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4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测绘学   770篇
大气科学   30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00篇
海洋学   51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96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冯琰 《测绘学报》2003,32(4):364-364
不同于现有的GIS空间坐标参考系 ,本论文提出了地球椭球面上另一种形式的测地坐标系 ,并对其进行了严密的定义和多方面的论证。与大地经纬度相比 ,由于测地坐标以长度为度量单位 ,使椭球面上点位间距离和角度的解算公式形式简单、应用方便 ,从而大大地简化了椭球面上的繁复计算。大量的数据分析证明 ,采用测地坐标计算的距离、方位和面积能够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围绕测地坐标系在 3维GIS中的应用理论和方法展开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 .冲出传统地图投影的禁锢 ,首次提出了在椭球面上建立DTM的原理和方法。这种椭球面DTM是在区域性椭球…  相似文献   
22.
随着GPS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以往D、E级GPS控制网的起算成果多为精度相对较低的国家一、二等三角点1954年北京坐标系成果,极大地损失了GPS网的测量精度,同时也难以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使D、E级GPS控制网的成果仍停留在较低水平上。江苏省C级GPS网的平均边长为23.4km,平均每县6-7点,其点位密度和成果精度均能满足D、E级GPS网的起算要求,本文就以江苏省C级GPS网成果为起算,建立昆山市D、E级GPS网的情况作了完整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23.
WGS—84坐标系与城市坐标系平面坐标转换是城市GPS控制测量应用的关键问题。本根据城市坐标系的特点,给出简单实用并满足精度要求的平面坐标转换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4.
隧道GPS网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连璧  周全基 《测绘学报》1997,26(3):207-212
本文在阐述隧道工程独立坐标系和隧道GPS网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推导出GPS网对横向贯通误差影响的通用计算公式,分析了隧道GPS网基准数据位置对横向贯通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张耀存  钱永甫 《高原气象》1997,16(3):235-242
将球带范围的p-σ混合坐标系五层原始方程模式发展成为包含极区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并用GFDL多年平均气候分析资料检验了模式对夏季气候平均状态的模拟性能,分析了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模拟夏季气候的系统性误差。结果表明:p-σ混合坐标系全球大气环流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夏季气候平均态,各高度上的主要环流系统都可以模拟出来,与球带模式的结果相比有一定的改进,而且陆地上的模拟结果优于海洋上的。  相似文献   
26.
吉林大阳岔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再描述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吉林大阳岔剖面是目前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ICOBWG)所确认的全球唯一的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运用坐标系统对大阳岔界线剖面进行重新测量、详细描述Cambrooistodus 带至 Cordylodus lindstromi 带45.9m 厚的地层序列,将不同学者在大阳岔剖面所采用的样品采集系统相应地标在新的坐标剖面上,以统一它们在新坐标剖面上的坐标位,置点。新的坐标剖面将为国际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在确定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时提供一个共同的参照标准。  相似文献   
27.
本文基于CHAMP卫星加速度在协议地球坐标系(CTS)和协议惯性坐标系(CIS)之间的转换,推导了加速度的转换公式。经过进一步的讨论,指出加速度转换公式的后两项是地球自转引起的惯性力,如果要转换的加速度是卫星的运行加速度(即位置的二阶导数),转换公式就应该加上后两项;如果是实际存在的力产生的加速度应按一般的矢量来转换。最后,利用2002年1月2日一天0时到24时的CHAMP卫星精密星历对加速度转换公式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28.
本文简要论述了我国常用大地坐标系的发展与现状,罗列了几个常用大地坐标系的主要椭球参数以及各坐标系统相互转换的数学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转换软件,其中也包括世界大地坐标与国家坐标、国家坐标与地方坐标相互闻的转换,因基准选择、模型选择、方法选择以及转换参数选择等原因,转换精度只供参考。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互换、高斯投影正反算与换带、墨卡托投影正反算以及高斯与墨卡托相互转换等计算,精度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29.
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的TWSTT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卫星双向时间传递(TWSTT)的基本原理,详细推导了地心非旋转坐标系中TWSTT的计算模型.并与地固系中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比较,证明了两种计算模型在0.1ns亚纳秒量级上的等价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非线性平差模型的坐标转换公式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用线性近似法以及非线性参数估计法讨论了直角坐标系七参数转换模型,指出改进的Gauss-Newton方法具有理论严密、计算简洁、易于编程、精度较高等持点。对于处理类似坐标转换的非线性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