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42篇 |
免费 | 690篇 |
国内免费 | 309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618篇 |
大气科学 | 514篇 |
地球物理 | 499篇 |
地质学 | 554篇 |
海洋学 | 279篇 |
天文学 | 9篇 |
综合类 | 174篇 |
自然地理 | 19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05篇 |
2022年 | 111篇 |
2021年 | 133篇 |
2020年 | 107篇 |
2019年 | 117篇 |
2018年 | 101篇 |
2017年 | 104篇 |
2016年 | 101篇 |
2015年 | 109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134篇 |
2012年 | 129篇 |
2011年 | 143篇 |
2010年 | 124篇 |
2009年 | 129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100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70篇 |
2002年 | 62篇 |
2001年 | 59篇 |
2000年 | 40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33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1篇 |
1990年 | 17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6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1944年 | 1篇 |
193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相关矩阵特征向量的目标分解将地物回波复杂的散射过程分解成相互独立的三种单一散射分量:单向散射、双向散射和交叉散射,分别对应各自的目标相关矩阵。目标分解技术降低了散射回波之间的相关性,有利于分析地物散射机理,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对荷兰F levoland地区全极化数据进行分解,经过试验和相关性分析,选用7种数据形成多参数数据组合,对其进行最大似然监督分类,同时进行常规三种极化加相位差的分类和基于复W ishart分布的最大似然分类,逐像元计算混淆矩阵,分析对比三种分类结果的精度,试验表明:相对于常规数据组合分类,基于复W ishart分布的监督分类可以小幅度提高分类精度,而利用目标分解得到多参数组合数据进行分类则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作者关于“数学形态学与数字地图图像的分析和识别”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文章提出了地图图形的集合概念和地图图像形态分析的基元确定原则,证明了结构元素的基元最小分解定理;同时,介绍了基本的形态学变换,统一并扩展了带约束条件的数学形态学变换模型;从而,奠定了数字地图图像分析和识别的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的行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分解过程。本文从三个方面:(1)对流—弥散作用;(2)水文地球化学作用;(3)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地下水系统中污染物的行为特征作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单频GPS整周模糊度动态快速求解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动态快速求解整周模糊度的方法,即先对系数阵进行QR分解,然后通过矩阵变换使模糊度参数和位置参数分离,从而降低矩阵的维数,满足实时动态求解的要求,最后应用LAMBDA方法搜索模糊度。为验证该算法,用单频GPS接收机进行了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试验。结果表明,静态定位误差小于1cm,动态定位误差小于3cm。由此可见,该方法能够为动态用户快速而精确地实施GPS单频动态定位。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为了增储上产,开展有效的储层预测成为油气勘探的重点。受分辨率的限制,利用常规地震剖面进行储层预测很难满足油田生产的需求。为此,对子波分解与重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资料,建立了能反映储层情况的地质模型,对模型进行正演模拟,明确了特殊地质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发现低频端包含了较多的储层信息,对储层空间展布的精细预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模型试验和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能充分挖掘地震资料的有效信息,较好地进行储层预测。将该技术应用到研究工区的储层预测中,获得了与钻井结果相吻合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9.
测井约束多尺度储层厚度反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多尺度小波分解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利用速度剖面和测井曲线的多尺度小波分解结果,在测井约束下分别确定砂体的位置,几何形态,计数薄砂体的视累计厚度和含油气砂体的视地厚度;并将各尺度下计算的视累计厚度作为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反演得到最终精确的薄砂体的累计厚度和含油气砂体的累计厚度,经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证实,该方法稳定可靠,确定的砂体位置准确,反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