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6篇 |
免费 | 154篇 |
国内免费 | 110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51篇 |
大气科学 | 120篇 |
地球物理 | 194篇 |
地质学 | 219篇 |
海洋学 | 128篇 |
天文学 | 33篇 |
综合类 | 259篇 |
自然地理 | 1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69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141篇 |
2016年 | 149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156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153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95篇 |
2008年 | 95篇 |
2007年 | 87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39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7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海洋磁力仪的原理与技术指标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现今世界市场上海洋磁力仪产品型号较多、技术指标复杂、应用范围不尽相同,产品的选用存在一定困难等问题,分别介绍了3种不同类型的磁力仪的工作原理,具体对比分析了各种磁力仪的技术指标,并简单介绍了磁力仪的应用及梯度仪组合方式。结果表明标准质子旋进式海洋磁力仪灵敏度较低,存在进向误差,但无死区,价格最为低廉,适合于对灵敏度要求不高的工程和科研地球物理调查。0verhauser海洋磁力仪的灵敏度高,无进向误差,无死区,价格便宜,适合于大多数工程和科研地球物理调查。光泵式海洋磁力仪灵敏度和采样率最高,梯度容忍度最大,但存在死区和进向误差问题,适用于高精度的海洋磁力梯度调查和航空磁力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的磁力仪各有优势,具体选用应以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2.
基于相关矩阵特征向量的目标分解将地物回波复杂的散射过程分解成相互独立的三种单一散射分量:单向散射、双向散射和交叉散射,分别对应各自的目标相关矩阵。目标分解技术降低了散射回波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分析地物散射机理,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对荷兰F levoland地区全极化数据进行分解,经过试验和相关性分析,选用7种数据形成多参数数据组合,对其进行最大似然监督分类,同时进行常规三种极化加相位差的分类和基于复W 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分类,逐像元计算混淆矩阵,分析对比三种分类结果的精度,试验表明:相对于常规数据组合分类,基于复W ishart分布的监督分类可以小幅度提高分类精度,而利用目标分解得到多参数组合数据进行分类则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分析国际公布的EGM2008、GECO和EIGEN-6C4等超高阶重力场模型及GOCO03S、GOCONSGCF2DIRR5和GOCONSGCF2TIMR5等低阶重力场模型的内符合精度。利用实测的GNSS/水准数据对各模型进行外符合精度的检核。分析6个模型在不同阶次组合的精度,进而选取可靠的截断阶次确定组合重力场模型。计算结果表明:EGM2008、GECO、EIGEN-6C4及DIRR5四个重力场模型的阶方差均保持在mm级,而GOCO03S在191阶之后的精度达到dm级,TIMR5模型在228阶之后的精度达到dm级;6个重力场模型中,EIGEN-6C4模型的累计阶方差最小;EGM2008、GECO模型的互差阶方差在高频部分呈现差异,而在超高阶部分两种模型的互差阶方差符合性好;与EGM2008模型相比,其组合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精度最优可达0.063 m,精度提升幅度为15%,与GECO模型相比,其组合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精度最优可达0.060 m,精度提升幅度为23%,与EIGEN-6C4模型相比,其对应的组合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精度最优可达0.064 m,精度提升幅度为18%,因此,组合重力场模型能提高重力场模型高程异常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大地水准面与垂线偏差的关系,设计合理的计算方案,给出利用大地水准面模型计算垂线偏差的简化公式,并通过模拟计算探讨大地水准面相对精度、取点间距和已知点选取及个数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利用GEOID12B模型分别计算GSVS2011、GSVS2014项目中各测站点和美国西部区域(40°~45°N,100°~105°W,分辨率为1′)的垂线偏差,并与GSVS项目垂线偏差实测值和DEFLEC12B模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垂线偏差南北分量和东西分量的计算精度均优于±0.5″,说明利用相对精度为cm甚至亚cm级的大地水准面模型可获取较高精度的垂线偏差。 相似文献
7.
8.
在GM(1,1)模型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了改进残差修正模型、灰色BP神经网络模型、灰色线性回归模型在变形数据的预计精度,并且结合实例分析了不同灰色组合模型在滑坡变形预计的精度以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