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2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03篇 |
大气科学 | 5篇 |
地球物理 | 13篇 |
地质学 | 32篇 |
海洋学 | 11篇 |
天文学 | 5篇 |
综合类 | 42篇 |
自然地理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27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33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空间数据库是通过建立并执行空间完整性约束来维护目标及其间关系的精确性、正确性、有效性。空间完整性约束包括对几何结构冲突、属性冲突及空间关系冲突约束,其中,空间关系冲突是指目标间的拓扑、方向及度量关系应符合空间完整性约束。在地籍数据库中,空间对象拓扑关系约束是为防止任意对象及其目标间的拓扑关系冲突,避免造成数据库对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表达错误,导致自身几何结构和对象间拓扑关系错误等,从而破坏了空间数据库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基于区间Ⅱ-型模糊区域模型,讨论了区间Ⅱ-型模糊区域的结构,通过对传统的n-交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区间Ⅱ-型模糊区域拓扑关系的n-交矩阵和各原子的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拓扑关系的形式化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区间Ⅱ-型模糊拓扑关系矩阵与8种基本拓扑关系矩阵的相似度并排序,确定其首要拓扑关系,结合拓扑关系距离确定其可能存在的次要拓扑关系。 相似文献
93.
张青年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4,39(3):353-357
目的 针对调整图边线与容差内的参考图边线不一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持参考图位置不变的图形边线捕捉调整方法。该方法依据参考边的结点位置,在调整边上插入附加结点,并将调整边上的原有结点和附加结点捕捉到容差内的参考边,最后通过结点次序调整消除结点捕捉引起的线自相交错误。实验表明,该方法消除了调整图边线与参考图边线之间容差内的不一致,并且改正后的调整图边线无自相交问题。 相似文献
94.
目的 从轨迹Stop/Move模型出发,基于 Stop/Move对象来分析轨迹之间复杂的时空关系。首先扩展Stop/Move模型,提出关联于地理空间要素的时空关联Stop/Move模型,在此基础上,以Stop/Move对象为分析粒度,分析Stop/Move对象在地理空间中的拓扑关系,提出轨迹主体相对于地理空间要素的时空模式,接着从Stop-Stop、Stop-Move和 Move-Move三方面重点研究轨迹时空模式之间的关联关系,最后以两个典型检索请求为例讨论该模式在轨迹时空关系分析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5.
96.
等高线图信息定量度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现有的地图信息定量度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测量等高线地形图的几何信息和拓扑信息的定量度量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97.
顾及外拓扑的异构建筑三维拓扑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异构建筑在三维拓扑重建中的问题,依据拓扑数据模型的需求,提出了基于顶图、底图和结构图的自动拓扑重建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对异构建筑进行整体三维拓扑重建,不仅保留了建筑内每一实体单元的内拓扑,同时也兼顾了实体间的外拓扑。基于该方法,设计并开发了三维地籍管理系统中的数据生成模块,以深圳市某小区为实验区,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
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是GIS中空间要素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是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的基础,因而空间对象间拓扑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对拓扑关系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对象间拓扑关系方面,而对于带空洞的复杂面域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而对它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文献[11]的基础上,根据点集拓扑学理论,对带孔面域进行了定义。通过分析简单对象间拓扑关系的演变过程,提出一种能描述带一个孔的面域间的空间拓扑关系的方法,并用该方法详细推导了带一个孔的面域间有意义的拓扑关系。通过实验验证,证明该方法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提高GIS对现实世界的建模和分析能力可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
100.
在空间目标拓扑关系组合式描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基本空间拓扑关系的组合方法,并根据基本空间拓扑关系,提出了面状目标之间空间拓扑关系的两种分类体系,详细绘制了相应的空间拓扑关系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