generic network. The effective number of images per station within a hyper redundant network might well be in the range of 10 to 20 or more. As is apparent when it is considered that a hyper redundant network may comprise hundreds of images, the concept is only applicable in practice to fully automatic vision metrology systems, where it proves to be a very effective means of enhancing measurement accuracy at the cost of minimal additional work in the image recording phase.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network design and accuracy aspects of hyper redundancy and illustrates the technique by way of the photogrammetric measurement of surface deformation of a radio telescope of 26 m diameter. This project required an object point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σ  = 0·065 mm, or 1/400 000 of the diameter of the reflector.  相似文献   
62.
基于MAPGIS的掌上电子平板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文有  徐世武 《地球科学》2002,27(3):289-292
在测量单位,采用电子手簿进行野外测量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电子手簿有个缺点就是只能记录点,无法查看所测图形。随着硬件的发展,使用掌上电脑,开发掌上电子平板,以其方便、灵活、图形可视性好、功能强大等优点可以取代传统的电子手簿。基于WINDOWS CE操作系统和MAPGIS平台,根据界面图形化、格式标准化、图形可视化等原则,设计了一个完整的集计算、采集、管理于一体的野外现场成图系统。该系统能够记录原始数据、图形以及属性,能够方便地注记文字;实现野外现场成图,无需内业进行编辑。同时,介绍了数据通讯、UNICODE编码、符号库设计、图形显示、修测等功能,以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63.
MAPGIS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樊文有  谢琼 《地球科学》2002,27(3):319-322
随着城市信息化建设特别是GIS应用的发展,对大比例尺数字图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往的测图软件往往着重于制图的需要,很少考虑GIS应用的需求。在MAPGIS平台的基础上,根据系统性、兼容性、扩展性和开发性等原则,详细探讨了大比例尺数字测图系统的整体结构、数据组织、工作流程,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数字测图系统。该系统具有野外数据采集、输入、处理、联接成图、编辑与修改及绘图等淡啤酒,在输入地物图形的同时,可以输入图形属性信息,输出符合国家标准图式的图形,并自动生成和维护拓扑关系。输出成果数据可以直接进入GIS系统,进行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64.
Moraine chronology is combined with digital topography to model deglacial rates of paleoglacier volumes in both the Huancané Valley on the west side of the Quelccaya Ice Cap and the Upismayo Valley on the northwest side of the Cordillera Vilcanota. The fastest rates of deglaciation (39×10−5 to 114×10−5 km3 yr−1 and 112×10−5 to 247×10−5 km3 yr−1 for each valley, respectively) were calculated for the most recent paleoglaciers, corresponding to the last few centurie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observations in the Venezuelan Andes showing high rates of deglaciation since the Little Ice Age. These rates also fall within the range of 20th century rates of deglaciation measured on the Quelccaya Ice Cap (29×10−5 to 220×10−5 km3 yr−1, Brecher and Thompson, 1993; Thompson, 2000).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rates of deglaciation may fluctuate significantly over time and that high rates of deglaciation may not be exclusive to the late 20th century. Equilibrium line altitude (ELA) depressions for the ice volumes of the last glaciation modeled here were computed as 230 m for the Quelccaya Ice Cap and 170 m for the Cordillera Vilcanota. Maximum ELA depressions are lower than previously published: <500 m for the Cordillera Vilcanota and <400 m for the Quelccaya Ice Cap. These lower values could imply a topographic control over paleoglacier extent.  相似文献   
65.
本文以 1∶5万里庄幅为例 ,阐述了运用GIS系统对区调过程中各种资料的处理与编辑方法 ,并介绍了数字制图方法及工艺流程 ,提出了GIS系统在 1∶5万区调工作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人工值守台数字化地震仪标定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海  张艺 《四川地震》2002,(3):45-48
推导了人工台数字化地震仪的分段标定公式,提出数字化记录系统的微分近似标定和拾震器阻尼衰减法标定的方法,并提供了不同短周期地震仪与数字化地震仪并行的藕合方式和标定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射线照相技术对轻物质进行判断的方法。经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可大大增强对轻物质的识别能力,是一种非常可行的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68.
基于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方法   总被引:52,自引:4,他引:52  
基于 DEM的分布式水文模型是现代水文学同高科技 (如计算机技术、 3S技术等 )相结合的产物 ,是研究变化环境下水文循环与水资源演化规律的理想工具 ,代表了水文模型的最新发展方向。从 DEM的特性出发 ,本文探讨并总结了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特点、建模思路和模型基本结构框图。在流域离散化方面 ,重点介绍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常用的三种单元划分方法 ;最后 ,针对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问题 ,从“输入模块”、“单元水文模型”、“河网汇流模型”三方面 ,阐述了分布式水文模型微结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69.
洪水演进三维模拟仿真系统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洪水演进仿真系统的研制,是实施“数字流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洪水演进可视化目标的分析,基于Visual C 系统开发平台,融GIS技术和Opengl开发技术,采用三角形逼近、光滑处理和加入法向量以控制光照的方式,实现了流域地形及河床的三维可视化仿真;应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确定了运动水体与流域河床形态的自适应与自相依的关系,使流域洪水演进模拟具有真实自然的可视化效果。所研制的系统雏形,可有效的模拟流域洪水的三维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70.
数字城市建设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规划,解决管理、制度、标准以及必须的关键技术等问题。文章在分析了数字城市建设目标和内容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数字城市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