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123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61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空间数据库”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数据库课程是GIS专业的核心课程,对GIS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空间数据库课程的教学内容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首先分析了空间数据库的概念,与相关的学科的关系,然后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2.
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就业为导向,分析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现状,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展开研究,提出了既能解决课程设置矛盾,又符合现代企业人才需求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3.
根据在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中的体会,从课程建设和教改的必要性、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教学手段和方法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大力培养学生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完善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94.
历史上的黄河入海流路具有“十年一改道”的演变特征,其流路稳定问题一直是黄河河口综合治理研究和实践进程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本文基于对黄河入海流路失稳驱动因子的分析,以黄河入海流路失稳驱动力响应模型作为构建流路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依据,以DSC模型(DrivingForce-State-Control,驱动力-状态-控制模型)作为描述框架模型,通过对15个要素、83个具体指标因子的筛选、调整和优化,分别构建了具有不同稳定目标特征值的基本判别指标体系和综合判别指标体系。利用两种判别指标体系对现状黄河入海流路的稳定状态进行了计算判断,结果表明:现状西河口水位(二)站在10000 m^3/s流量时水位为10.52 m,距离12 m改道标准尚有1.48 m的上涨空间,其流路综合稳定状态评价值为0.259,流路稳定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95.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培养是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首要任务,是高校高水平发展的核心因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水平直接关乎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因此,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拔尖人才的基本内涵,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拔尖人才培养中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明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队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96.
中国油气化探技术发展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同锦 《地质通报》2009,28(11):1605-1613
油气化探(油气地球化学勘探,下同)是在石油地质原理和地球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中国的油气化探已走过了近60年的发展历程。从初创的艰辛、试验研究的执着、蓬勃发展的生机和蓄势待发4个阶段概括地回顾了油气化探技术发展的历史,展示了中国油气化探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成就,也留下了可供思考的空间。在分析中国油气资源及勘探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油气化探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认为,国家能源需求的高速增长,给油气化探技术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机遇;降低成本、提高勘探成功率的市场需求,油气化探的技术优势将重新受到重视;在越来越复杂的勘探对象面前,综合勘探技术的广泛应用必将为化探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7.
首先介绍了GPS辅助空中兰角测量;然后以实际生产项目为例,对无控制、稀少控制、密集控制等不同地面控制条件下的GPS辅助空中曼角测量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就构架航线对区域网平差精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稀少控制联合GPS进行区域网平差是可行的,构架航线有助于粗差探测,并能进一步减少控制点的数量。  相似文献   
198.
摄影测量学课程群实验教学整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朝辉  袁铭  张序 《测绘科学》2012,37(3):198-200
针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群的课程间缺乏统一协调、实验教学中存在大量重复或者脱节内容、工程实战性弱等问题,本文对摄影测量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整合进行研究。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与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获得了更好的综合实践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最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9.
《The Journal of geography》2012,111(6):269-270
Abstract

The units of the Kelvin temperature scale (with an upper case K for the proper noun “Kelvin”) are incorrectly introduced in most undergraduate introductory physical geography textbooks. The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unit of the Kelvin temperature scale is the kelvin (lower case k), abbreviated to K (upper case). However, many introductory physical geography textbooks incorrectly use units of “Kelvin,” “degrees Kelvin,” or “oK.” The errors detract from the prestige of physical geography as a natural science discipline.  相似文献   
200.
中国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历程与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鹤  金凤君  刘毅 《地理研究》2012,31(11):2031-2043
本文研究了中国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的演进及格局,探讨了其影响因子及作用机制。研究认为,中国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经历了内陆分散布局、沿海局部快速集聚及沿海全面加速扩张三个阶段。经过60年发展,中国已形成了“十大石化产业基地”.原材料、市场和政策因素是影响中国石化产业空间组织的三大主导因素,各因素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强度存在差异。在石化产业发展的早期,原材料是影响石化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在此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石化产业主要布局在原油丰富的东北和西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成为影响石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中国石化产业开始向沿海局部地区布局。2000年以来,在原材料、市场、政策等多种因素驱动下,石化产业加速向沿海地区集聚,沿海石化产业带初步形成,无序扩张态势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