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5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动制图综合中的线目标位移模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武芳  侯璇  钱海忠  邓红艳 《测绘学报》2005,34(3):262-268
数字地图制图环境下的自动综合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其中地图要素的关系处理又是自动综合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位移操作是关系处理的一个重要方法.本文以道路网的目标变形位移运用弹性力学思想进行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实现空间目标冲突的探测,进行目标的受力分析,运用平面杆件弹性体的受力变形模型,得到目标的位移量.该方法顾及目标间的空间关系,运用优化方法解决和控制位移的传播.  相似文献   
62.
基于用户认知特征的地图可视化系统自适应用户界面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凌云  陈毓芬  王英杰 《测绘学报》2005,34(3):277-282
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是地图可视化系统和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接口.用户界面存在的问题制约用户对地图可视化系统应有功能的使用.以地图可视化系统的用户为中心,通过探讨用户的认知特征和分析现有地图可视化系统用户界面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拓宽用户界面的概念,设计一种地图可视化系统自适应用户界面的初步机制,探索让系统的用户界面自动地适应用户特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计算几何在地图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申  李霖  王明常  翟亮 《测绘科学》2005,30(3):64-66
地图综合是计算几何中的一个应用问题。计算几何是有效的几何基本规则和算法,为地图目标间的复杂空间关系提供了强大的描述和分析依据。文章讨论地图综合中的条件和要求,尤其提出了比例尺缩小造成地不可感知性,而引起选取、目标拥挤、化简和符号化带来的相交等三个关键问题。根据计算几何的Voronoi、Delaunay等数据结构,简要探讨了目标选择、目标聚类和一致性化简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针对大中比例尺地图中的行政界线、地块权属界线的制图综合问题,利用Douglas Peuker算法,提出距离阈值自适应求解算法对图形进行综合;将平差理论应用于综合后图形的处理中,保证图形的综合质量。讨论了面积、长度、固定点、直角/直线条件的建立,结合实例,研究了综合、平差的算法框架与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65.
Abstract

When road symbols are shown in a size proportionate to the reduced scale, several problems of legibility may arise concerning the urban blocks. By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urban block areas are enlarged through amalgamation and the intervening roads in the amalgams are eliminated. This method includes two new approaches for computation of threshold used in determination of important roads based on the connectivity measure, and for definition of minimum block space and area requirements based on graphic limits. A block life cycle was designed for amalgamation of blocks. For the amalgamation process, a new algorithm was developed. The experimental testing indicates that important roads and the roads surrounding the urban area have been preserved. A simpler and more legible road network has been acquired. This method can be described as a more holistic approach as the buildings a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experimental testing indicate that the cartographic selection/elimination process is not sufficient by itself for road network generalization, which can be assumed as one of the integral parts of Digital Earth. As well as the selection/elimination, processes such as displacement and caricaturizing are also needed.  相似文献   
66.
67.
李晓林  李霖 《测绘工程》2011,20(4):46-49,54
以地图符号形式表达地理要素是GIS地理信息可视化的有效手段.目前Web GIS发布系统在复杂地图符号的表达能力、地图的快速发布和运行效率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为此,应用IE浏览器内容扩展技术,结合地图符号表达的特征,设计出面向基础地理数据的地图浏览服务器,给出地理数据类型可兼容的快速发布矢量地图文档结构.据此,开发基于...  相似文献   
68.
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是传统地图信息传输理论在Web2.0时代的延伸与发展,对提升现代地图学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Web2.0地图的特点和相关工作,研究地图制图模式及其相应的地图信息传输模型,引入信息生态学和布鲁克斯方程,重点探索了基于Web2.0地图的各向地图信息传输模型,利用信息学的布鲁克斯方程对Web2....  相似文献   
69.
为提高多尺度灾害风险地图表达中高风险区承灾体的准确、有效、快速识别,基于灾害风险理论,运用地理学规律,在GIS等技术支持下,结合数据挖掘和空间分析技术,探讨了在尺度转换过程中点状承灾体的制图综合问题,并结合承灾体自身及在灾害系统中的属性特征,抽象概括了点状承灾体在灾害地图中的制图综合类型,即重要性综合、特殊性综合、邻近性综合、条件性综合、完整性综合、随机性综合。针对每一种综合类型,给出了可能的灾害情景假设及制图综合方法,并进行了技术实现及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基于上述6种类型的点状承灾体制图综合,不仅有效解决了尺度转换过程中的数据冗余问题,而且还能准确反映出特定孕灾环境下高风险区承灾体的空间分布,同时也为灾害风险地图的制图综合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为区域灾害风险识别、风险防范与管理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进而为区域的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0.
Using GIS for analysis of urban syste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uoqing Du 《GeoJournal》2000,52(3):213-221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urban system can be abstracted as three main components: a set of points, which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ocial and economic properties of individual city; a set of lines, which indicates the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among the cities; a set of spheres, which indicates how and to which extent each city affects the area around it. Even if such substance of urban system coincides with the main purpose of GIS for spatial or geometric data types such as point, line and region,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is point. By an evidence analysis of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potential analytical capabilities of GIS for urban system is attempted in this study. We find GIS acts as an efficient tool not only for the spatial structure analysis of urban system, which including potential distribution of cities, extraction of principal linkages among cities, and delimitation of subsystems; but also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and dynamics of urban system.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