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43篇 |
免费 | 725篇 |
国内免费 | 32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1篇 |
大气科学 | 42篇 |
地球物理 | 412篇 |
地质学 | 1930篇 |
海洋学 | 101篇 |
天文学 | 1篇 |
综合类 | 159篇 |
自然地理 | 17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14篇 |
2023年 | 107篇 |
2022年 | 110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114篇 |
2019年 | 112篇 |
2018年 | 82篇 |
2017年 | 93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95篇 |
2014年 | 132篇 |
2013年 | 159篇 |
2012年 | 126篇 |
2011年 | 144篇 |
2010年 | 114篇 |
2009年 | 138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57篇 |
2006年 | 127篇 |
2005年 | 119篇 |
2004年 | 108篇 |
2003年 | 84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58篇 |
2000年 | 54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5篇 |
1995年 | 19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1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Bridge scour modeling requires storm surge hydrographs as open ocean boundary conditions for coastal waters surrounding tidal inlets. These open coast storm surge hydrographs are use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irculation patterns, and thus scour, within the inlet and bay for an extreme event. At present, very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 that tidal inlets have on these open coast storm surge hydrographs. Furthermore, current modeling practice enforces a single design hydrograph along the open coast boundary for bridge scour models. This study expands on these concepts and provides a more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n both of these modeling areas. 相似文献
83.
豫北平原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北平原隶属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在平原区松散岩类中蕴藏着较丰富的地下水.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在逐步升高,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重要性日趋显著.主要论述了浅层含水岩组的特征、水动力条件、开发利用现状及与地下水开采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天然资源量的组成,说明了可采资源量的计算方法,指出有开采潜力区和超采区的分布.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浅层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84.
三峡库区作为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有关构造特征与滑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同局部构造上多个滑坡个体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很少。在应用断层相关褶皱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地质研究现状,以作辑托背斜和巴东断裂为研究重点,对局部构造与滑坡类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型滑坡发生与局部构造类型及河流切割局部构造的部位相关,不仅体现于对单个滑坡的控制,更体现在对整体岸坡演化规律、个体滑坡演化因果关系的控制上。对研究区而言,滑坡的形成与作辑托背斜构造样式和巴东断裂的反转活动相关,也与长江切割局部构造位置相联系,使滑坡类型在局部地段发生根本性转变,表现出岸坡破坏发展空间演化过程有很强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85.
86.
87.
基于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降雨型滑坡预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建立边坡远程实时监测系统并获得变形与降雨量连续监测数据的基础上,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以一用为加卸载周期、将日降雨量及其变化作为边坡的加卸载参数、相应的日平均变形速率及其变化值为加卸载响应参数,建立了基于加卸栽响应比的降雨型滑坡短周期预警模型。以某公路边坡为例,运用加卸载响应比预测模型对边坡的2个监测点进行了加卸载响应比计算,发现2个点的加卸载响应比时序曲线与其稳定性动态演化规律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可以运用该模型进行降雨型滑坡短周期预测预警。 相似文献
88.
文章在对滑坡周界确定和滑坡体特征研究基础之上,从岩性条件、地质构造及地下水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滑坡成因。该滑坡发生在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缓倾角红层中,地层岩性为河湖相紫红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和灰绿色粉砂岩互层,软硬相间,该套地层的岩性内在差异构成了滑坡产生的岩性条件。加上边坡呈顺向坡结构,顺坡向节理发育,坡角临空,岩体沿着软弱层发生滑移-拉裂破坏。通过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蓄水或地震等不利条件下,整体仍处于稳定状态,只是在相对较陡的滑坡体前缘和库水位附近地形较陡的局部部位,蓄水后可能会产生小规模失稳,但其方量不会太大,加上离坝址较远,所以不会危及工程安全。因此,通过对滑坡成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为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89.
滑坡治理中格构锚固结构的解析解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分析格构锚固结构受力的基础上 ,将格构梁简化为受集中力作用的弹性地基上的梁 ,提出了格构锚固结构的力学模型 ,利用 Winkler弹性地基上梁的解析解对格构梁进行了内力和变形的分析 ,发现格构梁的受力状况受弹性特征λ、梁格间距 ls以及悬臂长度影响 ;建议梁长 l与λ宜满足 lλ≥ 2π;采用较小间距的格构梁以及小吨位锚索 ,间距宜满足 lsλ<π/ 2 ,悬臂长度取 (0 .3~ 0 .5 ) ls,并将分析结论应用于三峡库区巴东太矶头东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90.
介绍该县堆积面滑坡和层面滑坡两种典型滑坡的发育特征,分析其形成条件和机理.在此基础上,利用分形分维理论,分析研究区水系特征对滑坡分布和发育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