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Geospatial tile popularity reflect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user preferences in tile access. However, tile access has both long-term popularity features (characterized as stable) and short-term popularity features (characterized as explosive). Specific features of tile popularity ar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accuracy of caching and prefetching. This article considers both long-term and short-term popularity features for tile access and presents a Markov prefetching model in a cluster-based caching system based on a Zipf distribution. First, it describes the navigation path and the transition probability path for tile access based on the global features of tile access to find a way to estimate the transition tile access probabilities based on the access pattern, which satisfies Zipf's law. Then, based on temporal and spatial local changes in tile access patterns, the basic Markov model is used to prefetch tiles with the highest probability in the follow-up state for current hot tiles and these tiles are labeled as the set of prefetched objects. Finally, based on the access probability for prefetched tiles, they are evenly distributed in a cluster-based caching system. This method takes into account both global and local space–time changes in tile access patterns. This method not only makes the set of cached objects relatively stable but also adapts to changes in access distribu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is method has a higher prefetch hit rate and a shorter average response time for tile requests and thus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of cluster-based caching systems.  相似文献   
32.
探讨了如何采用ArcMap软件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制作瓦片缓存,详细介绍了制作地图瓦片的方法与流程,以及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为省级或市级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3.
WebGIS空间数据分布式缓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分析常用的WebGIS空间数据缓存技术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WebGIS空间数据分布式缓存体系,并通过一个实例对分布式缓存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4.
以ArcGIS Server网络地图服务技术为基础,结合Flex技术,探讨WebGIS环境下海量动态电力空间数据的优化显示方法。针对电力数据自身数据特性,实现了海量电力数据的自定义客户端缓存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35.
刘杰  王青  刘娇 《地理空间信息》2019,17(4):29-31,I0002
提出在新版"天地图·江苏"中实现"省市县服务一体化"的建设思路,整合省市县地图服务资源。主要从省市县地图服务一体化、服务共享和同步、地图边界融合以及利用缓存技术提高地图服务访问速度等展开研究,在"天地图·江苏"电子地图中已取得应用实效。  相似文献   
36.
本地缓存机制能够显著减少数据请求,提高网络数据传输与可视化效率.本文探讨了多线程模式下的网络3维地球软件客户端空间数据访问与缓存替换流程,针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内外双缓存及单一大数据文件模式的空间数据缓存动态管理机制,通过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ARP协议设计使之易受到ARP缓存污染的攻击。ARP缓存污染又衍生出中间人攻击等各种网络安全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多种多样但各有优缺点。本文基于ARP缓存污染攻击规律,利用动态IP-MAC绑定算法配合交换机ARP检查功能,设计了1种适用于大型网络的、灵活易部署的ARP缓存污染解决方案。实验证明了解决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该文采用ESRI公司的ArcGIS Server配合ArcSDE,Oracle数据库软件,结合ASP.NET,JavaSeript,VML,Ajax技术开发了基于ArcGIS Server和VML技术的气象信息发布系统.该系统将实时气象资料融入实际的地理信息环境,实现动态信息查询、统计及各种统计图表展示,并充分发挥GI...  相似文献   
39.
利用用户事件模型的网络地图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eb地图服务存在的并发用户数量受限、响应时间过长、静态瓦片地图服务更新困难、难以满足用户高时效性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事件模型的网络地图服务策略,通过网络节点用户的访问状态来启动特定级别地图的渲染过程,并结合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缓存策略来改善用户体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缩短了地图服务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40.
林秀玉  廖磊 《现代测绘》2011,34(3):13-16,22
现有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框架及开发模式较难灵活地完成地理信息服务和应用系统多层次的融合、空间信息资源整合及空间信息的共享等问题。本文通过一种基于SOA网格管理模型(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空间信息共享平台设计框架,结合空间信息多级网格和SOA服务体系框架的优点解决了在广域网络环境下整合空间信息资源从而有利于空间信息共享的问题,并通过多级地图缓存服务,即利用对各种比例尺的地图数据在计算机内存中的临时存储,来提高用户在编辑、特征渲染和标注等操作的响应速度的技术来解决空间数据的传输和显示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