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测绘学   15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吴波  陈晓翔 《热带地理》2012,32(1):54-58
已有的SeaWinds散射计反演结果误差评价包括两种方法:一是与其他数据来源进行对比,如与数值气象预报产品或浮标风场数据对比;二是从风场反演结果的空间一致性进行判断.文中采用二维几何中心矩定量描述象元解空间中模糊解区域(与真解最接近的模糊解区域)的图谱特征,如图像椭圆的主轴倾角、长短轴比以及总灰度值;研究了总灰度值与风矢量反演误差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总灰度值大于某一阈值时,风矢量反演误差将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根据图像椭圆总灰度的这一特性,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总灰度约束特性的滤波算法.通过与浮标风矢量  相似文献   
182.
爆破振动速度测试精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闫鸿浩  李晓杰  曲艳东  欧阳欣 《岩土力学》2007,28(10):2091-2094
为确定爆破震动衰减规律,通常采用最大振动速度、最大单段药量、布点到爆区中心的距离这3个变量回归计算萨道夫斯基振动速度公式系数。为精细分析爆破振动衰减规律,用单段延时串联起爆网路,结合测试速度图谱的不同时刻最大值、对应单段药量、布点到不同孔位距离,依据一元线性回归原理计算出振动速度公式系数,为爆破振动测试提供了一种精细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83.
2010—2012年,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完成的“全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评价与示范工程计划项目”,全面建立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技术方法,评价了主要沉积盆地的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与适宜性,完成了全国1∶500万评价图系和主要盆地评价图集编制,圈定出一批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目标靶区;构建了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工程选址、场地勘查与评价技术方法;与神华集团合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功实施了我国首个深部咸水层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基本形成了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84.
社会地图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地图方法研究社会空间已有较长历史,在不同的研究背景下形成了多种研究模式。近年来,大数据的出现和空间信息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社会地图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数据和方法支撑,也为社会空间的再认识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本文在对面向社会空间研究的国内外社会地图运用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将社会地图的研究应用归纳为要素呈现、问题解释和理论验证3个阶段,并对其具体应用内容、方法和数据形式进行了综述,总结为统计图、点值图、网格图、密度图等四种类型,并就社会地图在中国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可能性及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5.
“:中国·武汉2005”城市电子地图集是电子地图技术日益普及化应用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城市电子地图集是典型的公众GIS,由于城市信息的海量和繁杂,如何利用现有的GIS技术架构设计适应城市信息化进程同时展示城市建设成就的电子地图集,存在多种解决方案。本文从研发背景、技术架构、信息组织与表达、应用等方面,深刻分析“中国·武汉2005”城市电子地图集的设计原则,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其负载的价值系统和应用模式,为同类实践活动提供可操作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6.
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特点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廖克 《地理学报》2000,55(1):112-117
新编国家自然地图集的特点与创新包括:(1)基础科学资料与数据在时间与空间上明显地早与更新,更全面显示20世纪我国地学与生物学的科学积累;(2)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结合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集中反映我国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自然利用保护,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3)学科层次进一步深化,较多的动植物地图很好地显示我国生物多样性及其研究的深入;(4)突出反映了我国地球科学研究的新进展与新贡献,有力地阐明  相似文献   
187.
借鉴"目的-用户-条件-设计-落地"(goal-user-condi-tion-design-realize,GUCDR)交互设计模型,设计了面向综合地图集内容设计的地图集交互设计模型及相应的技术方法,并以《深圳市地图集》涉海内容为例,进行了内容体系设计,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8.
罗绍辉  黄炳强  阮明 《测绘科学》2010,35(3):113-114,109
结合《南宁市数字影像地图集》的设计和研制,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了数字影像地图生产中包含的质量控制环节,确定影响影像地图集编绘质量的因素,建立模糊控制综合评判矩阵,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影像地图集质量做出全面评价,控制图集生产过程,用以指导影像地图集制作。  相似文献   
189.
经典制图综合的理论与方法在在线专题地图集的设计中赋予了新的内涵,尺度变换下在线地图集的内容与表达的合理变换是在线地图集设计的关键技术之一。论文基于静态瓦片地图模型和实时渲染地图模型探讨在线专题地图集内容变换与符号变换的方法与实现,以期为自动综合下的多尺度表达实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0.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以下简称“二普”)数据具有精度高、类型全面、现势性强等特点。如何对地名数据进行最优符号化是“二普”成果转化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本文构建了地图符号库树结构模型,提出从主题尺度、符号形态、要素分类分级3个方面进行符号视觉层次构建的思路,充分利用视觉变量构图元素的组合实现多层次符号视觉效果。将该方法运用于《汕头市澄海区地名图集》的编制中,通过符号设计实例充分论证符号视觉层次体系设计在地名图集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可为“二普”成果转化工作中的地名图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