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161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91.
对青藏高原积雪和热带东太平洋Nin03区海温进行小波分析,讨论它们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在年际变化中,积雪的主要周期是准两年振荡和准6~7年振荡,海温的主要周期是ENSO振荡和准两年振荡。积雪的年代际变化存在准10~12年和准22~24年振荡,海温存在准14~16年和准34~35年振荡。此外积雪和海温均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生了一次年代际气候跃变现象。积雪由少雪期向多雪期转化,海温从冷水期演变成暖水期。本文还建立了青藏高原积雪和Nifi03区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各时间尺度的相关模型。不同时间尺度的积雪、海温和降水的相关场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它们在有的地区相互加强,有的地区相互减弱。积雪和海温的年代际气候跃变与中国夏季降水的相关程度在某些地区高于年际变化。个例分析表明,利用青藏高原积雪和Nin03区海温多时间尺度变化可以较好地拟合出中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所以在做中国夏季降水预报时,不同因子、不同尺度的作用府当分开考虑。  相似文献   
392.
中国地区冬季积雪遥感监测方法改进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概述了卫星遥感积雪监测原理,介绍了积雪判识方法,对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已有的业务化极轨气象卫星冬季旬积雪监测算法和流程进行了改进.经过比对,设计了新的可见光太阳天顶角订正模式,针对NOAA-16/AVHRR3和FY-1D/MVISR重新确定了积雪判识变量及相应的动态积雪检测阈值,提出了概率积雪判识方法,结合多光谱阈值法建立了概率结合阈值(Probability Combined with Threshold,PCT)的积雪判识方法,并以该算法为基础建立了新的业务化积雪动态遥感监测系统.同时,用新算法对部分历史产品重新做了处理,并简要分析了1996至2003年中国地区冬季积雪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93.
Based on data observed from 1979 to 2017, the influence of Arctic sea ice in the previous spring on the first mode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in summer drought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f Asia (MHA)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possible associated physical mechanism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re is more sea ice near the Svalbard Islands in spring while the sea ice in the Barents–Kara Sea decreases, the drought distribution in the MHA shows a north–south dipole pattern in late summer, and drought weakens in the northern MHA region and strengthens in the southern MHA region. By analyzing the main physical process affecting these changes, the change in sea ice in spring is found to lead to the Polar–Eurasian teleconnection pattern, resulting in more precipitation, thicker snow depths, higher temperatures, and higher soil moisture in the northern MHA region in spring and less precipitation, smaller snow depths, and lower soil moisture in the southern MHA region. Such soil conditions last until summer, affect summer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through soil moisture–atmosphere feedbacks, and ultimately modulate changes in summer drought in the MHA.摘要本文分析了亚洲中高纬度地区 (MHA) 年际尺度夏季干旱的主模态时空变化特征, 以及影响第一模态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可能的物理过程. 结果显示该区域夏季干旱第一模态主要呈现一个南北偶极性的分布. 而影响MHA夏季干旱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前春北极海冰. 当春季斯瓦尔巴群岛附近海冰偏多, 而巴伦支海-喀拉海海冰减少时, 通过冰-气相互作用, 使得MHA北部春季降水增加, 雪深加厚, 土壤湿度偏高, 而南部则相反. 然后这样的土壤湿度条件从春季持续到夏季, 通过土壤湿度-大气反馈影响夏季MHA降水和温度变化, 最终对夏季干旱主模态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94.
对2004年获取的天山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1个雪坑和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4个雪坑的离子浓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2+、NO-3和SO42-是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雪坑雪层和积累区雪坑底部冰中的主要离子(尤其是Ca2+ ),其雪层中的主要阳离子关系可在底部冰中得以较好的反映,但雪层中各离子浓度与海拔的相关性不明显,可能与海拔的跨度较小和挖取的雪坑较疏有关;雪坑底部冰中的离子浓度与海拔间明显的相关性说明淋融作用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而逐渐减弱。SO42-和Ca2+是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雪坑中的主要离子(尤其是SO42-),其雪坑离子化学特征与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差别较大,可能与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处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和鄯善沙漠的下风向相关,还可能与雪层内淋融作用的强弱和沉积通量的高程效应有关。哈密庙尔沟平顶冰川积累区雪坑中NH4+、NO3-和K+的Cs/Ci较Ca2+、Mg2+和Na+要大,奎屯河哈希勒根51号冰川Na+和NH4+的“雪冰比”较Cl-、SO42-、Mg2+和Ca2+要大,说明这两条冰川雪坑中的Ca2+和Mg2+信号较其它离子可能更易于在冰芯记录中保存下来,为冰芯研究和古气候记录的恢复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95.
利用NCEP 1950—2004年逐日再分析资料,采用倒算法,对青藏高原大气热源的长期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上空大气春夏季热源在过去50年里,尤其是最近20年,表现为持续减弱的趋势。而1960—2004年青藏高原50站的冬春雪深却出现了增加,尤其是春季雪深在1977年出现了由少到多的突变。用SVD方法对高原积雪和高原大气热源关系的分析表明,二者存在非常显著的反相关关系,即高原冬春积雪偏多,高原大气春夏季热源偏弱。高原大气春夏季热源和中国160站降水的SVD分析表明,高原大气春夏季热源和夏季长江中下游降水呈反相关,与华南和华北降水呈正相关;而高原冬春积雪和中国160站降水的SVD分析显示,高原冬春积雪和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呈显著正相关,与华南和华北降水呈反相关。在年代际尺度上,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和冬春积雪与中国东部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南涝北旱)有很好的相关。最后讨论了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影响中国东部降水的机制。青藏高原春夏季热源减弱,使得海陆热力差异减小,致使东亚夏季风强度减弱,输送到华北的水汽减少,而到达长江流域的水汽却增加;同时,高原热源减弱,使得副热带高压偏西,夏季雨带在长江流域维持更长时间。导致近20年来长江流域降水偏多,华北偏少,形成"南涝北旱"雨型。高原冬春积雪的增加,降低了地表温度,减弱了地面热源,并进而使得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大气热源减弱。  相似文献   
396.
近400a 来南方涛动与我国东部旱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月洪 《海洋科学》1992,16(4):37-40
采用1601~1979年南方涛动指数(SOI)和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各分区旱涝等级资料,计算了各季节的SOI与旱涝等级之间的遥相关及其振荡特性。结果表明,SOI与黄河流域旱涝的遥相关较之与长江流域更为显著,且两者呈反位相。谱分析还揭示了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旱涝变化具有明显的准3.5a振荡周期,这与各季节的SOI振荡有密切联系。此外,南方涛动变化多超前黄河和长江中游区域性旱涝变化la左右,尤以冬季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