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28篇
测绘学   299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890篇
海洋学   170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81篇
自然地理   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Chemical reactions of plagioclase, biotite and their single minerals, as well as a mineral mixture of (plagioclase+biotite+quartz), with KCl and (KCl+KHCO3) solutions were carried out at 150–400°C and 50–80 MPa. Experiments show that alkaline fluid promotes plagioclase’s changing into potash feldspar, while acid fluid helps plagioclase, potash feldspar and biotite alteration form chlorite and sericite. After chemical reaction the acidity-alkalinity of solutions often changes reversely. It was observed that gold dissolved from the tube wall and recrystallized on the surfaces of biotite and pyrite. Therefore the transportation and enrichment of gold are related to the elementary effect of the fluid-mineral interfaces. Fe3+-Fe2+, as an oxidition-reduction agent, and volatile components Cl- and CO2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32.
姜继圣 《矿物学报》1992,12(4):367-372
对我国鄂西及黑龙江省东部孔兹岩系的地质观察发现,含棱柱状夕线石的高铝夕线片岩类与含红柱石的云母片岩类岩石在区域上共生。系统的岩相学研究表明,这些夕线石系由叶蜡石直接转变所成。原岩恢复以及对变质作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质反应的理论探讨和原始沉积物理想组分计算的结果都支持上述结论。认为孔兹岩系中的棱柱状夕线石和红柱石系低角闪岩相条件下在不同的原岩中经不同的变质反应形成。它们的形成主要受原岩的成分控制。这种由叶蜡石直接分解形成的夕线石,其初始形成温度较低,不能作为划分高角闪岩相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3.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一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 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热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34.
软土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若干土力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评述了软土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现有设计方法,分析了墙的刚度和位移对土压力分布的影响,讨论了地下水对侧压力计算的影响、设计参数的测定与选取以及有限元计算中的一些问题,最后对支护结构的安全评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吉黑东部斑岩型-浅成热液型铜金矿床多重成矿模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四个典型矿床(小西南岔、闹枝、五凤和刺猬沟)的对比,发现它们在形成时间-空间-成因上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小西南岔和闹枝矿床存在三个成矿流体系统:加热天水系统(A)、排放流体系统(B)、蒸气缕(steamplume)反应系统(C);五凤和刺猬沟矿床只有一个成矿流体系统,即排放流体系统(B)。前者的成矿流体由浅成岩浆房的补给;后者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天水,浅成岩浆房的补给不明显。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边缘的隆起带,属于斑岩型矿床;闹枝金(铜)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的断隆块,属于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矿床;五凤和刺猬沟金(银)矿床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盆地内断裂带,属于浅成熟液型矿床。在区域成矿上,由浅入深,浅成热液型斑岩-浅成热液过渡型和斑岩型构成多重成矿模型。  相似文献   
136.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依据,以工程应用为主题,从七个方面对湿陷起始压力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为工程中多方面应用湿陷起始压力提供了系统允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7.
地质系统的复杂性--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於崇文 《地球科学》2003,28(1):31-40
笔者根据其所提出的“地质作用与时空结构是一切地质现象的本质与核心”的自然哲学理念将地质科学的学科体系划分为地球物质的成分与结构、地质作用、地质学场与地质系统的演化等四大基本领域,它与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问题相对应(表2),笔者将其已发表的地质科学的复杂性理论“地质作用的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应用于研究9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着重对于其中所包含的主要基础理论问题的实质及其理论与研究方法作较深入而简要的剖析。目的是通过将地质系统的复杂性作为地质科学的基本问题的新视角对古老而常新的地质科学进行再认识,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并实现地质科学向精确科学的跨越,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38.
为提高高岭石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吸附容量,利用微波辅助化学反应制备了尿素-高岭石复合物,进一步微波辐射使层状高岭石完全剥离并粉碎,经分散后得到了纳米高岭石。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硎)进行了过程中样品结构、形貌和尺寸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通过微波辅助剥离并粉碎层状高岭石,时间只需30min,约为单一球磨的1/20,分散后的纳米高岭石平均粒径约为150nm。  相似文献   
139.
融合区域分割和边缘信息的居民地提取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集成边缘和区域分割信息的目标识别方法,其目的是在中小比例尺的航空影像中提取集团式居民地。在实际的航空影像上的实验表明,融合区域分割和边缘信息能够提高居民地提取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0.
副高边缘暴雨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3-2004年湖南省4次副高边缘暴雨的天气形势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4次暴雨过程的副高位置适当,高空有低槽,中低层有低空急流和低涡切变线,地面上有冷锋。在基本反射率图上,低槽暴雨有S-N向的窄带回波特征、冷式切变线暴雨有准W—E向的积层回波特征、暖式切变线有NE—SW向的积层回波特征,但每一次暴雨过程不尽相同。在多普勒速度图上常出现低空急流、冷暖平流、冷锋、逆风区以及高层大风核等特征,并常是几种特征同时出现,有利于强降水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