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361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178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王海平  张宗贵 《矿床地质》1997,16(3):214-224
根据矿田内岩矿地质波谱与TM图象亮度的线性相关关系,论述了多宝山铜矿田内矿床的地面波谱特征,地空相关模型及TM数据的地空相关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其在铜矿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2.
梁立光 《四川气象》2004,24(2):48-49
通用客观预报工具设计是根据预报人员在制作预报过程中的基本经验为基础。借用逐步回归的教学方法。从Micaps系统中提取上游气象要素实况、数值预报产品和预报站点的天气实况等气象要素作为样本序列.建立预报回归方程.从而作出预报站点的客观天气预报产品。作为预报业务的初始天气预报的程序实现。它具有时间、空间、各气象要素预报的通用性、自动化。  相似文献   
23.
基于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环境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利用智能化信息提取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自动分类,一直是一种前沿性研究。该文在分析研究区自然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区域生态环境的建模要素,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并根据生态环境的遥感探测机理,利用TM卫星遥感数据中的可见光、热红外、植被指数(NDVI)以及DEM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域生态环境信息自动提取模型,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环境分类方法,其分类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4.
基于正交多项式逼近法的岩土参数概率分布推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岩上参数样本容量较大的情况,基于数值分析中的逼近原理,直接根据试验样本值,运用勒让德正交多项式来拟合岩土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并用K-S检验法从理论上证明所求的密度函数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5.
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查清我国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为开展常态化的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国情普查的内容与指标,进行外业核查与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工作,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6.
模式集合样本的代表性和观测信息的可靠性是制约数据同化效果的重要因素,而前者对海浪模式同化的影响尤为显著。由于海浪模式对初始场的敏感性较弱,来自大气的风输入源函数是海浪的重要能量输入,如何合理地对风输入进行扰动,构造海浪的集合模式运行,是实现和改进海浪模式集合Kalman滤波同化的关键问题。为了实现海浪模式集合运行,本文提出了风场的三种集合扰动方案,分别为:纯随机数、随机场和时间滞后的风场扰动方法。本研究利用2014年1月ECMWF全球风场,基于这三种风场扰动方法开展了集合海浪模式的集合运行实验,并统计分析了海浪特征要素(有效波高)和二维波数谱对风场扰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随机场集合扰动方案所构造的风场集合效果最佳,所得海浪模拟结果的集合样本发散度适中,能够较为合理地反映背景误差的统计特征,可用于进一步的集合Kalman滤波海浪数据同化实验。  相似文献   
27.
自然湿地鹤类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鹤类是我国重点野生保护动物,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鹤类数量变化显著。为了保护鹤类提供更好的依据,该文文章以升金湖自然湿地为例,研究鹤类种群数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章利用软件提取升金湖八期TM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物种多样性,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各地类生境鸟类的多样性。对比1986—2015年升金湖越冬鹤类的种群数量变化,以及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鹤类数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湿地内芦苇滩地、泥滩地、草滩地、水田、建设用地等的土地类型变化,对鹤类数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8.
针对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噪声难以有效去除等问题,构建了一种联合变分模态分解和双向长短期记忆模型的方法用以去除GNSS坐标时间序列中的噪声。将GNSS坐标时间序列分解为k个本征模态函数分量,并根据样本熵选择出有效的模态分量,分别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处理,最后将信号进行合成。以BJFS等12个具有较长时间序列且数据完整性较好的GNSS站点坐标数据为例,对坐标时间序列进行降噪。将该方法与传统的分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E、N、U方向上,相比于单一变分模态分解,速度不确定度改正率分别提高了11.03%、4.60%、7.39%,相比于经验模态分解分别提高了31.70%、27.70%、24.42%。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去除信号中的噪声,且优于传统分解方法,可提高信号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
Landsat5图像的增益、偏置取值及其对行星反射率计算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在对比不同时相的数据或建立遥感反演模型时,往往需要将图像的灰度值转换为反射率。增益和偏置是计算反射率时使用的两个基本参数。如果这两个参数发生偏差,反射率的计算结果就有问题,大气校正和其他相关工作的结果也是不可靠的。根据USGS文档和1995年以来的Landsat5遥感图像,对图像头文件中的增益和偏置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并按照标准单位将增益和偏置进行了转换。为了分析不同增益和偏置取值对反射率计算结果的影响,对比计算了植被和水体的行星反射率值。对2004年7月26日的太湖地区的TM图像。取值分为4种方案: (1)使用遥感软件ENV14.0计算;(2)使用图像头文件中的参数;(3)使用USGS提供的同期参数;(4)使用USGS提供的2003年前的参数。结果表明,不同增益和偏置取值导致计算结果变化较大。如果以方案3的USGS参数计算的结果为标准,那么,其他方案的相对误差值可从0.2%到20%以上。从各个波段的误差分布看,以第3波段的相对误差最小。从工作成果的可比性角度出发,建议统一使用USGS的增益和偏置参数计算Landsat5图像的反射率。  相似文献   
30.
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金奖后,其编图理念和手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编者在市场和市民的要求下,编制了走遍南京TM系列地图的又一作品——《南京详图》。本文对该图的设计、编制过程进行了回顾,并对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