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3篇
  免费   2021篇
  国内免费   1936篇
测绘学   1207篇
大气科学   1175篇
地球物理   3512篇
地质学   4359篇
海洋学   951篇
天文学   520篇
综合类   768篇
自然地理   648篇
  2024年   61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256篇
  2021年   341篇
  2020年   381篇
  2019年   435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381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481篇
  2014年   527篇
  2013年   597篇
  2012年   593篇
  2011年   594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594篇
  2008年   509篇
  2007年   657篇
  2006年   606篇
  2005年   484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421篇
  2002年   378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318篇
  1998年   303篇
  1997年   292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04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83篇
  1992年   141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85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5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古流体动力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地下水动力场进行数学描述,以水动力为主线,建立适合该地区的数学模型,选择正确的地质模型参数,主要采用数值计算和模拟等手段,在恢复出乌尔逊凹陷主要目的层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水动力的基础上又恢复出古流体势的演化历史。整体上,在乌尔逊凹陷,各主要地质时期的油势演化特征为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乌南大于乌北,且低势区的发育有较好的继承性。最后,依据油气聚集理论,进行油气运移聚集系统的划分、油气运移方向的分析,从而得出有关研究区油气运移聚集条件的认识,主要从流体动力的角度考虑,指出有利聚集区,认为在乌尔逊凹陷苏4~苏18井区、苏132~苏17~铜2井区及巴1~巴2~巴4井区为有利油气运移聚集区。  相似文献   
42.
??????????????????????????????????????????????????? ????SGG-Doppler??VLBI???????????????????????????й???????????????????????????????SGG-Doppler-VLBI????????????????????????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目前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软件集成度低、操作繁琐、数据无法统一管理的缺点,开发了广域电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软件。软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架构和模块化设计。基于MySQL数据库开发的项目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项目数据自动化的存储和管理,基于Python的科学计算库开发的广域电磁法的数据处理模块,可满足广域电磁法勘探的数据处理需求,以数据可视化和交互操作为基础,可极大简化处理人员的操作过程,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本软件已经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对大量数据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4.
杨顶辉 《地球物理学报》2002,45(04):575-583
基于双相各向异性介质模型,首先推导了双相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及其Galerkin变分方程和有限元运动方程,然后给出了孔隙弹性波方程的有限元数值解法以及二维双相PTL介质中波场模拟的人为吸收边界条件. 最后,利用本文给出的有限元方法对双相PTL介质和双相各向同性介质中的弹性波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 结果表明:有限元方法和吸收边界条件有效、可行,在理想相界条件下,不论是从固体位移,还是从流体位移的波场快照都能看到明显的慢速拟P波;在黏滞相界情况下,能否观察到慢速拟P波,与含流体地层介质的耗散性质有关.对实际含流体介质,从流体位移分量的波场快照比从固体位移波场快照更容易观察到慢速拟P波.  相似文献   
45.
Simula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requires effective soil hydraulic parameters that are valid at the modelling scal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se parameters can be estimated by inverse modelling using soil moisture measurements at 25 locations at three different depths (at the surface, at 30 and 60 cm depth) on an 80 by 20 m hillslope. The study presents two global sensitivity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the sensitivity in simulated soil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different hydraulic parameters used in a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 zone model based on Richards' equation. For estimation of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 the shuffled complex evolution algorithm is applied. These estimated parameters are compared to their measured laboratory and in situ equivalents. Soil hydraulic functions were estimated in the laboratory on 100 cm3 undisturbed soil cores collected at 115 locations situated in two horizons in three profile pits along the hillslope. Furthermore, in situ field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was estimated at 120 locations using single‐ring pressure infiltrometer measurements.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13 soil physical parameters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Ks), saturated moisture content (θs), residual moisture content (θr), inverse of the air‐entry value (α), van Genuchten shape parameter (n), Averjanov shape parameter (N) for both horizons, and depth (d) from surface to B horizon) in a two‐layer single column model showed that the parameter N is the least sensitive parameter. Ks of both horizons, θs of the A horizon and d were found to be the most sensitive parameters. Distributions over all locations of the effective parameters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estimated soil physical parameters from the undisturbed soil samples and the single‐ring pressure infiltrometer estimates were foun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t a 5% level for all parameters except for α of the A horizon and Ks and θs of the B horizon. Different reasons are discussed to explain these large differences. Copyright © 200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46.
鹿荻  陈锴 《测绘科学》2016,41(3):28-33
为了提高地球重力场模型不适定方程求解的精度,该文采用谱分析方法从级数展开阶数、数据采样率及数据缺失量3个方面探索影响数学拟合效果的根本因素:从常用的三角级数及勒让德级数模型出发,引出重力场拟合模型球谐函数模型,观察在改变级数展开阶数、数据采样率及数据缺失量等情况下所对应设计矩阵谱结构的变化,并从微观上研究影响误差分配的有关因素及最小奇异值对误差的决定性作用,为探求重力场模型解不准的原因及实现更高精度的全球重力场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徐涵秋 《遥感学报》2016,20(2):229-235
Landsat系列卫星上的TIRS热红外传感器数据已被大量应用,针对TIRS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也相继开发出一些算法,并有一些研究对TIRS数据的定标及其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精度进行了对比。本文主要就TIRS热红外传感器定标参数的变化,结合这些定标参数变化的时间点对有关地表温度反演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特别是对劈窗算法是否适合当前的TIRS数据进行了讨论,以使用户能够对Landsat 8 TIRS热红外数据的正确使用有进一步的认识。总的看来,由于视域外杂散光的影响,TIRS数据的定标精度仍达不到设计目标,TIRS第11波段的不确定性仍成倍大于TIRS 10波段。因此,在Landsat团队未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之前,同时用TIRS第10、第11这两个差距较大的波段构成的劈窗算法来反演地表温度,其精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US6-S团队仍在致力于改进第11波段的精度,改进后的波段可以用劈窗策法。目前应以TIRS第10单波段的方式来反演地表温度为宜。  相似文献   
48.
利用美国ASD公司的FieldSpec Pro FR地面波谱仪,选择5°视场角探头和135cm探头距测试地物高度,开展0°、5°、10°、15°、20°等五种不同地形坡度明、暗地物自然定标场地面波谱测试。通过对比研究不同地形坡度具代表性、能真实反映被测试目标平均自然性的各波谱测试点波谱曲线特征,得出0°、5°地形坡度获取的波谱曲线连续、平滑,信噪比高,没有混入大气水气吸收、仪器噪声等因素导致的剧烈波动、跳跃现象或尖锐锯齿状噪声,波谱特征明显,吸收峰最小值位置清晰可辨,各波谱测试点波谱曲线变化幅度小,整体反射率值变化小,Fe~(2+)、Fe~(3+)、Al-OH、Mg-OH、CO_3~(2-)等分子基团与离子波谱的诊断性波谱特征位置清晰可辨。因此0°和5°坡度地形条件获取的地面同步自然场光谱定标波谱曲线,可以满足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大气校正、光谱重建和空、地回归分析等所需的地面波谱数据要求。  相似文献   
49.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strength inside the earth-fill is identified by the sounding tests. In this research, the Swedish weight sounding (SWS) is employed, and the spatial high-density test i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spatial correlation structure. Furthermore, the synthesised approach of the SWS and surface wave method, which is one of the geophys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compensate the shortage of each approach. Consequently, the correlation structure of an earth-fill could be identified accurately, and the high resolution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ould be visualised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相似文献   
50.
区块链本质上的去中心化和安全特性,使得其很适合于解决目前教育领域面临的困难.本文首先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技术原理,包括区块的结构和区块链的构成、区块链技术平台的体系结构、区块链的分类、共识算法、智能合约.接着分析了目前教育领域发展的终身教育和跨地区教育的新形势,以及传统数字化教育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从教育相关信息的多方共享和验证、学习过程跟踪、激励和学习路径塑造、学习评估、教育管理与决策辅助等几个方面对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最后总结了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