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355篇 |
免费 | 16195篇 |
国内免费 | 915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568篇 |
大气科学 | 6064篇 |
地球物理 | 10673篇 |
地质学 | 32143篇 |
海洋学 | 6368篇 |
天文学 | 2271篇 |
综合类 | 4132篇 |
自然地理 | 848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6篇 |
2024年 | 1092篇 |
2023年 | 1183篇 |
2022年 | 1862篇 |
2021年 | 2056篇 |
2020年 | 2192篇 |
2019年 | 2302篇 |
2018年 | 1829篇 |
2017年 | 2220篇 |
2016年 | 2356篇 |
2015年 | 2497篇 |
2014年 | 2950篇 |
2013年 | 3121篇 |
2012年 | 3341篇 |
2011年 | 3444篇 |
2010年 | 2973篇 |
2009年 | 3474篇 |
2008年 | 3473篇 |
2007年 | 3854篇 |
2006年 | 3659篇 |
2005年 | 3238篇 |
2004年 | 3064篇 |
2003年 | 2874篇 |
2002年 | 2575篇 |
2001年 | 2223篇 |
2000年 | 2034篇 |
1999年 | 1869篇 |
1998年 | 1655篇 |
1997年 | 1523篇 |
1996年 | 1343篇 |
1995年 | 1113篇 |
1994年 | 1139篇 |
1993年 | 965篇 |
1992年 | 774篇 |
1991年 | 544篇 |
1990年 | 485篇 |
1989年 | 385篇 |
1988年 | 291篇 |
1987年 | 191篇 |
1986年 | 128篇 |
1985年 | 86篇 |
1984年 | 38篇 |
1983年 | 32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20篇 |
1980年 | 25篇 |
1979年 | 29篇 |
1978年 | 36篇 |
1977年 | 24篇 |
1954年 | 1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大数据时代的国土资源档案创新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数据时代,以广东省国土资源档案集群服务平台建设为例,以“档案数据大集中、应用系统大集群、档案服务大平台”为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集群、三个统一、四位一体”的国土档案管理一揽予解决方案,并对基于大数据的国土资源档案知识服务进行了初步研究,为我国国土资源档案行业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建设提供极具实践意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2.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于2007年下半年启动,2009年完成,安徽省于2008年4月率先启动了芜湖县的试点工作,并自行购买了ALOS1B1级数据制作DOM,套合上矢量的原始土地利用现状图,以便于外业调绘的全面开展.下面,是笔者对利用ALOS1B1级数据制作正射影像图以及外业调绘用图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此方法易于掌握,调绘底图的生产快速,质量可靠,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3.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异常能量闭合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简称SACOL站)4 a的陆面通量数据为基础,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能量平衡比率(EBR)方法,对能量平衡的异常闭合特征及其与相对垂直湍强(RIw)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能量滞后分析。结果表明,能量过闭合和负闭合现象分别主要发生在白天和夜间,大小遵从正态分布;较大异常闭合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日出日落时净辐射与地表热通量接近以及降水影响造成湍流通量出现异常大值。一般来说,垂直湍流运动越强,异常闭合越少,闭合度越向1收敛,反之亦然。强湍流或极弱湍流都不利于产生异常闭合,过闭合、负闭合的最适相对垂直湍强RIw约为0.11、0.14。另外,能量支出项的相对滞后也是造成包括负闭合在内的异常闭合的原因之一。剔除湍强较弱的点或将地表热通量G0、感热H、潜热LE相位相对净辐射Rn提前30 min后,异常闭合所占比重减少;月平均EBR法过闭合度降低,OLS法闭合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4.
全国分县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方法及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土地经济系数的设置意义和目标,针对全国分县土地经济系数计算,提出并分析比较了统计指标法和分区样点法等思路及其数学处理方法。其中统计指标法中的农业产值消耗法基础数据来源可靠、便利,便于操作,计算结果较好,符合土地经济系数含义要求。 相似文献
115.
Pasargadae complex had been the main center of Persian history during the Achaemenian period (560–330 bc), registered as one of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by UNESCO in 2004. This research is an attempt to recognize the natural setting
and landscape of Pasargadae during the Achaemenian period, in Iran. 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multi-layer
technique. Collected data by fieldwork, especially in geology, hydrology, and hydrogeology, along with the analysis of aerial
data and satellite information provided the baseline information for preparing historic and environmental layers and have
made it possible to recognize a natural lakelet in the this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eometry of lakelet together with
the ancient river of Pasargadae had been the main elements that formed the character of the site; they were also important
in the locations of buildings in the Pasargadae complex. 相似文献
116.
Co-seismic ground deformation and source parameters of Mani M7.9 earthquake inferred from spaceborne D-InSAR observation dat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HAN Xinjian MA Jin WANG Changlin LIU Jiahang SONG Xiaoyu & ZHANG Guif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Laboratory of Tectonophysics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Beijing China .Institute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China 《中国科学D辑(英文版)》2004,47(6):481-488
In recent ten years,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D-InSAR) has become a major technique of space-based geodesy together with GPS, VLBI and SL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all-weather, all-time, strong stability and dynamic survey property, and no requirements for ground st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surveying results by InSAR can cover a large range of the ground deformation field in succession and has gr… 相似文献
117.
118.
用解析分析、时域有限差分、时-频分析的方法,以地面中心回线装置和阶跃脉冲激励源为例,分析讨论了瞬变电磁测深法的勘探深度问题,以便为野外勘探工作设计提供依据,达到预期的探测目的.解析计算证实了瞬变场在地下以有限速度传播,数值模拟表示出了准静态条件下瞬变场的反射.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时间域电磁场遵循因果律,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深度主要由观测时间决定. 瞬变电磁场的初始传播速度与大地电阻率无关,继后在大地色散作用下,阶跃脉冲前沿逐渐变得平缓,各频率分量的传播速度与电阻率有关,在低阻地层中探测同样的深度需要较长的观测时间. 最大探测深度是在给定时间内电磁波往返地下某一深度的单程距离,最小探测深度受仪器性能的限制,但是埋藏较浅的异常体也有可能在晚时段被观测到.从时-频密度谱中可得到瞬变电磁场信号时间与频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9.
关于海平面上升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沿海地区地质环境复杂。由于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增多,对地质环境进一步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特别是“温室效应”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使各种地质灾害更加激化。文章详细探讨了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素,理论海平面与相对海平面升降幅度的评估,以及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地质环境效应与相应的防治对策,特别强调控制沿海城市地面沉降,以减轻海平面相对上升造成的危害,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0.
本文以粤西水东湾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度分布为基本数据,使用对应分析方法并结合地形与波流特征,分析了海湾动力沉积环境。分析结果表明,海湾现代沉积环境可划分为4个动力沉积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