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农田蒸散发量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朝华 《水文》2005,25(3):35-37,55
根据冉庄水资源实验站大型地中蒸渗仪在种植小麦、玉米情况下的农田蒸散发量实测资料,分析了农田蒸散发量的时程及深度变化规律,提出了在实验条件下农田蒸散发量的数值范围。  相似文献   
92.
海底沉积物在应力-应变过程前后的微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1925年太沙基提出的“蜂窝状结构”概念以来,有关土和沉积物微结构分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3].高国瑞[4]则研究分析了我国沿海海相沉积物的微结构类型和工程性质,梁元博等[5]提出典型堆垒结构和颗粒孔隙取向的海洋沉积物微结构模式,卢博等[6-7]对南海海底沉积物微结构影响物理力学性质以及提出的微结构分类研究,丰富了我国海底沉积物结构和微结构的微区分析研究.本文试图通过沉积物在应力一应变过程中的微区变化特征分析研究,为海底工程地质实践服务.  相似文献   
93.
黄淮海平原河道基本环境需水研究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王西琴  刘昌明  张远 《地理研究》2003,22(2):169-176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水环境中最突出的污染问题,以满足河流最基本的稀释自净功能为目的,提出了一种计算河道基本环境需水量的方法,即月(年)保证率设定法,并以黄淮海平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是黄淮海平原总的河道环境需水最小为2176亿m3,约占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5%,其中海河流域309亿m3、黄河下游52亿m3、淮河流域片1347亿m3。通过Tennant法验证,说明计算结果可靠。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生态(环境)需水的理论内涵,为河道生态(环境)需水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为研究区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黄建毅  张景秋  孟斌 《地理空间信息》2021,19(4):118-120,125
立足《地图学》课程的特点,对其课程思政教育所具有的特色优势及主要方向进行了的梳理和总结,以期将无形的价值观教育与有形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育人价值,也为其他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程钢  杨杰  王磊  景海涛  何湜 《测绘通报》2021,(12):158-162,167
笔者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以社会经济发展、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领域对人才的新需求及课程教学问题为导向,以对地观测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为驱动力,以智慧教学环境为教学框架,落实OBE理念,根据毕业要求反向设计课程目标,以学生为中心,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故事教学法、协同育人、全过程考核等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深入探索,从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管理等方面开展多项综合改革和创新。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教学实践为例,对相关模式和方法进行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效,课程质量得到提升,有力支撑了毕业生核心能力的发展,相关成果获得多项教学奖励,得到学生好评和同行专家认可。  相似文献   
96.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大规模开展,相关线上教学问题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测绘地理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上课时以老师传授知识为主,课后以学生完成作业为辅的方式进行。但是,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并且在科学化考核和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然而,线上网络课程是通过互联网以电子设备为教学平台,具有不受教学时空限制、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优点。因此,对《城市地理资讯学》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课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为其他测绘地理类网络课程设计提供优化思路,同时为无法进行面授教学的特殊时期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97.
商用GIS软件在GIS教学中的应用削弱了学生对原理和算法的认知和探索,有必要采用开源GIS体系进行代替。本文针对GIS软件开发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对开源GIS软件体系进行了分类,并从许可协议、开发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涉及GIS软件底层开发、桌面端开发、WebGIS开发和移动GIS开发的开源解决方案。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开源解决方案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GIS软件开发技能。  相似文献   
98.
从认知风格理论出发,顺应学习者的认知风格差异,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并从实验教学的内容、过程、环境与考核出发,构建个性化的学习平台,以培养学习者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9.
基于DEM的机载LiDAR航线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参照我国航空摄影标准中有关相机的部分,深入研究了基于DEM的机载LiDAR航线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研发出了LiDAR航线设计系统.试验表明,与传统航线设计方式相比,基于DEM的航线设计方式能够设计出更为准确、合理的航线.  相似文献   
100.
曹敏 《现代测绘》2011,34(6):62-64
《空间数据库原理》课程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近十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阐述了一些初步思考,并从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法和科研驱动法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灵活运用能力,提高《空间数据库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