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61篇
地质学   73篇
海洋学   33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271.
基于青藏高原地区高质量、均一化的气象站点观测资料,研究1981—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1981—2010年青藏高原地区整体呈升温趋势,平均升温率为0.40℃/10a,冬春季升温率大于夏秋季节,以三江源区、西藏中西部和青海北部升温趋势最为显著。青藏高原地区年和冬、春、秋三季的升温率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大,海拔每升高1000 m,站点年平均气温倾向率增加0.1℃/10a,冬季更为显著。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倾向率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经向差异,纬度每增加10°,气温倾向率增加0.33℃/10a。  相似文献   
272.
2003年夏季中高纬度环流与淮河流域降水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龚振淞  王永光  许力 《气象》2004,30(2):30-33
研究了 2 0 0 3年夏季中高纬环流特征以及乌拉尔山、鄂霍茨克海和贝加尔湖三个地区阻高指数逐候的变化情况。 6月下旬至 7月上旬东亚中高纬出现“双阻”形势 ,造成淮河流域持续一个多月的集中强降水 ,但是在 7月底 ,鄂霍次克海阻高再度建立并持续 ,致使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南 ,所以雨带的位置也未能北移。因此 2 0 0 3年夏季主要雨带维持在淮河流域  相似文献   
273.
最优子集回归模型在低纬高原雨季开始期预报中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万诚  郑建萌  解明恩 《气象》2000,26(11):24-26
将所有可能子集回归模型用于云南雨季开始的预报试验,选取有实际预报意义的500hPa、海温头年1~12月及同年1~3月网格点资料作为共同影响因子,分别与云南各站降雨量建立最优子集回归模型,对1998年、1999年的雨季开始期雨量进行独立预报表明:模型预报准确率优于逐步回归模型。从实况检验来看,效果较好,前期1~3月预报因子和模型适合低纬高原降水预测。  相似文献   
274.
基于保角变换的连续介质偏移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偏移成像方法对速度各向异性介质进行成像时,存在水平同相轴及大倾角界面畸变的缺陷.本文采用基于保角变换的偏移成像方法对畸变缺陷进行校正.首先,利用保角变换法可将不规则边界的单连通区域转变成规则边界的原理,将规则边界的连续介质场转变成不规则边界的均匀介质场,使该均匀介质场更适应现有Stolt等偏移方法对速度场的要求;其次,对改变了区域的模型地震记录进行常规的偏移成像处理;再利用推导出的反变换公式对成像结果进行反变换,得出模型的真实偏移成像结果.文章对合成模型进行了试算,并将试算结果与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75.
纬度和海拔高度对云南地面紫外线强度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已经建立起来的昆明地区紫外辐射传输方案,计算并讨论了大气中中低云、气溶胶粒子以及不同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对UV辐照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了大气层中臭氧的吸收和空气分子散射的情况下,UV辐照度随地理纬度的增高和海拔高度的降低均有明显而强烈的改变。云对紫外辐照度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低云对UV辐照度的削弱作用大于中云的削弱作用。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在UV—A波段和UV—B波段具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276.
利用探空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统计2000-2014年东北高纬度地区霾发生时的环境气象条件,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垂直切变、地表风速、假相当位温垂直差、逆温强度、混合层高度、K指数、A指数、理查森数和扩散系数等指标和霾发生与维持关系密切。对于东北高纬度地区而言,500hPa与850hPa水平风垂直切变低于21m/s,地表风速在6m/s以下,理查森数大于0.3,逆温强度大于-0.9℃/100m,假相当位温垂直差大于-3K,混合层高度低于1000m,K指数和A指数低于对流天气发生时的经验阈值的情况下,大气垂直和水平方向都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有利于霾的产生与维持。探空资料与再分析资料对应各统计指标在数值上具有较高一致性,特别是极值以外的部分,二种资料计算的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再分析资料可以代替探空观测资料进行环境参数分布和阈值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277.
利用等距离纬度、等角纬度和等面积纬度这三种纬度和大地纬度间的正反解展开式,全面导出了它们之间变换的直接展开式,并将式中系数统一表示为椭球偏心率e的幂级数形式并展至e10,解决了不同参考椭球下的变换问题。算例分析表明,直接展开式的计算精度优于10-8″,满足地图投影精密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278.
全球变暖及其归因问题一直处于争议中,而区域气候更因融入本地因子使得气候变化问题更为复杂。因此,了解区域气候变化过程对区域气候预测以及认识全球气候变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南亚热带8个气象站资料分析显示:(1)1901-2011年的气温呈增加趋势,平均气温的线性增温率为1.26℃/100 a,与全球变化趋势总体相似;其中,受热岛效应影响的气象站,其气温升高趋势明显高于全球及全国平均水平;而热岛效应影响小的恒春、澎湖和澳门气象站的平均线性增温率则为0.97℃/100 a。(2)近110年中存在两个明显的增温阶段,即20世纪1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具有几十年的年代际变化周期;同时小波分析也显示这种年代际震荡信号上还叠加有3~6年的ENSO年际变化周期。(3)趋势分析显示1998年以来的暖期将持续至21世纪20年代中期,而21世纪我国南亚热带最大增温幅度将出现于60年代中期,2100年我国南亚热带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值将高约(1.2±0.5)℃。  相似文献   
279.
Hartley变换化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骆遥 《地球物理学报》2013,56(9):3163-3172
本文采用一种新颖的积分变换Hartley变换,系统推导了其频率域化极方法,提出在实数空间利用Hartley变换进行磁异常化极.结合现有的低纬度化极方法,讨论了低纬度Hartley变换化极特性,实现低纬度化极.理论模型计算表明建立的Hartley变换化极方法准确、可靠,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化极方法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80.

为研究太阳风成因水在月表低纬度地区的分布特征,本文对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物馆珍藏的一份Apollo 11月壤样品开展了单颗粒原位纳米离子探针H同位素和水含量深度剖面分析。结果表明月壤颗粒表层(< 200nm)具有较高的水含量(剖面最大水含量变化范围为0.35%~1.59%,平均值为0.82%),该结果与前人对Apollo样品的报导类似。除一颗斜长石的H同位素组成(δD=-262‰)落在月幔范围内,其余颗粒表层均非常贫D(δD变化范围为-987‰~-642‰)。该强烈贫D的同位素组成与太阳风一致,完全不同于地球大气水,不仅证明这些样品的月球来源,并且主要是太阳风注入的贡献。矿物颗粒之间的水含量和δD值变化,很可能与太阳风注入后的扩散丢失程度不同有关。另外,我们观察到橄榄石、单斜辉石和长石的水含量剖面比较类似,整体呈现随深度逐渐递减的趋势。相比之下,玻璃质颗粒的水含量剖面呈现随深度先上升再降低的峰形特征,峰位在25~43nm深度。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很可能跟H在矿物和玻璃中的扩散速率、辐射损伤层等的差异有关。本项研究也证明,即使对于H这样易于受地球污染的元素,在普通条件下(北京、瓶中密封)经过长达50多年的时间,仍能很好地保存注入月壤颗粒中的太阳风信息。但是低温、干燥和真空/惰性气体环境仍是长期保存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