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3篇
  免费   609篇
  国内免费   1014篇
测绘学   1010篇
大气科学   1616篇
地球物理   543篇
地质学   700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79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55篇
  2011年   249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68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9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何立富 《气象》1997,23(12):24-28
利用热带天气图,日本GMS卫星云图,ECMWF格点风场资料,对澳大利亚东南部持续性降水的两类主要天气过程,热带云涌-冷锋尾流气旋锋生过程和阻塞反气旋北侧回流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从云型演变,环流形热,热带流场等方面揭示了澳大利亚东南部持续性降水天气过程的基本特征、为业务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杨引明  姚祖庆 《气象》2004,30(11):8-13
对近两年来5~8月中国东部地区120多个测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对应4400多幅GMS-5四个通道云图的研究发现:红外亮温的时间、空间变率、红外和水汽通道亮温差等云图衍生资料对消除卷云,弥补夜间缺少可见光云图的不足起到明显作用。从而,应用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建立四通道云图因子、衍生因子与降水量之间的回归方程,进行6小时分级降水估计。为了进一步消除厚卷云和特殊地形的影响,提出使用逐日实时资料自动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估计降水量,从而对双判据双重MOS多元回归法估计结果进行校正。上海中心气象台的业务使用表明,总体估计的准确率达70%左右。  相似文献   
73.
用混合和扩散云室对大气冰核浓度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绍忠  王祥国  游来光  皮家雄 《气象》2004,30(12):39-43
继1963年用混合云室对春季冰核浓度观测之后,1994~1996年,在同季节、同地点用混合和静力扩散云室又做了同步观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出了凝华核浓度在不同天气背景下占总冰核浓度的百分比,两种云室测值的对应关系;分析了扩散云室的容积效应及冰核浓度随气压、能见度等气象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   
74.
青海对流云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房文 《气象科技》2004,32(5):343-347
利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三维对流云模式和2002年青海省河南县秋季外场试验取得的资料,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该地区秋季对流云降水主要为冷云降水,暖雨过程不易启动。降雨主要是由于霰落入暖层融化,雨水的蒸发是雨水减少的主要机制。霰在降水的产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霰的生成又与冰晶密切相关。冰晶是霰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霰生长的主要因素。初始的霰粒主要由冰霰自动转化生成,而较少由雨滴冻结生成。霰胚通过收集过冷云水和冰晶与霰的碰并又促进了霰的进一步生长。冰晶的生成主要是由于自然冰核的核化,因此,自然冰核的数浓度对整个降水过程都有影响。霰是云中过冷水消耗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5.
北疆降雹云团按其卫星云图特征分为对流性和系统性两大类,又将对流性降雹云团按尺度大小分为雷暴云和对流云,系统性降雹云团按所处位置分为冷云核、云系云区和云系边缘。据此方法对1998-2001年4-9月期间北疆出现310个降雹云团进行归类分析。北疆降雹云团以对流性云团为主,它们尺度小、形状不规则、云顶亮温较高。主要出现在北疆西部和北疆沿天山中段。各类降雹云团在各地区的出现机率不同。  相似文献   
76.
北京市春夏季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表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集了北京市2000年春夏季大气气溶胶样品5个,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技术分析大气气溶胶单颗粒约2500个。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期间,矿物尘是最主要的颗粒物种类,非沙尘期间,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主要检出矿物尘和含硫颗粒物。夏季随着颗粒物污染的加重,含硫颗粒物的数目百分数增加。是北京市大气颗粒物污染的重要特征。重点讨论了Ca-S颗粒、K-S颗粒和Ca-K-S颗粒三类典型含硫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和粒径分布特征。数目可观的Ca-K-S颗粒以及其他硫酸盐颗粒的生成与相对湿度和云量等气象条件相关,这些颗粒物可能是云中过程的产物。减少SO2排放,减少含硫颗粒物,对于控制北京市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黄土高原西北部集雨水利用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土高原西北部为研究区,通过中国科学院皋兰生态农业试验站2000-2001年雨水集流试验与春小麦、西瓜、西兰花和黄瓜的补灌试验,对各种集流场的年产流率和集流费用、蓄水窖(池)的贮水费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各作物集雨微灌的投资、产值与单方水产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集流面平均集流费用和各蓄水窖(池)的平均贮水费用都很高,分别为1.07元/m3和5.08元/m3,且贮水费用显著高于集流费用。净产值和单方水产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日光温室黄瓜、大田西兰花、砂田西瓜和大田小麦。如把人工计算在内,大田小麦不进行补灌,其净产值为负值,进而补灌导致了净产值的大幅度减小。集雨水用于微灌砂田西瓜、西兰花和日光温室黄瓜都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日光温室集水-贮水-高效用水的"一池一窖"模式。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的水塔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藏高原是维持我国乃至东亚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水塔。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与周边地区形成了巨大的地势差。高原东南部不仅具有丰富的降水,而且在3500m以上以冰川雪被形态储存了巨大的水资源,因此,高原具有重要的水塔功能。基于高原潜在输出总水量和不同海拔区域水体所具有的势能两个方面,建立了高原水塔功能的模型,从而利用GIS方法,通过对我国1∶400万系列图和相关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出高原不同高度带贮存的大气降水、冰川储水量、湖泊水量以及工农业用水量。计算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冰川湖泊的淡水储量达39921×108m3,其中冰川储水量为39228×108m3,可利用湖泊储水量为693×108m3,平均每年由降水获得的水资源量为8495×108m3,高原工农业用水量为129×108m3。因此,高原的输出水量即出境河川径流量为6870×108m3。高原储水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5000m间,与高原周围相比,平均势差在2000~4000m间,最大的势差达5500m。水体具有巨大的势能,在势能的作用下,自然向周边区域输送汇集,维持着周边地区的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活动,因此,青藏高原的水塔功能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79.
本文通过对曲靖市711B数字化雷达冰雹云回波特征进行分析,总结2002年~2003年曲靖市防雹工作3年取得的经验,以期提高县级防雹指挥人员雷达回波分析能力和作业指挥能力,在防雹作业中科学的安排防雹炮弹的使用量。  相似文献   
80.
分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中对存储备份系统的需求和当前存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提出了存储局域网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方案 ,并介绍了其在陕西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系统建设中的实现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