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43篇 |
免费 | 566篇 |
国内免费 | 24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76篇 |
大气科学 | 411篇 |
地球物理 | 393篇 |
地质学 | 448篇 |
海洋学 | 215篇 |
天文学 | 7篇 |
综合类 | 144篇 |
自然地理 | 16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52篇 |
2023年 | 83篇 |
2022年 | 84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86篇 |
2019年 | 103篇 |
2018年 | 83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72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04篇 |
2012年 | 106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100篇 |
2008年 | 99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84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47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0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6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44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952.
机载小光斑Li DAR是近年来遥感领域的新兴技术,它对回波脉冲进行全数字化的记录,通过分解返回波形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信息。针对传统LM波形分解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引入改进LM模型,采用信赖域技巧使得参数解全局收敛。实验证明,该方法相比传统LM能够得到更加可靠的波形分解结果,并且对城区、郊区和山地区域适应性好,具有较强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3.
用SVD与MCC结合法压制地震波场的随机噪音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在简单回顾奇异值法压制随机噪音的基础上, 指出信号的同相性与奇异值数目之间的关系是影响奇异值法效果的主要因素。基于这一点, 采用多道相关分析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压制随机噪音。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4.
针对独立不等精度离散点的二次曲线拟合问题,以系数矩阵元素的一阶误差传播得到的方差为权倒数,采用加权总体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求解拟合参数,将加权总体最小二乘问题转化为Rayleigh商问题,从而只需求一正定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便可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待估参数的解。该方法性能稳定且计算量较小,是针对WTLS问题的一种相对简捷高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55.
浅海流体动力学一种含变湍粘性系数的流速分解模型(Ⅱ)——模型在超浅海风暴潮零阶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丽娜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7,17(2):8-19
本文将流速分解模型应用于作为超浅海风暴潮的渤海风潮,并讨论了变湍帖系数的确定。作为一个初步的,但较为成功的数值试验例子,描述了实际风场作用下的渤海风潮,比较了变湍粘性系数模型与常湍粘性系统模型的计算结果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6.
针对科尔沁沙地沙漠化和农牧业生产中的重大生态和经济问题,利用微生物定向培育技术,选择土壤和牛粪混合的菌源母质筛选出具有较强分解能力的纤维素分解菌群(NMCel);将玉米秸秆和牲畜粪便按照5∶3(干重比)的比例混合,加入稀释后的NMCel菌液进行有氧发酵,发酵60d后制备成具有一定保水性、透气性和粘性的有机混合物。这种有机混合物对裸沙的修复能力较好,可以显著提高裸沙地表土壤碳氮含量和促进裸沙地表生物结皮的形成。有机混合物的最佳播撒方式是:在裸沙表面播施差不嘎蒿(Artemisia halodendron)、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等固沙植物种子后播撒1kg·5m-2有机混合物,然后覆盖遮阴网。有机混合物的播撒使沙丘裸露创面的植被盖度从6%增加到26%,保水性提高24%~47%,抗风蚀能力提高了5.4~8.6倍。 相似文献
957.
本文利用多测点-多频点阻抗张量统计成像技术统计分析了三条横跨郯庐断裂带南段的大地电磁剖面上的电性主轴分布特征,从电性主轴的角度描绘了大别郯庐构造区不同构造的特征及构造间的几何关系.统计结果显示:郯庐断裂带南段在断裂带浅部的电性主轴方位及二维有效因子中有明显的显示,同时郯庐断裂带南段可能未影响断裂深部介质;扬子板块及大别块体东南部地区浅部和深部的主轴方位明显不一致,表明浅部和深部之间存在结构不整合,主轴方位表明不同深度的介质受不同方向构造力的作用;大别造山带南部及以南地区深部介质中EW向电性主轴可能是板块汇聚时期扬子板块深部韧性层受NS向挤压应力作用的结果,郯庐断裂带以东地区深部韧性层中NWW向的电性主轴则是扬子板块沿郯庐带向NNE方向运动形成的;北大别块体深浅一致的电性主轴分布特征符合中生代穹隆抬升、增厚的演化过程.对该地区电性主轴的统计结果为认识该地区的深部结构及地下介质的运动极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为认识大别郯庐构造区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958.
江苏省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及其因素分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区域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是分解旅游业减碳任务的需要。依托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和旅游终端收入,以江苏省为案例地,测度了旅游业各部门包括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并利用LMDI分解了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旅游业碳排放总量增长较快,较均衡分布于各部门,绝大多数来自间接层面;国内游客的碳排放总量显著高于入境游客,但前者的每人次碳排放远低于后者,也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发展中国家;省内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每人次碳排放均存在着显著差异;游客规模不断扩大和旅游消费水平持续提高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能源强度下降和能源结构调整则对碳排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收入结构变动作用具有一定的阶段波动性特征。结果表明,旅游业减碳不仅需各部门共同分担,更依赖向其提供中间产品的关联产业的大力联动;国内游客是主要碳源,需要大量排放空间;游客每人次碳排放高的地区应承担较大的减排责任;降低能源利用强度和引导旅游消费低碳发展,是旅游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59.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及产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巨大储量刺激了世界各国能源部门努力研究如何从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生产天然气。根据水合物形成的条件,只有当水合物处在其相平衡条件以外,水合物才能分解。因此,水合物的开采方法只能为热熔法、抑制剂刺激法、减压法和地面分解法。为了对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气体的生产有个定量的评估,本文以水合物开采井为例,运用数学方法推导了水合物井中气体的产生量。结果表明,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天然气释放量是井内水合物分解温度、压力及水合物层气体渗透性的敏感函数。该函数可以用于天然气水合物井气体开采量的计算及对水合物储层可开采性评价。 相似文献
960.
滑坡位移的多模态支持向量机模型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方法与信号分析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方法相匹配,提出了一种通过多模态支持向量机函数回归分析建模预测滑坡位移的理论方法。以边坡位移历史观测数据为基础,应用EMD方法获得滑坡形成过程中位移演化的几个特征时间模态,构成了多模态信息统计学习样本,确定了边坡位移演化的自适应多尺度变化信息。对应于每个经验模态的位移变化信息,引入了多模态SVM建模方法,然后合成不同经验模态下边坡位移的计算结果,得到滑坡位移的预测值。以卧龙寺新滑坡和新滩滑坡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的理论预测结果表明,与采用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方法的预测结果相比,支持向量机经验模态方法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理论预测结果与实际监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