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551篇 |
免费 | 2243篇 |
国内免费 | 40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2053篇 |
大气科学 | 529篇 |
地球物理 | 637篇 |
地质学 | 1835篇 |
海洋学 | 296篇 |
天文学 | 27篇 |
综合类 | 1079篇 |
自然地理 | 373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9篇 |
2024年 | 159篇 |
2023年 | 156篇 |
2022年 | 307篇 |
2021年 | 374篇 |
2020年 | 367篇 |
2019年 | 392篇 |
2018年 | 298篇 |
2017年 | 414篇 |
2016年 | 427篇 |
2015年 | 436篇 |
2014年 | 495篇 |
2013年 | 599篇 |
2012年 | 660篇 |
2011年 | 582篇 |
2010年 | 487篇 |
2009年 | 415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432篇 |
2006年 | 413篇 |
2005年 | 364篇 |
2004年 | 351篇 |
2003年 | 290篇 |
2002年 | 263篇 |
2001年 | 230篇 |
2000年 | 173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120篇 |
1997年 | 103篇 |
1996年 | 60篇 |
1995年 | 48篇 |
1994年 | 41篇 |
1993年 | 33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71.
LIU Yaolin ZHANG Yumeiprofessor School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Science Wuhan University Luoyu Road Wuhan China.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学报》2002,5(3):26-32
1 IntroductionGradingurbanlandcorrectlyanddeterminingtheland priceareimportantbasicworktocarryoutthecompensationalex ploitationanddeveloptherealestatemarket.Thelandgradingmustbebuiltonobjectiveevaluationandscientificevaluationandcalculationofland quali… 相似文献
72.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本文综合分析了2001—2008年库伦旗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应用3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运用Mapgis6.7进行矢量化、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提取库伦旗2009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库伦旗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库伦旗土地利用状况,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73.
干旱区绿洲城市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协同性分析——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而耕地非农化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耕地数量变化体现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此,研究耕地资源与城市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有助于为当地政府城市规划和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处在脆弱敏感的自然环境下,干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耕地资源保护存在着显著矛盾。本文基于1996-2008年的统计数据,利用回归分析法和协调度分析法分析了甘州区城市化水平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性及协调性。结果表明:1996-2002年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呈现出一定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2003年耕地资源变化略有波动,耕地面积有所减少。2004-2008年耕地资源变化逐渐趋于平稳,而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一直处于稳步上升状态。协同度除2004年呈不协调状态,其他年份呈基本协调或较协调趋势。 相似文献
74.
放射性元素和毒性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探讨--以湖南雄磺矿和七一五铀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雄磺矿和七一五铀矿的长期开采和冶炼,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直接影响到了矿山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与生活。从2003年起,国土资源部和国家财政部拨出了专款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其中对放射性和毒性元素污染的土地治理都是采用的机械物理复垦土地的方法,比起国外先进的原地微生物净化处理方法来,缺少科技含量。通过介绍保加利亚中部两个矿山采用微生物净化处理污染土壤的成功范例,提出了同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
本文首先介绍了上海市土地有形市场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内容,其次从系统的体系架构、与其他现有系统间的关系、系统功能设计和技术路线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案,然后总结了系统运行的五个特点,最后介绍了系统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76.
天山北麓绿洲荒漠典型地区土地荒漠化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9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获取了天山北麓阜康三工河地区1968年、1978年、1988年、2002年的荒漠化土地时空分布及各时段土地荒漠化动态变化数据,并对其荒漠化过程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4 a来,三工河地区土地荒漠化以盐渍化为主、沙漠化及水土流失次之;荒漠化土地面积具有前期逐渐增加,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面积大幅度减少的趋势;土地盐渍化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内部,土地沙漠化变化主要发生在绿洲外围,而严重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山区;土地荒漠化的动态变化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生态系统的管理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7.
针对HY-2A卫星定轨中存在系统误差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加入经验加速度补偿系统误差。为了获得HY-2A卫星的高精度轨道,采用星载DORIS距离变率数据探索了经验加速度对定轨精度的影响。探讨了1d、3d和7d作为经验加速度周期的定轨精度差异,分析了3d作为经验加速度周期时在径向、法向和切向3个方向设置经验加速度对定轨精度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Y-2A卫星在径向和切向不存在系统误差,而在法向存在系统误差,因而在法向设置经验加速度进行力学模型补偿能够取得较好的定轨结果;3d作为经验加速度的补偿周期较为合适,不仅能够减少解算参数个数,缩短计算时间,而且径向定轨精度可达到1.00cm,满足HY-2A卫星精密定轨需求。 相似文献
78.
典型农牧交错区LUCC及农牧交替演化过程分析——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蒙古赤峰市为例,利用TM影像解译得到的三期土地利用数据(1988、1995、2000年)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典型农牧交错区的LUCC演化过程,主要采用土地利用开发度、耗减度、信息熵、空间转移矩阵等方法分析了不同阶段农牧交替演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耕地、林地为研究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开垦和草地减少是主导LUCC过程。耕地开垦面积达2424.12km2,草地减少1959.65km2。从前后两个时期来看,前期(1988-1995年)耕地和草地变化更为剧烈,耕地以增为主,草地以减为主;后期(1995-2000年)草地转出速度放缓,但耕地开垦速度仍相对较快,林地转出速度加快;(2)土地流转过程以农牧交替演化为主,前期草地与耕地的交替转化剧烈,草地开垦面积达到2 040.50km2,耕地撂荒还草634.75km2,耕地开垦主要集中在敖汉旗的北部;后期LUCC过程放缓,草地转耕地面积为828.50km2,主要发生在敖汉旗以及林西县北部地区等区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弃耕;(3)三个时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别为1.290、1.301、1.304,赤峰市土地利用系统有序程度在降低。农牧交错演化过程的分析,为研究该地区人类-环境耦合系统的变化和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9.
随着对GIS中的空间对象模型和自然地理特征表达的研究深入,模糊空间对象被提出。针对模糊空间对象表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模糊空间对象生成方法。该方法将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调整模糊隶属函数和模糊规则,使系统具备自适应的特性。实验表明,这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生成模糊空间对象的方法比传统方法大大的提高了成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80.
Aeromagnetic anomalies over Bastar craton and Pranhita-Godavari (P-G) basin in the south of central India could be attributed
to NW-SE striking mafic intrusives in both the areas at variable depths. Such intrusions can be explained considering the
collision of the Bastar and Dharwar cratons by the end of the Archaea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nsile regimes that followed
in the Paleoproterozoic, facilitating intrusions of mafic dykes into the continental crust. The P-G basin area, being a zone
of crustal weakness along the contact of the Bastar and Dharwar cratons, also experienced extensional tectonics. The inferred
remanent magnetization of these dykes dips upwards and it is such that the dykes are oriented towards the east of the magnetic
north at the time of their formation compared to their present NW-SE strike. Assuming that there was no imprint of magnetization
of a later dat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Indian plate wa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either independently or as
part of a supercontinent, for some span of time during Paleoproterozoic and was involved in complex path of movement and rotation
subsequently. The paper presents a case study of the utility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in qualitatively deducing the palaeopositions
of the landmasses from the interpreted remanent magnetism of buried intrusive bodie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