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548篇
测绘学   163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503篇
地质学   2206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6篇
自然地理   22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121篇
  2020年   114篇
  2019年   118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An effective assessment of shallow landslide hazard requires spatially distributed modelling of triggering processes. This is possible by using physically based models that allow us to simulate the transient hydrological and geotechnical processes responsible for slope instability. Some simplifications are needed to address the lack of data and the difficulty of calibration over complex terrain at the catchment's scale. We applied two simple hydrological models, coupled with the infinite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to the May 1998 landslide event in Sarno, Southern Italy. A quasi-dynamic model (Barling et al., 1994) was used to model the contribution to instability of lateral flow by simulating the time-dependent formation of a groundwater table in response to rainfall. A diffusion model [Water Resour. Res. 36 (2000) 1897] was used to model the role of vertical flux by simulating groundwater pressures that develop in response to heavy rainstorms. The quasi-dynamic model overestimated the slope instability over the whole area (more than 16%) but was able to predict correctly slope instability within zero order basins where landslides occurred and developed into large debris flows. The diffusion model simulated correctly the triggering time of more than 70% of landslides within an unstable area amounting to 7.3% of the study area.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both vertical and lateral fluxes were responsible for landslide triggering during the Sarno event, and confirm the utility of such models as tools for hazard planning and land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942.
滑坡可视化地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滑坡可视化地面模型的构建及可视化方法。介绍了可视化软件IDL的功能和特点。利用IDL中的TRIANGULATE函数和TRIGRID函数相结合 ,建立了基于Delaunay三角网的规则格网地面模型。最后 ,论述了滑坡可视化地面模型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3.
江西东乡铜矿成矿地质特征与找矿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在赣东北地区的找矿实践,对东乡铜矿成矿条件、成矿特征等进行剖析,认为该矿为斑岩型铜矿,是赣东北斑岩铜矿带的一部分;矿区广泛分布的花岗闪长斑岩小岩体与深部隐伏斑岩体断续连接,是成矿物质和热能的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浅层地震找矿应用研究,为资源危机型矿山的地勘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44.
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简要介绍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在简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震源激发、数字地震仪性能、接收方式与接收条件、观测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等。研究表明,对于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在数据采集环节应采用具有线性或非线性变频扫描功能的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接收道、短排列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在数据处理与解释环节,要重视折射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子波压缩技术、子波零相位化技术和叠前偏移技术等的应用。最后,给出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实例。  相似文献   
945.
核磁共振找水仪(NMR)应用于滑坡地下水研究具有广泛的前景。本文以三峡工程库区巴东县赵树岭滑坡为例,说明利用NMR测试成果确定岩土层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同时根据滑体含水量变化特征,进行滑坡的地下水含水层划分、滑动面确定,改进滑坡稳定性计算。利用NMR测试所测定的滑坡体地下水特征,进行赵树岭滑坡刚体极限平衡分析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特征对滑坡稳定影响很大,利用NMR可以更准确和有效地进行滑坡稳定性研究。  相似文献   
946.
基于GIS的巴东新县城滑坡灾害风险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基于GIS的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系统流程。并将滑坡灾害风险评价模型与GIS技术先进的图形处理和空间分析功能相结合,建立了巴东县新县城区滑坡灾害风险预测系统。系统由信息管理子系统、危险性预测子系统、易损性预测子系统、风险预测子系统四大子系统构成。系统在对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存贮、检索和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物元模型、BP模型等专业预测模型,实现了滑坡灾害危险性、易损性评价,最终取得了滑坡灾害风险分布图,为三峡库区内各县的滑坡灾害信息管理和风险预测提供了新途径。预测成果可为研究区的国土规划和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947.
试论疏排水在红层地区滑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层岩土工程地质特性已为工程界所重视。由于其具有遇水软化及低强度的特性,水活动对边坡变形破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论文通过对红层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的分析研究,介绍了红层边坡变形破坏特征,论述了地表渗水和地下水活动对红层边坡变形破坏及稳定性的影响。并且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疏排水在红层边坡、滑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进行有效的疏排水是对红层边坡、滑坡治理加固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48.
格构锚固技术在治理滑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格构锚固的特点、结构机理及其在滑坡防治中的作用。格构锚固技术具有较好地适应地形变化、受力明确、加固效果可靠、施工速度快、后期维护方便和美化环境等优点。并以三峡库区兴山县复建公路黄树岭滑坡为例,说明格构锚固在滑坡防治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9.
川藏公路龙胆溪1#滑坡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晓燕 《山地学报》2003,21(6):731-735
特大型滑坡如同其它事物一样经历着从发育、成长到灭亡以致循环往复的演变过程。本文从代表性的川藏公路龙胆溪特大型滑坡的发育机理研究出发,分别通过地质力学模型试验、数值计算、工程结构与滑坡的相互作用分析、大规模立体原位测试等多种手段,模拟、数据展现和结构调控了该滑坡的发育演变过程。为藏区的减灾环保和我国西部建设的发展作一些科学的储备。  相似文献   
950.
GIS支持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框架设计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斜坡地质灾害研究特点和GIS软件的特点,提出了GIS支持下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的技术路线,建立了具有不同功能的4个子系统组成的基于GIS的斜坡地质灾害空间预测系统;提出了数据库信息的标准和斜坡地质灾害区域空间预测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斜坡地质灾害预测及动态监测预测的建模、空间尺度和方法;并利用面向对象的高级编程语言研制开发了该系统,开发了与MAPGIS集成的常用的单体斜坡和区域斜坡稳定性预测模型及斜坡地质灾害工程地质信息非空间数据库和空间图形库。该系统将斜坡工程地质信息数据库与图形库、方法库紧密结合,将斜坡地质灾害区域预测与灾害点稳定性预测评价有机地联成一体。它既可以用作大范围的宏观决策,又可以为单体灾害防治提供必要资料;该系统具有可视性强、传输功能和复制功能强及信息可加工的特点,可达到充分利用资料信息,缩短模拟、评价周期和降低成本的目的;而且结果的可视化便于改善和提高管理部门的管理决策质量,为滑坡治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快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